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课改实验新课型,构建和谐英语新课堂

2006-11-03王万元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6年10期
关键词:开拓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王万元

摘要: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它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课文“Are we endangered?”的网络课例设计,探究下列几个问题:如何通过网络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如何把网络作为德育、情感教育的基地。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开拓;英语教学;课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 10-0025-5

1.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迎合了这一趋势。同时,随着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学生上升为教学诸因素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的角色转变成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有鉴于此,基于网络的中学英语课教学不应该是“新瓶装老酒”或“大炮打兔子”,而应该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再创造” :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与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主要指多媒体网络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这里,通过人教社2003版高中英语(第一册·上)第十单元课文“Are we endangered?”的网络课例设计,探究下列几个问题 :1)如何通过网络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 ;2)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3)如何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如何把网络作为德育、情感教育的基地。

2.教材分析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动物又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邻居。然而,许多动物处于危险之中,甚至于有的动物濒临灭绝,因此,本课要让学生在了解动物目前的处境的基础上,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动物需要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升华到本课主题“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学习,而不仅仅流于本课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课英语内容少、相对比较单一,仅从课文本身学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开展网络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唤起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过去分词的使用及让学生熟悉并熟练掌握日常英语中分析、讨论、评价等交际用语。

3.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较活跃,而且大多具有网络交流的基本能力。

4.教学目标

4.1 认知目标

加大英语语言输入量,了解动物的危险处境和相关环保问题方面的知识。

4.2 能力方面

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阅读英语文章(原文)的能力;提高上网搜索资料、重组信息、在观众面前用英文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总结的能力。

4.3 态度观念方面

动物保护体现了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健康及生物生存的价值。通过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乐于与他人分享资源,勇于表现自我。

5.教学策略与方法

5.1 教学策略

5.1.1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主体性教学相整合

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网页以及丰富的网上资源来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软件的精心设计、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安排、对教学过程的准确操控、对每一教学环节的巧妙导入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指导点拨来体现主导作用 ;学生有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可根据学习目标、个人基础和学习特点等自主开展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设计的超链接功能,使学生可用多种方式、途径探索同一专题,利于实现认知的灵活性。

5.1.2 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既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 :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讨论和交流。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在学习群体中,思维和智慧可以共享,从而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1.3 智育与美育、德育、情感教育相契合

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驱动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极大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教师本人有丰富的旅行经历和对自然保护区的丰富了解,可向学生作适当的介绍,进行情感的渲染,拉近学生与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再让学生通过精美的图文素材,充分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美丽的风光,使其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在“拯救青蛙”主题活动中,让学生知道自己身边发生着威胁动物的事情。通过让学生了解青蛙对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和所遭受的厄运,引发学生对青蛙的怜惜,对捕食青蛙错误行为的醒悟,从而展开如何保护青蛙的讨论,从中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协作精神,激发“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2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并通过讨论法、谈话法等组织教学过程。

5.3 教具

自制多媒体网页型教学软件、幻灯片

6.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7.教学反思

7.1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网络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境,学生有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自己的基础和学习特点等自主开展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更能培养获取、选择、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真真切切实行即将开始的高中新一轮课改。

7.2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网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网络本身特有的优势,既能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也能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学生通过网上讨论、交流,能共享智慧、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地、深入地通过网络进行有成效的讨论交流,是一个课改实验中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努力探讨的问题。

7.3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把网络作为德育、情感教育的基地

网络上有着几乎无限的资源(素材),不仅对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德育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素材、器材等诸多限制,学生在传统课堂上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相当有限,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难免流于空洞和形式。因此,应将多媒体素材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使网络成为德育、情感教育的重要基地,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功效。

7.4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中,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

组织网络教学,难在“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尤其需要五个方面的保障: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而有层次的学习任务、有序的教学安排、教师的约束和指导、学生的自觉与好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的真正目的,体现课改实验的真正价值。

8.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的高中英语新课改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高效熟练获取信息,筛选、批判性评价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等环节,实际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锻炼和培养过程。通过新课改实验,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并使之有充足的心力和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开放交往、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开拓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
多媒体网络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综合英语教学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语文教学中学生快速习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多媒体网络背景下的职校烹饪教学研究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