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在倾斜的舞台

1988-08-23蒋德俊邓昭学张良义

中国青年 1988年9期
关键词:服装厂东方红欧阳

蒋德俊 邓昭学 张良义

1958年一个金秋的夜晚,德平呱呱坠地,给欧阳家带来了欣慰的笑声。可笑声却是那样的短暂。在他两岁那年,恶魔般的小儿麻痹症夺走了本属于他的平坦世界。

跛子意味着什么?父母脸上布满了愁云,德平幼小的心灵上也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在玩童们的奚落声中,小欧阳渐渐地懂事了,可又懂得什么呢?每当同学们自由自在地雀跃在操场时,他却像囚在笼中的小鸟,倚在窗台,探头探脑。他太羡慕了,以至朦朦胧胧地感到了孤独与失落,常常掉下伤心的泪……

于是,他把唯一能与大家平等相争的读书与写字看得更为珍贵,他拼命地读呀,拼命地写呀……各科文化成绩都名列全班第一,在小学里第一,升初中了还是第一。考高中的那天,母亲不等鸡叫就起床,给他弄好吃的。天一亮,哥哥就用一辆板车送他到从来没有到过的一个新世界——四五里外的城关中学去应考。

——“瞧,德平跛了也来考了!”

——“嘻嘻,考上了天天有板车坐喽!”

——“考1000分又怎样?还不是个……”

德平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胀红着脸,发出了生来第一声怒吼,“我不考了,拖我回去!”

几个月后,15岁的欧阳德平在父母“学个手艺扒碗饭吃,找个瞎子或聋子成个家”的训示下,将一包点心两瓶酒摆在了竟陵镇一位老裁缝的案头——他拜师学艺了。

小欧阳身体虽残,但心灵手巧,千日未满,他就学会了缝纫的“十八般武艺”,从设计到剪裁,男式女式样样精通,很快便成为竟陵城郊综合厂服装店里能带十多个徒弟的小师傅。

那年月还是军干服、中山服的一统天下,可谓吃不完的粥和饭,穿不完的青和蓝,初生的牛犊试图破一破这沉闷的空气。于是,他关起门来,设计了几种连自己也叫不出名堂的新款式服装,给“淳朴”的民风搀入了“异味奇风”,平时冷冷清清的案头,一时间挤满了好奇的哥儿姐们,他以为这下厂里要发财了,自己可以大干一番了。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报偿他的却是“隔离审查”,进而是一纸驱逐令,理由很简单:和“流打鬼”混在一起,做奇装异服,败坏社会风气……这是1981年5月。

“生活为什么要这样苛待我?”他不平!他不解!怀着满肚子鲜为人知的痛苦和委屈,欧阳德平愤愤地离开了综合厂。

“偌大个社会舞台难道就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么?”他在竟陵镇上打出了一面引人注目的新招牌—欧阳服装店。也怪,不知哪来的这股魔力,爱俏的哥儿们,爱美的姐儿们像闻到了花香的蜜蜂,又一群群飞到了他的案板旁……

一天,欧阳德平接待了一位特殊顾客,他一不裁衣服,二不谈生意,却一个劲地劝他改换门庭。来者便是车湾村党支部书记欧阳铁汉。

次日,欧阳服装店关门了。人们愕然:“这家伙放着月收入七八百元的现钱不抓,却偏去钻那个烟熄火灭的村办企业,怕是鬼摸脑壳!”

德平付之一笑:“我德平是个残疾,要是以前,恐怕讨米还摸不到门,亏了党的富民政策,才捧了个金边碗。一个人光顾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活在世上有多大意思?只有全湾人都富起来了,自己才活得舒坦。”

1982年7月10日,欧阳德平来到了亏损2万元,工资发不出的村办人造革制品厂。第二天,“湖北省天门县东方红服装厂”的牌子亮出来了。

牌子虽大,厂子却小:6台家用缝纫机,12名农家妇女,40平方米的车间还是原生产队仓库改建的。

要生存就得有新产品,在个体经营时就尝到了信息甜头的欧阳德平,较之一般庄户人精明多了,他上任不久,就以祖辈们不曾想像的胆识和气魄,闯大城市去了。

1983年3月,全国旅游内销工艺品展销会在南宁召开,欧阳德平得知信息,他和支书欧阳铁汉背上“爱丽衫”样品风风火火赶往南宁。没有参展证,被拒于门外,他们索性在展厅门外扯起绳子,挂出“爱丽衫”,唱起了对台戏。然而,这个巴掌大的地盘,就好像一块磁铁,吸引了进进出出的生意人。头一天,就拿到1万多件的合同。

欧阳德平并不满足。当晚,他请支书在旅馆写广告,自己又背着样品,摸到代表住地谈生意。10多层的南宁宾馆,依山而立,望而生畏,他肩背沉重的样品袋,右手扶着残腿,一坎一坎,一楼一楼艰难地往上爬……

串完南宁宾馆,又爬邕州宾馆,近千级楼梯,在欧阳德平脚下被突破,30万元的合同到手了!德平也兴奋得哭了!这可是车湾村祖祖辈辈都不曾开过眼界的大数目呀!

