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自然保健养生

1997-12-25唐蔚波

祝您健康 1997年2期
关键词:秋冬养夏养阳长夏

唐蔚波

人们早已注意到自然因素与人类健康长寿和疾病的关系,认识到气候变化、昼夜更迭、地理环境可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顺应自然,并把其作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人要保持健康长寿,不但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要维持相对平衡,人与自然界也应保持协调统一,这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学说。它是祖国医学顺应自然保健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

自然界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的。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和环境。气候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寒来暑往的更迭。祖国医学认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一切生命有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发生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为此提出了顺应四时的养生保健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谓春夏养阳,是说春夏季气候温暖,人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天然养分(阳气)来促进人体本身阳气的生长。秋冬养阴,是指秋冬季气候寒冷,人应及时避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遭寒冷气候的伤害,阳气固密,阴精就能内守而充实。

具体来说:春天为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自然界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老年人应早睡早起,到户外尽情地散步、锻炼,适时也要到郊外花多木茂之地游赏。<养老奉亲书>所谓“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春天气候变化无定,寒暑不一,老年人衣着不可乍厚乍薄。总以保暖为宜。夏天及长夏,气候多暑热夹湿,中医认为这是万物生长壮盛时期,昼长夜短,人们同样要早起,调理自己的情绪,尽少发怒,切勿因暑热而贪凉饮冷,睡于户外,大量饮进冰冻饮料。这都是不可取的。虽气候炎热,心尤要宁静,方是上策。秋天气候干燥,秋风渐起并成秋风扫落叶之势。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悦,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老年人尤其是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秋天特别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能因秋气的萧杀而触景生情,思想其他,以劳心伤神。冬天气候寒冷,宇宙万物都处于收藏隐匿阶段。老年人大多年高,阳气不足,抵抗力低下,应少到寒冷的户外活动,及时防寒取暖,使人身阳气免受寒冷的侵袭,阴精才能潜藏于内,以达“阴平阳秘”。才能祛病延年。

生活环境、地理区域不同,则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不一样。中医认为这是“地势使然”。如寒湿之地,多使人患风湿、痹病之类的病;寒冷地区,多使人卫表固密;干燥之地的人,常患干燥症,等等。有条件的老年人应当选择优雅的环境生活,适时到农村、海滨、林区、山区疗养,有益于长寿。古代养生家十分注意居住环境的选择。如唐代孙思邈,在晚年时选择山青水秀之地植树、种花、造屋,在那里养老,结果活了100多岁。现实生活中,农村长寿老人比城市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农村山青水秀、环境优雅,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秋冬养夏养阳长夏
长夏护脾胃
春夏养阳勿上火
长夏宜养脾
从秋冬养阴说起
长夏需防暑湿侵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被误解的“春夏养阳”
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