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

2006-11-21赵一敏

教育探索 2006年10期
关键词:实践语文教学德育

赵一敏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88-02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渗透德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实施德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是外加的干巴巴的空洞说教,而是建立在自身语言形象和文章情感基础上的渗透、感染。只有学生被浓厚的情感感染,产生强烈的情感活动时,才能受到熏陶,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拟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方法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法

所谓创设情境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采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情景,渲染气氛,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运用电视、音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以达到使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可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课件,在课件的开头选取《志愿军之歌》作为主题曲,上课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可把学生的思绪拉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迈气节。在讲《历史不容篡改》一课时,可下载日军侵华时残害中国人的血腥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日军的残忍,战争的残酷,认识到日本少数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事实的丑恶面目。采用情境法,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情实感,受到感悟和教育。

二、角色体验法

这一方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与表现,来体会其中的教育内涵,从中受到教益。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演课本剧。角色体验法的效力在于“移情”。学生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时,会把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联系起来,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中的人物,与其共爱恨,再把课文中人物的崇高思想转化为自我的思想品质。这种“双向移情”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在学习中受教育的任务。

三、阅读欣赏法

1.抓感人的重点情节,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七根火柴》一课中对“无名战士”有一处动情的描述。为什么动情呢?就是在大雨滂沱中,这位“无名战士”艰难地行进在冰凉刺骨的草地中,宁死也要把保全完好的“七根火柴”交给部队,并在临牺牲前“手指指向部队的前进方向”。由此让学生在学习中“悟其神”,才能“动其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活动,受到感染和教育。

2.把事件发生的环境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在分析《过零丁洋》一文时,结合文天祥的生平与弃笔从军、积极抗元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代文豪的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不仅有力地拨动着学生情感的琴弦,令人肃然起敬,也悄悄地在学生心底里树起了一个做人的标准。

3.从课文内容出发启发联想,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描述中掀起感情的波澜。人们认识一个事物要经过“感知—重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感知得越具体,才能理解得越深刻。想象与联想就是使事物具体化的重要手段。《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极力想象冬天北国大地白雪皑皑的景象,进一步去想象黄河边千里冰封的景色。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中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图景,其间不仅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也自然地升腾起一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四、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问题、辨别正误、解决疑难的一种最普遍、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比较,将有助于教育目标实现。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反映新旧社会变化,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

1.古今比较: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抓住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然”的理想的呼唤,与当今我国对“天下寒士”的“安居工程”、“廉租房”、“救助站”等一系列政策比较,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加深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正反比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形象,这为我们运用比较法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通过比较,学生就很容易去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

3.中外比较: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在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厚外薄中的思想;也有一些学生看不到外面世界的进步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中外比较,让学生明确,中国也好,外国也好,都有自己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有落后的一面。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就会增加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了自己国家的不足,才会确定自己将来奋斗的目标,有一个好的人生观。

五、迁移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例如,在学习《黄油烙饼》一文时,结合20世纪60年代萧胜一家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忍饥挨饿的艰苦生活,体会到“左”倾路线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然后,迁移到现在学完本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学生自然提到要珍惜粮食,然后进一步迁移,让学生举出自身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节约教育;进而迁移到地理知识中,引出“世界粮食日”,再进而迁移到其他领域应该厉行节约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大凡文章本身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体,不同的文章其思想内涵也往往不同,必须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去领悟其蕴涵的思想内容,搞好德育渗透。如果课文确实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如果课文并不具备某种德育因素,也不能硬让学生去搞“穿靴带帽”,贴标签式的“深入挖掘”。《劝学》一文主要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观点,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正确的观点,而不应去硬搞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语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方法合乎教材内容的特点,合乎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合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所以,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必须合乎这些科学性的规范。

第二,教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教授性是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做到讲事实、摆道理,把基本的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明白和掌握,明辨是非,知晓善恶,懂得美丑。这就是“教”和“授”,没有“教”和“授”,学生就无知,而无知就难于立德、立美。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在教法上有教授的一面。但教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实践,即行为习惯的养成。只知不行,只说不做,是谈不上有道德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思想品德要真正确立,必须有日常的行为锻炼,通过实践,把行为习惯化,从“他律”为主变为“自律”为主。所以,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因为是“教学”,就忽视思想品德实践;同时又不能因为是“德育”,就不进行必要的教授,二者应相辅相成。

第三,集体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目前,我们的教学形式还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面向集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正确的集体舆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环境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往往互相影响,甚至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共同能够接受的东西,要提出统一要求,统一规定,统一行动,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受到应有的教育。但是,也不能忽视和偏废个别性。个别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有时是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培养,有时是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只有坚持因材施教,顾及到个别性,才能坚持德育的集体性。

参考文献:

[1]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日]大桥正夫.教育心理[M].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朱本.情感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教育研究,1982(5).

〔责任编辑:邹芳启〕

猜你喜欢

实践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