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农村青年的阶级教育

1963-08-16宋任穷

中国青年 1963年14期
关键词:旧社会阶级革命

宋任穷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在东北地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中,有的公社和生产队,抓住了对青年进行阶级教育的问题,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初步实践,我们深感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对青年进行阶级斗争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使青年一代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使我们在国际和国内的阶级斗争风浪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大问题。

现在的青年,都是在解放后长大的。革命的胜利,为青年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根本的条件。广大青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革命觉悟不断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积极的和精神焕发的。解放以来,我国青年中涌现出很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过为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和平事业而英勇地献出宝贵生命的黄继光、丘少云,出现过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舍身抢救朝鲜少年的罗盛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过为抢救国家财产而投身烈火的向秀丽,出现过为保卫国家财产而只身同匪徒搏斗以致失去双手的徐学惠。在平凡的生活和劳动中,出现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等等。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优秀青年,活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就东北地区来说,优秀的堪称模范的青年也是不少的。例如安东丝绸厂纺织女工韩秀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贯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她的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精神,深受群众赞扬。又如辽宁省农业特等劳动模范、建平县青松岭公社青松岭大队青年共产党员迟月英,同一批优秀青年上山安家落户,改造荒山秃岭,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秃龙山变成了长满青松的青松岭。再如,哈尔滨市道外人民公社税务所农村税收专管员、共青团员焦玉思,从去年十二月到现在,有人为达到偷税漏税目的,几次企图用请客吃饭和送礼软化他,都被他一一顶了回去,表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坚定立场和廉洁奉公的精神。这些事例,说明我国许多青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是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的。这是我们青年政治思想的主流。

但是,我们也还应该看到,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弱点。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青年没有亲身经历过旧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未曾亲身遭受过或者没有亲眼看见过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未受过苦。即使是贫雇农和工人的子弟,一般也很缺乏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感性知识。许多青年不了解旧社会的黑暗,不了解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因此,阶级观念比较薄弱,在现实的阶级斗争中,当阶级敌人千方百计地拉拢和腐蚀青年的时候,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经不住风吹浪打。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去冬今春东北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普遍地采用了回忆对比的方法。许多在旧社会身受地主压迫剥削的贫雇农,诉说了自己所遭受的深重痛苦,勾起了旧日的辛酸记忆,哭了起来。这使广大农村青年受到了一次很实际的阶级教育,许多青年也被感动得掉了泪。但是,也有一些青年,对老贫雇农的遭遇觉得不可理解。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双井公社一个生产大队的回忆对比会上,当一个替地主扛了二十年活的老雇农王景坤诉苦的时候,有一个姓霍的十八岁青年同他有下面一段对话:

霍问:“你受那么大的苦,为什么不回家呢?”

王答:“傻孩子,回家没有饭吃呀!”

霍问:“你不会告状吗?”

王答:“旧社会哪有穷人说话的地方?那时候,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

霍问:“你不会跑吗?”

王答:“我就是从关里跑到关外来的。地主富农都是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农民跑到哪里也没有出路。”

这一番对话很可以说明,这个十八岁的青年,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是不懂得的。受苦就回家,没有饭吃就告状,告不成状就跑。这就是他对旧社会阶级压迫和阶级争斗的理解。像这样的思想状态,当然不只是个别的青年的问题。这件事告诉我们,对于缺乏阶级斗争知识的青年一代进行阶级教育,是一个亟需注意的问题。

