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瑰宝《张胜温画卷》

1998-07-15

读书 1998年4期
关键词:南诏苍山画卷

李 公

《张胜温画卷》是宋代大理国画工张胜温及其弟子们创作的绘画长卷,创作时间大约在大理国国王段智兴当政的一一七二至一一七五年间。画卷全长1636.5厘米、高30.4厘米、纸本、设色、贴金、册页装,共一百三十四开,描绘了六百二十八个佛像和世俗人物。画卷原作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根据李霖灿先生的研究,画卷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至六图是“利贞皇帝礼佛图”:描绘了大理国国王段智兴率领皇后、太子及文武百官,在苍山十九峰下烧香拜佛的隆重场面。大理国号称“佛国”和“妙香国”,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印度)为近,其俗多尚浮图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壮老,手不释佛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主斋毕乃已。”《张胜温画卷》和郭松年的记载,生动体现了南诏大理国佛教的盛行和渊远流长。画卷中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服饰、器具、礼仪等等,也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的宝贵资料。

第二部分七至一三○图是“天龙八部护法菩萨尊者等”:共描绘了一百二十四个佛陀、菩萨、观音、罗汉像。其中最著名的如“真身观世音菩萨”,就是“滇密”教派的主要神“阿嵯耶观像”。说明远在南诏大理国时代,云南佛教就已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滇密”教派。画卷的佛像造型生动,线描挺劲潇洒、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来去无踪,巧妙表现了佛陀、菩萨、观音、罗汉形象性格的千变万化、空灵飘逸,充满了宋画《八十七神仙图卷》飘飘欲仙的神韵。此画佛像的众多、技艺的高超,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艺术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对研究佛教文化艺术,特别是“滇密”教派的发展演变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部分一三一至一三四图是“十六大国主众”:描绘了南亚、东南亚、宋朝和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国王、官员、部落首领共十六人,其中还有四位小王子和公主。从人物的相互关系和姿势神态看,明显是来参加大理国的庆典活动。其中有深目高鼻者,有满脸胡须者,也有白净无须者。人物形象、神态、服饰各异,民族成份复杂。生动体现了南诏大理国与宋王朝及东南亚各国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关系。对研究南诏大理国和宋朝的对外关系史及东南亚各国的历史,都是十分珍贵的形象资料。

《张胜温画卷》的绘画技法,深受唐宋绘画,特别是佛画大师吴道子、武宗元的影响,线描挺劲潇洒,人物造型微妙微俏、飘飘欲仙。其中的佛教吉祥动物如狮、象、虎、鹿等等,虽只是单线白描,但线条紧劲连绵、丝丝入扣,动物造型生动逼真,神态活泼威猛,堪称中国古代一流水平的动物画。即使像是毫不经意、轻描淡写的苍山十九峰和“玉带云”,仍然形神兼备,生动表现了苍山的巍峨壮丽和玉带云的灵秀缥缈,不愧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杰作。《张胜温画卷》集人物、动物、山水、佛像为一体,内容丰富、技艺高超、艺术和史学价值俱佳,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壮丽瑰宝。

(《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李霖灿著,台湾故宫博物院一九八二年台北版。)

猜你喜欢

南诏苍山画卷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苍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苍山脚下
请叫我党员
韦皋经略西南始末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