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呀,魏高厚

1959-08-16宋文郁

中国青年 1959年21期
关键词:河砂革新工作量

宋文郁

震动山城的竞赛

嘉陵江上的早晨,浓雾弥漫,茫茫苍苍,象乳白色的轻纱笼罩着山城。分不清山峦和江水,看不见厂房和烟囱。突然,在白茫茫的沉雾里,透出一片红光,霎时,一轮火红的太阳,飞跃跳出,它金光耀眼,霞光万道,白色的雾霭溶化了,消散了。清澈的嘉陵江水闪着金光,滚滚向前流去。

美丽的山城——重庆苏醒了,沸腾了一个小伙子在大沟渡口,跳上了小火轮,火轮一靠对岸,他像一头插翅的小猛虎一样,飞步上山,直奔车间。车间顿时忙碌起来,一场激战开始了。这个小伙子就是长安机器厂的铣工魏高厚。他昨天进城参加响应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号召的全市职工誓师比武大会,在比武的擂台上,他和大名鼎鼎的技术革新能手廖世刚,互换了战表,决心在八中全会的鼓舞下,决赛一场。

魏高厚和廖世刚竞赛的消息,像风一样刮到每一个角落,轰动了整个山城“魏高厚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能赛过廖世刚吗?”“嘿,人家魏高厚也是大跃进中的技术革新的能手呀!”人们都热衷于这场竞赛,真是众说纷云,议论纷纷。无论是在工厂、学校、机关,人们都在密切注意着这场竞赛的进展。

九月十一日,战报初揭:魏高厚和廖世刚打了个平手。这是第一个回合。

“说不定第二个回合魏高厚会赛赢了呢?”不容易,打个平手就不简单!”人们又在纷纷猜测了。

国庆前夕重庆日报登出了惊人的消息:魏高厚赛过了廖世刚。

向魏高厚祝贺的信件,从福建前线,从北大荒农场,从北京最高学府,从上海的工厂,像雪片一样飞来。他们热烈地祝贺魏高厚赛过了廖世刚,衷心地希望他再接再励,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继续勇猛跃进!

然而,魏高厚是怎样一个人?魏高厚究竟是怎样赛过廖世刚的?他这样飞速的跃进有些什么特殊的条件和秘诀呢?

打开了智慧的大门1958年春天,重庆长安机器厂掀起了生产大跃进的热潮。在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决心书、喜报、个人跃进规划的跃进牌前,挤满了欢乐的人群,他们边看过议论。“哎呀,六车间的陈兴富师傅真了不起,四个月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哼,人家建设机床厂的廖世刚两个月完成五年的工作量呢!”检验工魏高厚,这个高高身材的小伙子,也挤在人群里面,一声不吭,好像有满腹心事。他匆匆走出工厂,回到家里倒在床上,可是,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到解放前跟着爷爷讨饭,后来又当学徒、拉黄包车,饥一顿饱一顿吃尽了苦楚。1953年党把他送进技工学校,送进了工厂,他就把全付精力都放到工作上了。不久便成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呸!现在算是什么先进生产者呀!人家廖世刚两个月完成五年工作量,一个人能看八台机器。可是,自己‘跃进得怎样呢?整天坐在检验台前,用卡尺量量人家造好的零件,人家造多少,自己检验多少!想多为党做些工作,可是,浑身力气就是使不出来。”他越想越觉得对不超党。“唉!该死的检验工,成了我跃进的绊脚石了。”他想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他跳下床来,马上给党总支书记于泽宽同志写报告。

于泽宽看完报告,从桌旁站起来,在办公室里不住地来回走动着。魏高厚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可是心里却像打小鼓似地跳得非常厉害。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问道:“于书记,我想跃进,我要学习廖世刚,快调我的工作吧!”

“人家廖世刚搞生产是为了党的事业,你当检验工难道不是为了党的事业?”

“可是,检验工老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转,不能搞技术革新呀!”

“什么?检验工为什么不能革新?……不错,检验工是不能像廖世刚那样看八台机器,可是,检验工也有好多比搞生产更有利的条件啊!你对全车间生产的各种零件的技术要求、规格、性能,都比较熟悉,有一定技术理论知识,而且还经常与技术员工程师打交道呢!只要你有一颗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心,眼光看得远些,怎么会找不到革新的窍门呢?……喂,等一等,廖世刚好像和你是一个技工学校出来的吧!嗯?”

