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教育绽放出民族文化的光芒

2006-01-30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文本语文

孙 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语文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语文是文化的工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不能只是对文字、句读、段落的分析,同时也要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承和认同的重任,让语文教育绽放出民族文化的光芒。

一、语文教育具有传承和认同民族文化的天然优势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①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宝库。就汉语来说,它不仅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汉民族文化的构成。汉民族的文化主要是通过汉语来传播和发展的。汉语浸透着汉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汉字——民族文化的珠玑

有人认为,汉字不过是汉语的书面记载,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而已。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汉字的工具性。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它本身为我们提供了大大早于文献记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方面,汉字的象形、象声的意向性建构是社会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它真实而又客观地反映当时时代全社会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成果;另一方面,汉字作为汉民族思维和交际的书面符号系统,它包罗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映射出社会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展示了社会文化的多维层面。②例如,“女”是象形字,甲骨文“女”像一个双臂反绑跪倒的形状,这是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的表现。由此,带女旁的字大多是贬义,如“奸”、“妒”、“妄”等;带女旁的字中也有表示美好意思的褒义词,如“媛”、“妙”等,而这则与母系氏族的文化有关。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在其看似无意义的形体之内涌动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学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从音、形、义中去了解民族文化;从文字的起源、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等去感受民族文化。

(二)文本——民族文化的瑰宝

民族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形成,又影响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在历史长河中形成既有各时代特色,又有一脉相承的共性的文化巨流。语文文本中随处都可以触摸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它汇集着本民族文化中传统的精神文化、历史文化,体现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语文文本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

1.民族精神文化。语文文本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据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精神文化。《鱼我所欲也》阐释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游褒禅山记》彰显了生命不已、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揭示了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荆轲刺秦王》反映了“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意识……

2.民族历史文化。据统计,在旧的语文教材中,仅就中国的历史知识而言,就有74篇课文涉及了中国历史上30多个历史事件、30多部历史著作和60多个历史人物。③而新版的语文教材对文化更为关注,反映的文化内容也更为广泛和多样。《陈涉世家》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壮举;《鸿门宴》描述了项羽进函谷关后与刘邦之间的明争与暗斗;《阿房宫赋》见证了秦国风雨兴亡的前前后后;《勾践灭吴》回顾了吴越之间的恩恩怨怨……

3.民族建筑文化与科技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与科学技术,我们在语文文本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民族建筑文化与科技文化的魅力。《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把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詹天佑》、《张衡传》则把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和科学精神发扬光大……

4.政治军事文化。语文文本中的政治军事文化也是相当丰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表现了古代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政治思想;《邹忌讽齐王纳谏》宣扬纳谏、用贤以及取信于民的为君之道;《五蠹》体现了严明法纪、以法治国的法治传统……

语文反映的文化现象可谓是多姿多彩,几乎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语文教育就是最深刻、最生动的民族文化教育。因此,语文教育必须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必须认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中传承和认同民族文化的策略

“惟有本族语的学习才是通向尼·依·皮罗戈夫要求教育所要达到的人的自我认识的最可靠、最直接的途径。……通过学习祖国语言,我们使孩子了解民族精神,了解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了解能喷涌出任何一种力量和任何一部诗篇的唯一永生的源泉。”④语文教师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诠释者,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传承、认同语文中的民族文化,让语文教育绽放出民族文化的光芒。

(一)转变语文教育观念,培养民族文化意识

根据笔者的课堂调查和教师访谈发现,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缺乏民族文化的意识或民族文化意识不强:语文课上只认语言,不识文化,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效果一直不很理想的原因之一。要彻底改变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状况,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语文教育看成是“人的一种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是人有意识地在专门的文化传递中对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接受,对文化价值的体验和判断,对文化精神的理解和阐释”。⑤只有教师首先具有民族文化的意识,学生才有可能关注和认同语文中的民族文化。

(二)积淀民族文化底蕴,夯实民族文化积累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文化积淀不深有关。教师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眼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语文教学所担负的责任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民族性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传承和认同语文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必须首先要积淀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底蕴,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增大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些条件的具备,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阅读、认认真真地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善于整合错综交织的文化信息,吸收、消化并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进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语文教育的新要求。

1.课堂教学资源——开启民族文化的大门

在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传承民族文化,首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更要引导学生穿透语言文字的表层,深入民族文化的地质层,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积蓄和拓展本质力量。如《关雎》,教师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讲解,更应该透过语言表层的显性含义挖掘渗透在深层的文化内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达的不仅是爱情,更是一个民族的伦理规范与道德风尚。即“淑女”应和“君子”匹配,美貌要与德才结合。推崇的是一种才貌兼具、德容并举的文化道德准则。“撑一支竹蒿”,向那语言更深处漫溯⑥。语文教育要抓住民族文化的根本,以经典的篇目载动民族文化的内涵,为学生开启民族灿烂文化的大门。

2.课外活动资源——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认同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仅仅依靠课堂上的45分钟还远远不够。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把工夫下在平时。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在文化的熏陶下亲近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这些画像和名言警句不是随意选择的,必须与本学期语文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处在这样一种文化情境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便会扎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教师讲解课文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的文化意识就会被激活,从而就会主动关注语文中的民族文化;教师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辅助文化情境的创设,如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民族文化的记录片,举办有关民族文化的主题讲座、辩论赛等等;教师还可以推荐富有趣味的文化读本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相继出版的一些文化读物,如《中国文化知识丛书》、《中学生区域文化读本》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打开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

3.地域文化资源——扩展民族文化的空间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相关资源。”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材被束缚,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低下。语文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这些本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素材、资源的严重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语文教学传承民族文化这一作用的认识“缺失”。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特定的地域形成并传衍着特定的文化。一位诗人说过:哪一位名人的人生底版上,不涂满了家乡水土的本色?哪一位名人的气质血液里,不洋溢着家乡水土的神韵?哪一位名人的情感魂灵中,不激荡着家乡水土的风骨?同样,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里也都浸染着家乡的文化气息,都是作家对于特定地域生活和文化的反映和升华。《祝福》扎根于淳朴的绍兴文化,《边城》折射着豪放的湘西文化,《骆驼祥子》透射出辉煌的满族文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他们透过语言触摸文化。

(四)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⑦教学重在唤醒学生。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母语的感情、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自发状态,尚未达到自觉的高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语文教育中传承和认同民族文化必须要立足文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以文本为依托才能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如认同天人合一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精神文化,语文教师不能毫无根据的泛泛而谈,空洞地进行文化说教,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感受厚重的民族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在字里行间探寻民族文化的踪迹,透过陶渊明的诗意去触摸、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语文教育离开文本空谈民族文化,势必走向另一个极端——泛文化,语文课成了民俗课、文化课,势必违背语文教育的初衷。

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感悟、体验语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让语文教育绽放出民族文化的光芒。

注释:

①(苏)洛尔德基帕尼泽著.范云门,何寒梅译.乌申斯基教育学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7.

②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9.

③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

④郑文樾编选.张佩珍,冯天向,赵文樾译.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67-392.

⑤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1-22.

⑥何方.“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深刻相关性www.xinjiaoyu.com.

⑦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8.

(孙芳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文本语文
我们的民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多元民族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