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年不动摇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993-08-27刘德福等

中国青年 1993年3期
关键词:小平生产力路线

刘德福等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实质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过去15年中,我们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贯彻十四大决策,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离开了经济建设,不搞现代化,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就是把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把住这个环节不放松。这实际指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新时期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所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1976年,当人们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后,面对长期的短缺经济所造成的物质匮乏,产生了困惑、怀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难道物质贫困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难道社会主义只能与贫穷为伍而富裕发达专属资本主义?难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内容就是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永无休止地进行各种政治运动?难道人民只能靠勒紧裤带去盛赞社会主义好吗?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些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似乎是很清楚的已经定论的东西,突然之间变得不清楚了。“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敏锐地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改革得失成败的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后小平同志在若干场合的谈话中继续多次把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去年春天,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就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富有新意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突出了两点:一是生产力,二是共同富裕。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克服了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标准上的片面性,突出了生产力标准,正确地指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本原的和决定性的地位。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还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这三条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延伸、展开和说明,使生产力标准更加具体化、可操作。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最基本的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制约着其他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得怎样,对历史的进程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党在一定时期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从根本上说是与它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正确与否有着直接关系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对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提供了主要依据。抓住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目前中国问题的“总开关”。着力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当代中国压倒一切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党的基本路线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总钥匙”,则在于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就决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最本质的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原来预料,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首先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上发生。而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夺取政权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搞成工业革命,这个任务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必须自己来干。这种历史条件决定了党在革命胜利后,当务之急,是领导人民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创造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根本和长远的意义上说,我们党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使国家的现代化日益进步,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搞不搞,搞得好不好,直接涉及到我们党的领导地位、领导资格。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说过: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我们同样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离开了经济建设,不搞现代化,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最近几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将社会主义这面旗帜长期举下去呢?实践证明,根本性的东西还是要把经济搞上去。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说到底不是理论的竞争和宣传的竞争,而是实践的竞争,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竞争。这就决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最根本的要求。

前进中的重大困难必须靠经济建设来解决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这种迫切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首先是待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城镇待业人数400多万人,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约1.6亿人,城镇已就业的职工中约有3500万人处于怠工或半怠工状态,三者相加约有1.9亿城乡劳动力需要提供就业岗位。每装备1个劳动力所需要的投资若按5000元计算,要安排现有的待业者也需要9000亿元投资。据测算,到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数达到5.5亿人,而届时农村耕地面积只能承载1.5亿劳动力,除去林、牧、副、渔等业收纳的部分外,估计约有2.3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要向非农领域转移。能否妥善地安排这么多的待业者,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占有财富的数量,也关系到这些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问题。

猜你喜欢

小平生产力路线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画路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找路线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放风筝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