“…………”魏高厚脸红了一下,点点头。

“廖世刚多大了?”

“和我差不多。”

“廖世刚什么时候进厂?

“跟我同时。”

“可是,人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能看八台机器,完成十一年工作量!你可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党总支书记的话,象支利箭一样地射进了魏高厚的心,他心底的结子解开了。是的,自己过去为什么就没有这样去想呢?为什么我只看到了检验工一天到晚跟在别人后面转,而没有看到于书记说的另一面有利条件呢?有哪一个工人能比检验工对产品的要求,性能、规格了解得更全面、更清楚呢?于书记说得对,只要对党有一颗忠诚的心、任何人都能成为时代的尖兵!思想一解放,魏高厚浑身充满了力量,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恨不得一下冲上天去。

初试锋芒

魏高厚自从和总支书记谈过话以后,一种渴望技术革新、跃跃欲试的心情鼓舞着他,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目光四射,处处留心。有一次,九车间用银元焊接双简猎枪的情景把他吸引住了:一个人拿着银元,一个人扶着猎枪简的焊接扶条,一个人用气焊管子吹焊,一不小心,就发生烧伤事故,这是多么繁复的操作呀!何况,一麻袋一麻袋的银元消耗,多么可惜呀!为什么不能用电焊代替呢?我一定要改革它:

夜深了,九车间还闪烁着刺眼的蓝色光芒。这是魏高厚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电焊,飞溅的火花,不时地落在他的手上臂上,他正在老师傅周兴泉的指导下进行电焊猎枪简的试验。

试焊果真成功了。魏高厚摸摸焊好的猎枪简,望望老师傅满意地笑了。

这样,过去三个人于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行了,同时还节约了大量银元(过去一块银元只能焊三支猎枪),车间给魏高厚送了喜报。

谁知这样改了之后,电焊太硬,焊后给加工造成了困难。

胡师傅把锉刀往魏高厚的检验台上一摔,两眼一瞪:“这是你的好建议,锉三四个生活锉刀就钝了,痛心不痛心!”跟老魏一道试验的周兴良师傅被骂火了,对着老魏直吼:“都是为了你,我也跟着挨骂!”“周师傅,别着急嘛,有问题咱们想办法解决!”

“解决?你去,我不干了。”说罢把手里的冲模一甩,正巧砸在老魏的脚上。

难道第一次革新就这样失败了吗?“不!我不能灰心,困难怕干劲,关键怕钻劲,我就和它拼上啦!”经过几天苦钻,关键终于找到了。原来,连接两个猎枪筒的扶条,经过电焊变硬了,锉不动。如果在焊接前锉好不就行了吗?不,如果让扶条完全符合规格,根本不要再锉,岂不更好!在三车间老师傅彭德康的帮助下,把元车的刀具改进了七次,最后车出来的扶条就完全符合要求了。

党支部决定把这件事编成话剧在厂内演出。这出戏教育了大家,但更深刻地教育了魏高厚。从此,他跳出了狭小的天地,坚决走技术革新的道路!

金钢砂碰上了金刚性格

七车间的金钢砂用完了。加工柴油机零件的金钢砂抛光机停工十几天了。金钢砂从国外进口要八九元钱一斤。七车间的同志,为了这件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魏高厚在搞好猎枪焊接革新之后,觉得在自己面前展开广阔的天地,只要自己留心钻研,技术革新是大有可为。他想,那里有困难,那里就可以革新。因此,金钢砂的问题自然也瞒不过他的眼睛。是啊,造柴油机支援农村大跃进是件大事,自己不能袖手旁观,这几天,他一直在苦苦思索,但也没有想出个名堂来。

这一天下班时,他看到老师傅们洗手时,总要抓把河砂在手上搓搓,洗得又快又干净。嘿!河砂能去油垢,能不能粘在抛光轮上当金钢砂用?他抓了一手河砂,用力一捏,不觉又叹了口气:“唉!可惜太软了”……但他马上转念一想,钢软了,可以烧红往油里水里一浸,就变硬了,这是淬火,河砂能不能淬火……他包了一包河砂,揣在口袋里。

吃过晚饭后,他把炉火弄旺,然后又把锅坐上。

“才吃罢饭,你要干啥子?”妻子黄元珍弄得莫名其妙。

“炒河砂。”他说着就去拿油瓶子,要往锅里倒油。

黄元珍吓了一跳,劈手把油瓶子夺过来:

“你,你发疯啦!有多少油让你糟踏?”