当他怀着满腔的喜悦走出旅馆,时钟已指到深夜一点半。南宁大街,万籁俱寂,朦胧的月光下,一条一瘸一拐的影子在蠕动,10来里的归程,德平竟耗费了近3个小时。当他颤抖地打开房门,便跟跄栽倒在地板上,伏案等候的支书急忙搀扶起他,端来热水,心疼地轻轻为他擦汗,搓腿,更衣……

短短的几年时间,东方红服装厂在江汉大地上崛起,成为“明星企业”。

满足了吗?他不满足。

他要“称霸江汉”!他要冲出亚洲!有人说他“出口狂言”。有人说他是“近视眼看月亮—好大个星(心)。”

的确,欧阳德平的思维总是带有“野性”。

早在1985年,厂里内销生意还十分红火的时候,欧阳德平就开始谋划着更长远的方略—他从全国的服装销售市场和生产厂家的统计资料上敏锐地感到触目惊心的现实:全国有24000多家服装厂,300多万生产职工,商业部门库存的服装可供10亿人穿5年,京津广的服装积压累万上亿,优胜劣汰成了必然的趋势,如果吊在内销这棵树上,早晚会气断命绝!于是,他提出了“转移战略目标,进击国际服装市场,干大事业,赚大钱”的设想。

他的想法使“谈洋色变”的父老乡亲们直摇头:“我们这样的村办小厂,能挤到世界上去?”

“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是多大的鱼鼓多大的泡吧!”

“洋粑粑听说好吃,但我们嘴巴短,恐怕够不着。”

但是,刚从苏南考察回来的村支书欧阳铁汉击掌拍板了:“狡兔三窟,为了求生,面对服装市场的激烈挑战,我们应有进退之策。既然苏南乡镇企业的产品可以打入国际市场,我们也不妨试一烙铁,万一不行,我们还可以在内销上找出路。”

不过,外销这条腿怎么迈呢?

“这个,交给我,我欧阳德平既然起了这条心,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

他立下军令状,带着依照电影画报上生产的外国服装样式,往返穿梭般地奔跑在竟陵至汉口的道路上,1986年9月2日,湖北省服装公司终于作出决定,破天荒地同意东方红服装厂这个村办企业为外贸服装生产厂,德平当即和香港开发企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生产5万打、60万件服装的生产合同,港方还提供1.4万美元作为发展基金。

省里的决定作出了,家里的盘子还没敲定,德平回家的第二天,就以创业者的豪情,侃侃而论:“我合计了一下,小台唱不了大戏,要实现目标,必须投资220万元,招收400名新职工……”大家起初还听得连连点头,一听说要投资220万元办一个大厂,个个惊得嘴巴张成“○”形,合不拢去了。会场一时陷入僵局,没人发言,只有满屋的烟雾在升腾。德平见此情景,转身出门,他想让大家有一个充分的酝酿时间,等他一走,屋里顿时炸了锅。

“哎呀!220万,可比我们村的全部家当还多得多呢!”

“洋鬼子精着呢,他们的钱是难得赚的,闹不好整个车湾都得赔进去!”

德平在屋外听得明白,他信心十足,一纵一纵地回到会场,一个“金鸡独立”,纵到了会议桌上,来了个“弯弯绕”:“比如说:我有三个儿子等着结婚,但没房子结不成,有人愿意借钱给我盖房子,是要还是不要?不要,儿子打光棍。为了儿子的将来,我索性先把钱借过来做新房,等儿子结婚了再还帐。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现在,我们服装厂等于儿子,要结婚,要发展,但没钱,港商同意先借给我们1.4万美元添设备、打起手,产品生产出来了,由港商包销,不用我们操心,这何乐而不为呢?”接着德平胸有成竹地为大家算了笔帐:“港商投资1.4万美元,折合

人民币60万元;村里这几年发展了,哪家没有几千、上万的存款,最少可筹集50万元;厂里还可以集资30万元;剩下的钱我去找市委、市政府,大家同意了,就快刀斩乱麻,说干就干!”大伙一合计,筹集这笔钱还真不难,美好的前景使人们激动得心花怒放,异口同声地说:“干!”

