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甲西来

1993-08-27一纬

中国青年 1993年3期
关键词:铁甲北洋海防

一纬

1405~1433年,明王朝使臣郑和七次率领庞大船队,先后通过马六甲海峡,驶越印度洋,跨过赤道,航迹至东南亚、印度半岛、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第一页帆船远航的记录。而59年后,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才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壮举。毫无疑问,当时中国建造木质帆船的技术和航海技术是领先于西方的。也是在明朝初年,中国政府在沿海设立卫、所,建立了水师,构成了中国最初的海防体系。

然而,40年后,英国的远征军仅恃配有7000余门炮的25艘帆船和14艘木质蒸汽轮船及若干艘运输船,便向中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清朝水师不堪一击,文明古国一败涂地。

在这一历史性的大失败中,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变化了的世界,思考海防问题。林则徐率先萌发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思想,然后魏源建议在广东虎门设立造船厂和火器局,建造军舰及武器装备,使中国拥有一支“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的海军。在此期间,《洋防辑要》、《海防要览》等一批海防新论也不断问世,中国的有识之士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建设一支近代化的海军上。

这是一种对战争结局的直观反应,是片面的或者说是并不深刻的一种认识,但它却折射了一个真理,即:“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近代化的海军是以蒸汽轮船装备远射程地炮为主要标志的。它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又孕含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深刻内涵。资本主义为了原始积累的需要,必须向海外拓殖,蒸汽轮船提供了跨越海洋的手段。这种经济与政治目标的结合产生了相应的武力需求,近代化海军便成为西方先进国家的宠儿。事实上,它确实为西方国家后来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海上直扑天津,登陆后长驻北京,再次迫使清廷接受屈辱的城下之盟。清廷内购船买舰的议论再度纷起。1861年,咸丰皇帝委派英人李泰国在英国购买7艘军舰和1艘运输船。李泰国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委任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官并与其签定合同,让阿思本掌握指挥这支舰队的全权,只遵行由李泰国转达的中国皇帝的旨意,并有权拒绝服从命令。舰队悬挂外国旗帜,中国官员一律不得过问。这样一支“欧洲人控制的中国舰队”是清廷不能接受的,宁肯白花了买船的百余万两白银,也坚决地予以遣散,于是,清廷购买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的初步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如果说,此时的中国人对建设海军的目的尚且含混的话,对于近代海防所需的工业技术的认识却有所明白。1862年,徐寿和华衡芳等人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1865年,江南制造局建立;1868年,第一艘可以航行外洋的木质蒸汽轮船下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也开始了造船育才的伟大事业。他特别注意到,东邻日本也开始仿造轮船,并派人去英国学习造船技术,数年之后亦必有成。他向皇帝痛陈:“彼此同一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福州船政局于1866年底动工兴建,随即,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水师诞生。值得称道的是,左宗棠深知操舟跨骏皆依赖于人,因而在福州船政局动工的同时,创办了船政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化的海军学校。到1875年,该校派出5人赴英法学习海军和舰船制造。请记住,除容闳组织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外,中国最早的出国留学生是去学海军的。

然而,中国海防的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海上侵略的危机之时仓促上马的,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是一个畸形发展的近代化—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却要进行大生产;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增值资本的内部机制,却要进行耗资巨大的建设。而且,统治集团内部各种腐朽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冲击着中国海防的稚嫩身躯。1872年,内阁大学士宋晋就挑起过一场争论,认为造船“糜费太重”,名为远谋,实同虚耗,应予停止。

正当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在推进海防近代化有无必要的问题上摇摇摆摆的时候,1874年,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悍然侵犯台湾,在中国的朝野上下引起强烈的震动。清廷原本只视西方为大患,却不料东邻“区区弹丸小国”,竟然也敢发难于大清王朝。一场海防大讨论随之爆发。其中以李鸿章的海防议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洋人以兵势相压,我欲以笔舌胜之,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抓住当前这个时机,向西方购买领导海军新潮流的铁甲舰,方可取急功近利之效。否则,失掉这个机会,“中国永无购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之日”。1875年,清廷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并同意北洋先购买一二只铁甲舰。中国海防由此开始进入铁甲舰的时代。

1881年,英国纽卡斯尔港礼炮轰鸣,中国新购的铁甲巡洋舰举行了升旗仪式,由前往接舰的丁汝昌、邓世昌等率领的200名北洋海军官兵驾驶回国。中国的铁甲巡洋舰首航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在中国近代海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页。

正当中国海防加速实现近代化的时候,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马江一战,历尽艰辛建立起来的福建海军9艘战舰被击沉,700余海陆官兵血染闵江,全军覆没。这一血的教训使清廷认识到:即使拥有铁甲战舰,但力量不强,仍不足以胜任海上战事和海上防务。中法战争一结束,清廷便郑重颁布了“惩前毖后,以大治水师为主”的谕令,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也宣告成立。1888年,海军衙门上奏慈禧太后并获准颁行《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共拥有铁甲巨舰2艘,巡洋舰8艘,炮艇10余艘,总吨位超过4万。值得夸耀的是,作为一支大型的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北洋海军的军官大多数都接受了比较正规的海军教育。其中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福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主战军舰的管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赴西欧留学的海军行家。此时,加上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和广东海军三支舰队拥有的近百艘舰船,清廷经营的海军总吨位超过8万,跃居亚洲首位,跻身于世界前列。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中国海防的近代化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展,其成就、其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然而,正如前面所述,中国海防的近代化是无源之水—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力所提供的经费来源;中国海军的近代化是无本之木—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要求的内部发展动力(包括经济的和政治的)。中国的统治集团,实际上是企图将一个产生于资本主义、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轨道,并没有高瞻远瞩的与国家战略相联系的海军发展战略。因此,一旦认为实力“自守有余”,便固步自封起来。1888年后至甲午战前,北洋海军再未添一艘新舰。

可悲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海军在“拓万里之波涛,帝国威于四方”的国家战略指导下,通过三期造舰计划,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甲午战前,其数量虽不及中国海军,但在质量上已超过中国海军。1894年,日本制定了明确的作战指导方针和周密的作战计划,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并首先致力于与中国海军决战,夺取制海权。战争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经过丰岛、黄海和威海卫三次海上战役战斗,中国政府倾国力建立起来的北洋海军灰飞烟灭,战场主管丁汝昌自杀身亡。中国海防的近代化从此短夭折。

结局是悲惨的,但可哀可泣之中不乏可歌可颂之笔,因为它毕竟用铁甲舰撞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海防近代化的步履是沉重的,但正是通过这沉重的步履,我们民族走向进一步深刻的反省,从而走向新的未来。

猜你喜欢

铁甲北洋海防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这!就是铁甲
铁甲雄狮空降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俄式铁甲新掌门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省港大罢工中的铁甲车队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北洋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