“不是发疯,是给河砂淬火。喏,淬火就是把砂子变硬嘛。……”

“哎呀,你不知道我们一个月有多少油呀!”

“知道,少吃点油有啥子关系。”

“大人不吃油可以,孩子没有油怎么行呢?”

锅里的河砂炒得直跳。魏高厚急得冒火了,他仍然压住火气平和地说:

“唉!元珍,你不明白我的心啊!少吃点油嘛是个人的事。我这是为了改好机器,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呀!”

爱人晓得他的“倔”脾气,又听他说得有理,就把油瓶子还给他。

炒了半天,他把那油渍渍的河砂捏了又捏,满意地笑了:“变硬了,变硬了!”

第二天晚上,魏高厚把粘满的渍渍的河砂的抛光,轮,小心翼翼地安装在抛光机上。

“刷”的一下,抛光机打开了,抛光轮飞快地旋转着,他把一个零件挨近抛光轮,只听沙沙作响,火,花飞舞,可是砂子却像下雨一样纷纷落下来。

魏高厚果呆地望着轮子,心想:“是没有粘好,还是火没有淬好?”以后又试了好几次,把家里的菜油全部用光了,还是不行。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但是他仍然不死心,仍然继续想办法。

一天晚上,大家散坐在大操场里,聚精会神地聆听市委鲁书记的报告,突然间有几句话钻进了他的耳朵,“……我们要解放思想,打破迷信……很多先进生产者就没有迷信,像你们厂里的陈兴富、魏高厚就没有迷信,敢想敢干……”

魏高厚在人丛里,听到表扬自己,受到很大的鼓舞,但一转念自己在困难面前还不十分勇敢,不觉浑身汗涔涔地,自问道

“我敢想?敢干?唉!搞了二十几次,连个钢砂都没试验成功。不,不能松劲,一定要把它搞成功。”

听完报告已是九点多钟了,别人都回家休息去了。魏高厚却匆匆忙忙地向车间跑,跑过厕所附近小山时,突然,绊了一下,险些跌倒。低头一看,原来是精密铸造用过的废石英砂型。这里堆了一大堆,谁也不理会,他拣起来一小块,捏了捏,帮硬!他马上想到“砂,经过钢水烫过的砂,这么硬,……”他立即去找抛光工罗绍卿师傅。他们又来到厕所旁的小山坡,选了几块废砂型,锤的锤,筛的筛,然后生火熬胶。当他们用这个废石英砂粘好一个抛光轮时,已经是夜深人静了。

第二天,轮子已经干了,魏高厚开始进行第二十七次试验:抛光机一开,火花四溅,抛出来的零件,又平滑又有光泽。新的抛光轮路于试制成功了。

跨入1860年

平地一声雷。党的八中全会公报公布了。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战斗号召,激励了每个工人。魏高厚再一次修改跃进规划,他决心以在九月份实现三十五项革新建议,去参加全市职工们的打擂比武大会。廖世刚听到魏高厚修改跃进计划的消息,也紧张起来,‘‘我不能落在魏高厚的后边,我要以20天完成四个月的工作量,和魏高厚比赛!”“好呀!和廖世刚来个比干劲比、技术革新、比贡献的对手赛!”魏高厚听到廖世刚提出要和他竞赛,就毅然决然地下了决心。他从今年以来。一直暗地里

追赶廖世刚。可是正式打擂比赛,这还是第一次。他想廖世刚当了六年铣工,从1954年就大闹技术革新,以后一年年,一跃再跃,在全国都是拔尖的人物。而自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才有三项革新,去年才开始解放思想,有了更多的创造,自己由检验工调来当铣工才三个月,技术不够熟炼,能不能赛过廖世刚,心里不免有点嘀咕。

在打擂比武以前,市委鲁书记问魏高厚:“小伙子,和廖世刚比赛,怎么不提个具体时间呀,嗯?”

“…………“魏高厚把脸一红,羞怯地吐露了自己的心事。

“怕啥子,对手赛就像赛跑一样,应该有必胜的信心,才能胜利哟。小伙子,拿出勇气来,干吧!有党支持你,怕什么!”

