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绂《溪山渔隐图卷》考释

2006-05-02刘如仲

收藏·拍卖 2006年4期
关键词:图卷白文永乐

刘如仲

明·王绂绘,水墨纸本手卷,高33、宽785厘米。款署“永乐壬寅(笔误,应为壬辰)秋七月下浣九龙山人工绂记”,钤白文“孟端”印。《溪山渔隐图》及乾隆皇帝有关诗韵。内钤数枚白文“孟端”及朱文“石渠宝笈”、朱文“乾隆御览之宝”、白文“乾隆鉴赏”、朱文“三希堂精鉴玺”、白文“宜子孙”、朱文“伯谦宝此过于明珠骏马”、白文“剑光阁”、朱文“梁氏家藏”、朱文“裴伯谦审定书画印”、朱文“霍丘裴氏书画府印信”、白文“徐熙”等鉴藏印。

整个图卷有王绂的四处题诗,已记其各个画段的内容梗概。图卷之引首有乾隆皇帝题额“顿还旧观”,钤朱文“乾隆御笔”印。图卷之中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记《溪山渔隐图卷》赐惠山寺弆珍,以偿竹炉四图回禄主事,皆钤朱文“古希天子”、白文“犹曰孜孜”印。图卷末有明吴宽的题跋及清嵇璜、梁国治、彭启丰、董诰、彭元瑞等与乾隆皇帝的和诗。秦缃业小楷题记其事。图末还有费念慈、裴景福、吴郁生、顾璜、赵梦奇等人的观图题记,并钤有诸人印信。

光绪十八年(1892)湖南巡抚吴大激曾手临王绂《溪山渔隐图卷》一卷。

乾隆皇帝在《溪山渔隐图卷》题诗中称其为“石渠出迹”。同时还有多位名家鉴赏,如裴景福,字伯谦,清代有名的收藏鉴赏家,收藏金石书画甚多,并编印有《壮陶阁书画录》二十卷,《溪山渔隐图卷》即在该书中有著录。剑光阁,即华希闵之号,无锡人,有名的收藏鉴赏家,剑光阁藏书画甚多,徐熙,字翰卿,精鉴别,工刻印等。

《溪山渔隐图卷》款署“永乐王寅秋七月下浣九龙山人王绂记”。其署“王寅”,应为“壬辰”之笔误。王绂于丙申(1416)年去世,款詈壬寅(1422),去世与款罟相差六年。误者之由,第一,款詈壬寅为朗永乐二十年(1422)王绂已去世六年。上一个壬寅为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是王绂出生之年,两个王寅与绘画时间皆不相符。那么与壬字有关年号,上一个壬字年号为王辰,即明永乐千年(1412),再上一个壬字年号为壬午,即明建文四年(1402),王绂被释放回归第四年。在这些壬字年号里,壬辰之笔最为可能。第二,王绂的许多有名杰作,皆在他第二次入京后,为他晚年之作,如《湖山书屋图卷》绘于永乐八年(1410);《北京八景图卷》绘于永乐十二年(1414)等是。该图亦是。第三,《溪山渔隐图卷》之布局、画风、用墨着色,如破笔竖点松针、树木不双勾树干、树杆不勾树皮等皆王绂晚年之画法。第四,王绂在这卷画题诗中说“盛年难再,抚卷长慨”。可知他感到身体已衰,盛年难再,因此应是他之晚年,笔误之壬辰应为这时。第五,永乐王辰年,王绂五十岁,是年王绂升任为“中书舍人”,王绂喜欢酒后作画,喜悦忧愤都能导致署款笔误。

