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略论

2006-01-30胡礼仁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习惯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教改的弄潮儿。许多教师为了寻找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大胆的探索,并且设计了种种方案,如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常用文体依次训练体系,作文能力训练体系,写作知识序列训练体系,以“写”为中心的训练体系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显示了作文教改的勃勃生机。广大语文教师为使学生写出思想深邃、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佳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方案设计,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推动作文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学生的作文能力仍普遍较低。

经过冷静思考后,我们感到这些方案,或过于繁琐不便操作,或脱离实际难度过大,或零散杂乱缺乏理论依据,或凑热赶趟不得要领,不能被教师普遍认同和接受,生命力不强。之所以产生这种事倍功半的结果,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忽视了对作文教学目标的认识。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学目标。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它的目标是,教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明明白白地写好一篇文章,会写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在内的常用文章。

我们培养的并不是少数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在《文章例话序》中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普通文为对象。”叶老的主张是要学生写普通文,写好普通文。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已有明确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①这也便是叶老所说的要学写普通文。在这些教师看来,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难。于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吁声中,在实施新课程的浪潮中,许多语文教师便由过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高标准”、“严要求”,转变为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般普通文写作的技巧罢了。”这种转变表明了人们注意到了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培养少数人才与培养多数人才的问题;也注意到了《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教学的要求,但重要的是,在教学实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为达到短期目标而进行写作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总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从而导致作文效率不高的结局。痛定思痛,经过深沉的反思和苦苦探求,我们得到的共识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作文教学的主心骨,离开了这个根本,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是“良辰好景虚设”。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以新课程为指针,从素质教育出发,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是: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生作文,必须教学生做人。”(魏书生语)育人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世界上决没有不进行育人的教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作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魏书生说:“我一直认为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最根本的工作还在于提高学生做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以载道”,文章是世界观的亮相,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思想追求、思想方法的反映。教师要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学生头脑,从而培养他们的无产阶段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审题立意、摄取写作素材时,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为指导,分清现象与本质,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谬误。

作文教学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在作文的训练中,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在《祖国语言》中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作文训练就是通过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来表情达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陶冶,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抒时代之声、人民之情,说真话,吐真情。

在作文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树正气、讲奉献。尤其要指导学生对一些沉渣泛起的腐朽思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在运用语言的表达中激浊扬清,挥斥方遒,写下自己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友情观等等,把作文过程当作是道德情趣高尚化的过程,是灵魂净化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过程。

二、传授必要的、科学的写作知识

张志公先生曾说:“要加紧研究有关说话、读书、写文章的科学的知识系统,把教学这些知识和指导运用这些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科学地组织起来,如果说我们对这些知识研究得还不透彻,教学知识还不得法,那是对的;但是否定知识,认为提高语文能力根本不需要科学知识,甚至根本没有科学知识之可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对于提高下一代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是不利的,应当彻底改变。”①刘勰的《文心雕龙·总术》中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他说的“术”就是指前人所创造的成功的整改模式,也是写作的知识和方法。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传授必要的、科学的写作知识。

必要的、科学的写作知识,主要有: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知识。

2.发现题材价值的知识。

3.写好一篇文章的知识,如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谋篇、修改的知识。

4.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

5.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

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必须以写作知识为先导,写作知识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对写作技能的训练起定向作用。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把这些写作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写作技巧,将使学生受用无穷。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能力

张志公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抓紧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功方面,一是‘功夫在诗外所说的那种诗外的功夫,包括思想水平,活泼而缜密的思路,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习惯,等等。”②《课程标准》中说:“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培养,首先始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博采众长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写作文时列提纲的习惯,打草稿、多修改的习惯,勤思问能寻根究底的习惯,质疑创新的习惯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作文的能力也将会大大提高。

根据对中学生作文的调查发现,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文不切题、思想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汇贫乏、错别字多、书写潦草、乱用标点。这些问题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要务实,要把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作为教学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艺创作能力,虽然也不应当排斥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艺创作活动的可能性。”③这就是说现代作文能力,是指学生会写一般文章的能力(不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这种一般作文能力主要包括观察积累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积累什么呢?主要积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技巧。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留心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材料。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比较、构思的能力。

训练的途径是着重抓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训练,经过训练,学生对材料要会分析、选择、取舍、结构。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一是写作技巧的训练。其方法是将字、词、句、标点符号、语、修、逻、文等内容按不同年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

四、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作文教学责无旁贷地担当着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是作文心理的基本因素。不少学生作文时,思维闭塞,思路狭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潜力开发不够、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可见,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思维依靠语言来进行,思维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说或写)离不开人的思维。作文的写作过程,无不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现实情景中的某个问题,无不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适应新情境的需要,无不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中学生作文能力的需要,应侧重训练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其中重点应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可在命题、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巧施诱因,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进行求异性布局、多层次论证、逆向性探讨,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可让学生练习创造性扩写、想象性续写、多形式表达(一题多体裁)、字配画写意等,为文不囿于一端,力图求新求异。

在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思维不断地向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逻辑性靠近。

全面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使“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果——思维着的精神”④开得绚丽多彩,放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芒。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为:“明确作文目的——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开启智力内核(思维)。”按照这个目标,经过扎实系统的训练,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将大放异彩,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理想必将早日实现!

注释:

①张志公:《传统语文教材教育论》第16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语文教育论文选》第168页,开明出版社。

③《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语文教育论文选》第164页,开明出版社。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胡礼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习惯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