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年金融形势判断

2004-03-29李若愚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5期
关键词:信贷政策不良贷款信贷

李若愚

2003年以来,货币信贷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对此,央行采取了发行央行票据、提高法 定 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缩”手段。当前贷款快速增长既有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需要这一合理因素 ,也有地方政府推动、商业银行急于“抓降”等体制性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 境,货币政策仍应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缓解物价走低。与此同时 ,应重视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通过鼓励和限制的信贷政策措施,加强信贷结构调整 ,防止重复建设抬头、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初步预测,2004年全年广义货币M2增速将达到 18.5%左右,狭义货币M1增速将达到18%左右。

根据2003年金融运行态势,对2004年金融形势形成以下判断,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货币信贷的高增长格局在2004年难以再现,但货币信贷不会出现“紧缩”

针对2003年以来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央行已经做出了“偏快”、“过猛”的判断,并 果断采取了“收缩”的货币政策,因此 2004年货币信贷的增速将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不会 超过2003年的较高水平,同时货币信贷不会出现“紧缩”。

首先,与前几年相比,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所面对的是内需不足,经济增 长乏力,银行惜贷;而当前所面临的是投资需求旺盛,新一轮经济增长出现但通货紧缩并未 消除,商业银行积极放贷。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保持支持经济增长的力 度,而不是紧缩银根,使新一轮经济增长受到打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已经改 变。在利润增长的要求下,在储蓄存款高增长以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压力下,各商业银行仍 可能保持放贷积极性。

其次,从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运行的情况来看,面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 央行尽管采取了收缩政策,但措施较为温和。例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 管理的通知》,但并未出台相关细则;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仅微幅上调1个百分点等 。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央行并无大力收紧银根的意图。

其三,我国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将相应扩大国内货币投放。在国际收支“双顺 差”的格局下,为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必须大量买进外汇,从而被动形成外汇占款形 式的基础货币投放。2003年以来,外汇占款所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 要形式。目前我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坚持现行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态度和决心。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坚持人民币“钉住”美元,将使外汇占款扩大国内货 币供应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总之,为保证新一轮经济增长不会夭折,货币政策不会采取“急刹车”的措施,货币信 贷形势也不会出现“紧缩”。2004年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预调和微调的办 法,尽可能采取一些较为温和的政策和措施,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供 应量的增幅,使其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初步预测,2004年 全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将达到18.5%左右,狭义货币M1增速将达到18%左右。

2、“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将有所加强

1998年以来,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 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 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七上八 下”的水平。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累计效应逐步显现,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 了一些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从投资需求看,在政府投资带动下,民间投资对整个投资增 长贡献率不断提高,表明投资增长已由主要依赖政府开始转向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从消费 需求看,经过多年培育和引导,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从出口需求看,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我国的出口更多地采取了加工贸易的形式,并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工厂。以上变化表明 ,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比前几年明显增强,经济的内生性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这就相 应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要减缓“积极”力度的问题。其实,随着我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国内已经出现要求控制财政风险、调整财政政策的呼声。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不断形 成,这方面的呼声将更为强烈。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再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力时,一 直处于配合地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将有所加强。

3、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央行采取收缩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行,物价出现 回升,社会各界又出现了利率调升的预期。但是由于目前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形成,除非出 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否则不宜采取过于猛烈的“收缩”手段。并且,由于目前普遍存在 较为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果提高利率,将使这一预期进一步加强。因此,当前有必要 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基本稳定。

4、运用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

在我国,信贷政策在转轨期间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功 能不同,前者重在调控总量,后者更具有调整结构的功能。在当前的信贷变局下,潜在着这 样或那样的金融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存在恰恰在于我国信贷结构的不合理。由于目前通货紧 缩的压力只是得到缓解、而未根本消除,为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不能急于 “收缩”,更不能收缩得太快、太紧。与此同时,应重视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通过 鼓励和限制的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结构调整,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

首先,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降低贷款集中所带来的风险。要采取有效措施鼓 励现有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例如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以便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继续运用再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 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等。同时,也要尽快出台允许和 鼓励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发展政策。例如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 中小商业银行,扩充中小银行资本以及大量建立中小商业银行。

其次,进一步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缓解投资与消费失衡所 带来的风险。要减少消费信贷过于繁杂的手续,加大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服务、咨询和宣传力 度,使居民对消费信贷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改变消费观念。此外,还应重视个人信用制度 建设,为消费信贷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其三,要加强对存在过热“苗头”行业的信贷管理,加大信贷风险预警和监测,适度抑 制投资增长。

第四,要高度重视中长期贷款增长过快、票据市场不健全以及个人信用缺失所带来的不 良贷款风险;提示并促使商业银行调整贷款期限结构,规范票据贴现,审慎发放相关贷款。

5、切实采取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当前我国融资结构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风险 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近两年来,直接融资的比重还连续下降。为改变这一格局,要努力提 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切实采取措施支持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6、在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要避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短期行为

在考察降低不良贷款方面,除重视不良贷款比率外,更应关注不良贷款余额。同时应将 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8%、或逐步向8%靠近,作为考核银行风险和经营状况的核心。这将有 力改变今年以来不良贷款余额下降不大、不良贷款比率却大幅下降的不合理现象。

猜你喜欢

信贷政策不良贷款信贷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整及风险防控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秦皇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信贷政策指引
国际货币体系和俄罗斯的货币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