解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在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时期年纪还很小,他们既没有阶级斗争的实践,也没有受过革命战争的锻炼;在近些年的社会改革的各种斗争中,我们又往往缺乏通盘安排,未能有计划、有意识地、系统地吸收他们参加到现实的阶级斗争中来,以生动的事实教育他们,而用革命历史来教育他们也做得很不够。因此,他们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念是很抽象的。在这一点上,所有青年都应该有足够的认识,都应当积极地参加到现实的阶级斗争中去,实践、锻炼和学习。同时,地方党组织和团组织应该密切结合实际地、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武装青年。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甘心于灭亡,他们总是企图复辟。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着一部分小生产者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人民中,还有一些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他们人数不多,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几,但一有机会,就企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些情况下,防极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为着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彻底胜利,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有计划地、系统地加强对青年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育。看来,这种教育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青年参加现实的阶级斗争,使他们亲身经历阶级斗争的实践;一是以解放前的阶级斗争历史教育青年,提高阶级觉悟。在这两方面的教育中,都要善于通过具体的事实对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特别是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理论教育,使他们具体地、深刻地了解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指示,了解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坚定无产阶级立场,学会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观察社会现象。

现实的阶级斗争,就农村来说,就是被推翻了的地主阶级封建势力,不甘心于自己的灭亡,总是千方百计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企图复辟。同时,还有极少数人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只要我们具有明确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观点,种种阶级斗争的事实是不难看清的。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要充分发动贫农、下中农群众,彻底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发动农村青年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使青年在斗争中了解某些不法地主、富农、乃至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真凭实据,认识他们的真实面目,认识资本主义活动的危险性,亲身受到实际的、深刻的阶级斗争教育。目前在农村中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是加强对青年的阶级教育的大好机会。所有农村青年,都应当自觉地积极地参加到现实阶级斗争中来。

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必须串连和发动贫下中农,启发他们进行回忆对比,进行阶级斗争历史的教育。实践证明,一些老贫雇农诉说自己在旧社会经受的深重压迫和剥削,对比今昔,是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社会主义觉悟的好办法,是用阶级斗争历史教育青年一代的有效办法。在东北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中,有一些地方,比较系统地回忆了村史、合作化史,将全村、全队解放前后、合作化前后的情况作了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还有少数地方,在这个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把回忆对比发展到贫下中农的家庭中去,通过回忆家史,对家庭成员和后一代进行了阶级教育。如辽宁省锦县余积公社曹家大队,就有五十多户贫农、下中农开了家庭会议,讲了家史。这个大队第五队的贫农社员刘玉生,在吃饭的时候,把孩子叫在一起说:“我和你叔叔从小就给地主扛活,吃不上,穿不上,可受罪了,这些事你们不知道啊!土改以后咱家才好的,分了房子,分了地。”他指着桌上的饭说:“那些时候能吃上这样的饭吗?连糊涂弱都喝不上,你们可别忘本啊!”他接着又检查说:“咱家有件事办得不对,小开荒过了杠,咱们应该把超过政策规定的部分交上去。”就这样,这个老贫农,通过家史对家庭成员既进行了阶级教育,又进行了政策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的这些实际经验,我们考虑:如果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村屯(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阶级斗争史实记载下来,把一些老工人、老贫雇农家庭受剥削受压迫的史实记载下来,并把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物保存起来,这对于向青年进行阶级教育,在现在和将来都不失为有价值的材料。“温故而知新”,对照了旧社会的痛苦,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新社会的幸福,对照了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才知道保卫革命果实的重要。每一个革命家庭、贫下中农家庭、老工人家庭,每一个革命前辈、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都应该用革命传统来教育下一代,使我们的革命传统万代流传。对那些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的青年,也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教育他们,使他们站到社会主义立场上,在政治上思想上当家庭划清界限,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附会主义建设,只要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划清同剥削阶级家庭的界限,就不应该歧视他们。

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只要看到了并且抓住了客观上存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加强对青年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我们就可以将青年一代教育好,现在看起来,要使我们的青年,不愧为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必须将两个方面的东西坚持传下去。一是要把阶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把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思想、作风、制度、办法传下去;二是要把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在农村中特别要把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传下去。前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继承和发扬是最基本的,只要把它扎扎实实地传下去,后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继承和发扬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猜你喜欢

旧社会阶级革命
浅析《金锁记》中的封建枷锁与苍凉宿命原型
法国大革命对旧中国社会的影响
论《呼兰河传》的旧社会东北社会文化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土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