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色未应秋后老

1997-12-25邹尚敏赵仲龙安晓意

祝您健康 1997年2期
关键词:吴老心血管病高血压病

邹尚敏 赵仲龙 安晓意

去年10月,一个融融秋日的午前,我们采访了心仪已久的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

吴老的住宅,坐落在北京繁华闹市区的东单附近。时届晚秋,庭院里依然绿意葱茏,树丛中菊黄叶紫,点缀着绚丽的秋色。我们走进院子时,耄耋之年的吴老正在花径中散步。他说,每天他都要在院子里转转走走。

提起吴英恺教授,医学界几乎尽人皆知。这位德高望重的外科学泰斗,毕生致力于我国心胸外科事业的发展。他的名字和林巧稚、张孝骞、黄家驷、诸福棠一样,堪称“一代宗师”,蜚声中外。

然而,吴老的话题,却是从常见的高血压病谈起的。

早在50年代末期,吴老就开始致力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当时侧重于科研工作。到了70~80年代,他又身体力行,率先组织“群防群治”,发动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向群众宣传防治知识。那些长期坚持人群防治的单位和地区,不但高血压得到控制,而且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均有显著的降低。

但是,谈到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时。吴老心急如焚。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心血管病的人群防治工作出现了多方面的困难;与此同时,近10年来,全国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却在急剧上升。

说到这里,吴老扳着手指,向我们介绍了一组数字:

——目前,全国的高血压病人不少于1亿;

——在成年人中,每5个人中间就有1人罹患高血压病;

——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有200万人左右。

吴老还告诉我们,1980年全国高血压病抽样普查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为7.7%;到了1991年再次普查时,患病率达到13.6%。这就意味着,10年间患病率几乎翻了一番。

吴老还以北京市为例。他说:北京市高血压患者有200万,占成年人的22%,成为全国的高发地区。每年全市约有3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平均每18分钟就有一位病人死于这组疾病。

当介绍到上述情况时,吴老显然相当激动。我们知道,吴英恺教授以大半生的精力,从事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早在1940年,他就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术。1944年,他完成了我国首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手术。1947年,他又创下了我国首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成功的记录。在心胸外科领域内,吴老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开拓、创新。在50年代,吴老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胸科医院,随后又担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第一任院长。直到80年代初,年届古稀的吴老又创办了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然而,这位一向从事“高、精、尖”领域研究工作的著名专家,到了晚年,又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上。他为什么选择这条道路呢?

吴老告诉我们。在医学界,传统观念一向是“重治轻防”、“重医院轻基层”、“重科研轻防治”。对目前卫生系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大中型医院,主要治疗中晚期病人,后果是病人愈治愈多的现象,吴老颇有微词。他认为,这是一种被动消耗战。扭转这种局面应该是把医疗、防治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平衡发展。当前要大力开展预防科普工作,把防治知识交给广大群众。

心血管疾病防治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主要心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和防治途径已经基本了解。导致血压升高和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调节和全身营养代谢失衡。病因因素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既有内在的遗传等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等因素,而且是多年形成的,因此,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就全国范围讲,估计有70%~80%的人从未测量过血压。很多人对自身的高血压不以为然,没有经过治疗或系统治疗,直到自觉症状和体征十分明显时方去就医。此时,大多已经属于中晚期病变,而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都是晚期病变。可见高血压出现最早、患病率最高,控制了高血压就可以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因此,心血管病既要综合防治,又要有侧重点。基层人群防治中,要从防治高血压入手,并作为工作的重点。使群众从青中年开始,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早预防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高血压防治要做好查、管、治三个环节。35岁以上人群普查血压,血压正常者每年复查一次;高血压患者要登记随诊,每1~2个月复诊一次。治疗管理率不应低于85%,控制率不应低于70%。

吴老还认为,预防宣传工作不要搞得很复杂,要易于理解,便于推行。总结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1保持正常血压:成年人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在12.1kPa(90mmHg)以下,超过限度应该及早就医。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实施个体化治疗,如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最为经济有效的北京复方降压片,仍不失为可大力推广应用的降压药。

2保持正常体重:成年人身高的厘米数减105为正常体重的公斤数,超过正常的20%以上即为肥胖,应该采取减肥措施,因为肥胖与血压增高的关系已经比较明确了。减肥应该采取长期措施,慢慢地将体重减下来。方法主要是限制热量(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

3及早控制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应该保持在200mg以下。目前主张以调节饮食来控制高脂血症,宜长期保持清淡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调节无效或严重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该按医生指导控制饮食。

4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我国北方居民多以成入味,黑龙江省居民平均日摄盐量接近20克,北京地区约12克,南方一般不超过9克。所以,上海、广东、江浙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北方。合理的日摄盐量应该为6克左右,北方人将日常摄盐量减半即可。

5酒要少饮,烟必须戒掉:吸烟不仅能促使血小板聚集,还能引起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痉挛。长期嗜酒也能促使血小板聚集,激活血凝连锁反应;而大量酗酒除了使血压增高外,还能使甘油三脂升高。

6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

以上措施是不难办到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这就需要人们增强自我保健的观念,调整生活习惯,才能达到目的。

对于吴老的采访,计划半个小时,然而吴老侃侃而谈,不知不觉地竟超过了1个小时。告辞的时候,我们想起了宋代的一首诗:“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竹间。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望着这位可尊敬的老前辈,我们默默祝祷,愿吴老健康长寿,并且祝愿他所倡导的宏伟事业,早日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行动。

猜你喜欢

吴老心血管病高血压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国医大师吴咸中的养生之道
虚惊一场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