1987年元月,东方红服装厂七层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在震天的鞭炮锣鼓声中破土动工了。仅半年时间,它那伟岸的身影就矗立在车湾的大地上。几乎与此同时,400多台设备相继进厂;400多名经过严格考核的新工人招收进来……不久,一批又一批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服装,经省有关部门检查,全部合格,陆续运往美国、意大利、日本和港澳地区,订货单雪片般飞来!

东方红服装厂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使港商为之惊讶。香港企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施德乐看了东方红服装厂的厂房、设备后,惊叹不已,连连说:“不简单,不简单,东方巨龙腾飞了!”

是的,“东方巨龙”腾飞了——东方红服装厂的发展使车湾村迈步跨进了新的时期,全村140多户人家全部搬进了庭院式的楼房,人均住宅面积40多平方米,家家有了彩电和电冰箱,使一个“人平两分地,户平百来元,儿子愁对象,老子愁油盐”的贫困小村变成如今“走的水泥路,住的小洋楼,吃的自来水,烧的液化炉”的文明新村。

东方红服装厂光照荆楚,名闻遐迩,人们纷至沓来,向欧阳德平询求治厂秘诀与发家良方。

或许是欧阳的精明,或许是欧阳“智囊团”墨客们的吝啬,偌大个课题,答案却只有几个—“法”治与“情”治=“欧阳治厂模式”。

欧阳德平常说:“我们都是从乡村小道上走过来的商品生产者,放下锄头镰刀,操纵机器仪表,这不能不是历史的转折和进步,但千百年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土壤也滋长出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和组织纪律松弛等痼疾,束缚着我们的手脚,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用与之相对应的‘法—现代企业管理法,来革除这些痼疾。”

他正是按照这一初衷,用现代企业的标准,结合本厂的实际,制定出了58种582条规章制度,使全厂每一个人,

每一项工作都像卫星一样,有着各自的运行轨道,都在“法”的约束下行进。

他还对车间主任、科长、厂长实行季度无记名评分,谁的分数不及格,主动让位,再由职工民主推荐择优录用,这就是欧阳德平的“能者上,庸者下,宁要一个好梨,不要一筐烂梨,无论村内村外人,一律唯才是举”的用人观。

人创造了规范,规范反过来制约人,当人不感到受规范的约束了,即自觉遵守规范了,便真正获得了“严”之外的自由。这就是欧阳德平常讲的“要超越自我”。德平还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光有一副“铁面孔”不行,更重要的是具有尊重人、爱惜人的“菩萨心”。他笃信马克思的名言:“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

为此,他拟定了“职工婚嫁必贺,职工生日必休,职工生病必看,职工丧事必悼,职工困难必帮,职工咨询必答”等“十必”规定,并严格付诸实施。

推销员阳吉勋曾一度为建造自己的房子而分散了推销精力。德平知情后,没有批评他,只是给他写了张纸条:“四方行走莫牵挂,三月归来不识家”。果然,他出差三个月归来,一幢漂亮别致的小洋楼取代了昔日的旧瓦房。他感激地说:“别人盖房磨脱几层皮,我造洋楼没流半滴汗,厂长确实对得起我们啊!”人心换人心,命运联命运,打那以后,他常年奔波在外,年年成为全市的“推销状元”。

“法治”与“情治”构成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化为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1:15:820:3500(即一个厂长15名行管人员,820名职工,3500万元产值)的单线垂直领导的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新格局,跃然人们眼前,谁能否认?

日本客商田中弘说:“走进东方红服装厂的车间,如果工人们不说话,我还以为是在日本的一流企业呢!”他感受到的是一种良好的企业气质。

蓝天,白云。

山川、河流、城廓、乡村。

病魔,夺走了本属于他的平坦世界,两条支撑人生的腿,变得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于是,再平坦的路,在他脚下也变得坎坷。然而,如今的欧阳德平真切地感到,脚下的舞台是这样的平坦,是这样的坚实,没有丝毫的倾斜……

猜你喜欢

服装厂东方红欧阳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我家的健忘老妈
依依送别欧阳鹤先生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再干十年
蒋忠伟:自办服装厂 雄霸德国品牌店享誉欧美
欧阳丽作品
东方红闪耀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