《溪山渔隐图卷》,明永乐壬辰(1412)年是王绂第二次入京后,为他少年时的朋友王仲渊所绘,后为吴宽的朋友李世贤所藏,明弘治六年(1493)吴宽曾为该图卷题跋记其事。由于图卷为王绂真迹,入清后归内府所藏。明代无锡惠山听松庵僧人常编竹成炉,用以煮茶,王绂等曾为之绘“竹炉图”等四卷,存僧寺,后为僧人污损,乾隆四十四年无锡知县邱涟将画携至县署重装,不幸署西民居失火,延烧及署,烧毁四图。次年,乾隆皇帝命皇太子及弘睥等补写四图,同时命检石渠所奔真迹王绂《溪山渔隐图卷》赐惠山竹炉山房,俾还旧观。皇帝与诸臣赋诗其上。乾隆南巡时,曾六次至惠山竹炉山房,并赐以“竹炉山房”匾额。咸丰千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陷无锡,竹炉山房被毁,《溪山渔隐图卷》亦散失。同治三年,秦缃业在上海得到该图卷,当时竹炉山房一片瓦砾。光绪初年,《溪山渔隐图卷》又被霍丘裴伯谦所得。王绂的《溪山渔隐图卷》经诸鉴藏家过眼,皆叹之为希世之珍,价值连城。今归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王绂《溪山渔隐图卷》,以江南水乡为其背景,基本上取材于无锡家乡的山水。画卷从江水、山石、房舍、板桥,进入奇石林立的峡里。奇石陡峻,悬崖峭壁,与水面笔直,十分惊险绝奇。两支帆船正斜江而渡,画家在题记中写道“峡里江山多绝奇,推篷不厌去帆迟。重来恐志经行处,一处经行一处诗。”

过峡之后,进入林泉,那里高山起伏,山石以水墨皴中加点,笔法灵活,墨色气韵浑厚华滋,古松怪柏挺立,草木秀润,环山环屋而生,这里的山石平坦缓延,十分美观,数座房屋时隐时现,据说无锡周围,尤其惠山的泉水很有名,景色宜人,画家题诗记道“生平野性爱林泉,别却林泉已十年。肯信而今图画里,有林泉处即欣然”。显为画家之实景慨叹。

画面最后进入开阔的江湖平面,远山连绵,水畔平波,湖中渔船正在紧张劳作,岸边渔夫也在罾鱼。航帆远影,高飞群燕,皆清晰可见,视野十分开阔。画家题记“潮痕日日到门前,供具时时喜研鲜。记得寻君秋色里,邻家多是捕鱼船”。

整个画卷由江湖、山峦、舟楫、渔船、溪桥、庭院、古松、杂树和饼组成。遇隙之处,随赋诗一首,以说画面梗概。吴宽在题记中说王绂的“诗与画并臻妙境,苟非其人,岂足以发孟端之笔哉”。所以王绂长卷“意近缜密,笔墨纵横,元镇何得限之”。(顾复《平生壮观》,转引自《中国绘画史》231页)。

王绂(1362—1416),一作芾、黼,字孟端,号友石生、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十岁能诗,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洪武十一年到京师供职。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胡惟庸树党谋反,被诛,因此被牵连者数万人。王绂亦受牵累,谪戌朔州(今大同)将近二十年,建文元年(1399)被释放回归无锡,隐居九龙山,潜心于画事。由于王绂书法甚佳,永乐元年(1402)被荐入文渊阁供职,永乐十年(1412)拜翰林中书舍人,他在《北京八景图卷》中曾钤篆书阳文长方形“中书舍人”印。他曾两次随明成祖巡狩北京。永乐十四年(1416)卒于北京寓所,终年五十四岁。

年轻时,王绂曾游历江淮、黄河、太行等名山大川,对王绂的诗画创作很有影响。王绂的诗文亦很有名,有《王舍人诗集》、《友石山房集》等传世。

王绂的绘画,山水、人物都很精,山水师法元四家,尤以王蒙、倪瓒为主,其画风幽淡简远,继承了元人水墨山水画法的传统,也有的画能将倪瓒与吴镇之画法揉合,干湿并用,苍古而厚重,《佩文斋书画谱·画传十》说他“山水用笔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与叔明并驾。”明人王世贞说“孟端在永宣间(永乐·宣德)声价不下黄鹤山樵。”(《宾州山人稿》)。王绂的画品极高,文征朗在《湖山书屋图》题跋中说他“人品特高,能不为艺事所役,虽片纸尺缣非其人不可得也。”他不轻易为人绘画,对于富人用金钱索画者更是拒之于门外,因此王绂传世的作品极少,《溪山渔隐图卷》之出现实为难得。

猜你喜欢

图卷白文永乐
彩色笔动起来
乾隆《具有生趣》图卷初考
传是推出“名家留韵”专题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一期)
《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新金融商品教父”跳海:照搬“喜新厌旧”走向绝路
十个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
宋徽宗(款)《写生珍禽图卷》真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