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教育应对策略

2004-06-12刘宝剑

人民教育 2004年4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受教育者普及

刘宝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制定基础教育的目标与策略,加快全面建设符合小康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基础教育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首先,在办学条件方面,应是“较为充裕”的,能够达到“基本完备”的水平。

比较充裕、不再拮据、有一定的余量,这是“小康”的要义所在。基础教育,应当有“基本完备”的教育体系,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适合不同受教育者的教学模式,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比较便利”和“可以选择”的教育服务,这是由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大众化、普及型特质所决定的。同时,创建特色鲜明的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以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受教育者自主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也是基础教育的追求目标。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尚处于“并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有大幅度的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达到“够用”、“有余量”和“不断增长”。“够用”就是现存的教育资源(包括场地、校舍、师资、经费、课程资源等)可以保证学龄人口都享有受教育

的机会:“有余量”是为了防止因教育需求的變化(如学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教育资源的耗费而导致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的教育资源短缺;“不断增长”是顺应社会进步不断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权威人士的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当达到7n-7%,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当达到51%左右(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确保以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的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才会有“较为充裕”的办学条件。

其次,在资源配置方面,应是‘较为均衡”的,能够满足“基本普及”的需要。

2002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58%,初中毛入学率为90.伪仑,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2.80(据《教育部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而发达国家早己普及高中教育;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美国、韩国、菲律宾分别为13.4年、12.3年、9.4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真正能够“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必要前提。毫无疑问,“较为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是实现“基本普及”的先决条件。在此,“较为均衡”是指各级各类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不大,能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高效、持续地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方面,无论是地区之间还是区域内部,都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2000年我国不同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最低的11倍和6.9倍;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最高的比最低的高20个百分点;生师比:小学最低的是12.81、最高的是26.98,初中最低的是14.22、最高的是23.58;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最高的己达95.6%,而低于60%的省份还有3个。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抽样调查结果令人膛目:样本小学和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和45.9%;实验室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属危房的占22.3%和28.80;购买教具、粉笔、墨水、纸张等最基本教学用品的经费都得不到保障的占32.5和35%。

第三,在教学质量方面,应是“较为优良”的,能够保证“基本公平”的实现。

基础教育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保证学龄人口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是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追求教育上的基本公平,实质上是保障受教育者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对“教育公平”应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入学机会均等;二是享受同等的教育;三是每个受教育者都实现自主、充分、个性化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教育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克服传统教育“精英式”、“淘汰型”等弊病,加速扩充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资源,努力使每一位受教育者受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获得最积极、最充分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分析,2002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城市低保人口为1989万。按其中18%至20%为学龄人口计算,全国因家庭困难影响就学的青少年约为2000万上下。可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关爱、帮扶、救助残疾儿童、民工子弟、特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使他们也能受到与其他同龄人一样的教育,这是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较为充裕”、“较为均衡”、“较为优良”和“基本完备”、“基本普及”、“基本公平”,应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其中,“较为充裕”和“基本完备”属于条件性特征,“较为均衡”和“基本普及”属于形式性特征,而“较为优良”和“基本公平”则是本质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要孜孜追求的。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教育,需要通盘筹划、分步推进、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其中以下五方面的工作,在当前尤为紧迫与重要。

1.以标准化保障公平。办学条件的好差和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与否,是决定普及程度高低、教学质量优劣、教育公平能否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重新修订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布局方案,制定新的办学标准,并扎扎实实地做好“达标”工作,努力使同类学校都具备基本一致的办学条件。在新一轮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统筹、调控、督察职能,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等“老大难”问题,同时要积极应对“城市化(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人口急居」增加而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在新的办学标准中,除了学校占地、绿地、校舍、图书、仪器、师资等指标以外,还应特别重视师生生活用房、设施的配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所必需的课程资源。

2.以多样化激发活力。这里所说的“多样化”至少包含四层意思:一是办学体制的多样化,要积极推进教育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在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在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民间资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选择;三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教师、学生个性化地成长;四是评价模式的多樣化,要让评价不再是“排队”,不再是“淘汰”,ffi是使每位受教育者增强自信和开发潜能的“发动机”、“加油站”。

3.以信息化加快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现代化、国际化的强大动力。网络、电脑、多媒体技术,使得师生教学互动的实现、教学反馈的快捷、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变得不再困难。因此,有人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教育竟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装备水平,加快实施“校校通”工程,大力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4.以小班化提升层次。班级授课制是为了适应大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的需要而创造的学校教学模式。如今,世界己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班级授课制难以实现个性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基础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一不采用小班化教学,并不断减少班额,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小学班额分别在18、23、24人。而我国,由于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小学班额过大(超过50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曾有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至多只能关注到15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全可以这么说,班额不下降,不实行小班化教学,就不可能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5.以社会化扩大效益。基础教育的效益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同时也是国家的、社会的。因此,必须使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社区)的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办好基础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社会化水平,发挥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教育(学校)和社会(社区)都应当在主动参与、开放提供、吸纳整合上下功夫。比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向群众开放学校图书馆、电脑房、体育馆、运动场;发挥学校师生在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展览馆、博物馆、文史馆、文化名胜、旅游景点等免费向学生开放,科研所、陈列馆及一些厂矿企业让学生参观、实践,等等,都是目前非常值得去做也是能够做到的。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受教育者普及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及建议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