竞赛开始了。

车间党支部做了决议,要求大家都来帮助魏高厚。魏高厚的机床正需要调整,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都来帮助他安装机床,刚上班的工人,听说今天魏高厚和廖世刚正式开展竞赛,也都来帮忙。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喜气洋洋地走进车间里来,逢人便问

“那位是魏高厚同志,我们是石工,特地来为他安装机床脚的。”魏高厚紧紧地握住两个师傅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一瞬之间,多少思潮掠过他的心头呵:我魏高厚算什么,我不过是个普通工人,而且对党还没有做出更大的贡献呀,只因为我决心和廖世刚搞对手赛,党这样地鼓励我,全厂都动员起来了,工人兄弟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自愿来帮助我。这是为了了什么呀,还不是为了掀起技术革新的高潮,为了实现党的总路线!有党的依靠,有群众的支持,我还怕什么,他心里热烘烘的,把牙一咬:“拼命,也要赶上廖世刚!”

时间在飞逝。真是一刻千金呀!

魏高厚举目四望,他的目光落在一个中间有孔的夹具上,心想:如果能做一尺多长的芯子,把项圈串连起来加工,不是可以提高工效吗?一改进,果然提高工效十倍。

接着,他又在加工元车头的垫板上改进了刀具以后,原来五天半的任务,只用四小时就完成了。第一天便是个开门红。他实现了七项革新建议。深夜,当郎当郎……电话铃不停地叫着,团委会小吴抓起了听筒:“喂……我们魏高厚今天实现了七项革新建议……你们呢?什么?廖世刚实现十项建议……”小吴赶快打电话告诉魏高厚。

魏高厚听了这个消息又惊又喜,他一连几次到廖世刚那里学习先进经验。他发现廖世刚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自己生产的产品却有二十一种。因此,他必须在每种产品,每道工序上比廖世刚动更多的脑筋,采取更多的对策,对症下药。接着,他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廖世刚。他们就这样互相学习互通战报,你追我赶,和时间赛跑。有时,廖世刚领先,有时魏高厚跑在前头。

除了虚心学习以外,魏高厚还懂得要处处依靠群众。这一天,他接到统五百件元车大齿条的任务,在老工人的帮助下,改进了锯车卡头,把原来用铣床的大齿条,改为电钢锯车锯,这样,每一件一二公斤重的大齿条,只要用两分钟就加工安好了,提高工效20倍!

魏高厚巳经提前七天完成了四个多月的工作量,跨进了1960年。

喜讯飞快地传遍了全车间、全厂、全重庆市。

喜讯传到建设机床厂时,廖世刚赶忙找人帮助计算。他也完成了四个月的工作量。“好危险,刚巧一样!”

第一个回合,打了个平手。

“打了个平手?不行,一定要在第二个回合赛过廖世刚!”魏高厚充满了信心,向前猛冲。

赛过了廖世刚

魏高厚这两天显得格外的紧张,吃饭时狼吞虎咽,连走路都是小跑步。整天眉头紧蹙,苦思苦想。妻子黄元珍一看到他那削瘦的面颊和布满红丝的眼睛,不免怜惜起来。这一天是周末,黄元珍精心地做了几道川菜,好让丈夫美美地吃一顿,补补身体。半夜了,魏高厚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到家里。他胡乱吃了一点,就歪在床上了。黄元珍正在洗刷碗筷时,魏高厚却在床上不住地翻身:“……二个月……五个月……差了一步半,差……”

“你说是啥子哟?”

“嗯……”

原来,魏高厚已在车间里摸了底,盘算在十月一日以前再完成二个半月的工作量,赛过廖世刚。可是,听团委的小吴说,廖世刚雄心更大,他准备在国庆前完成五个月的工作量。因此,魏高厚便紧张起来。

车间支部书记召集支委和老师傅开个诸葛亮会,党委吴书记听说也赶来参加。会上,大家帮助魏高厚出了不少主意。魏高厚决定先革新元车上的砝兰盘。然而,要把五种规格不同的砝兰盘改为精密铸造,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何况技术要求很高,不能有一丝的误差啊!

不管怎样,赢得时间就是胜利。魏高厚干脆搬到车间来住。困极了,就眯一会儿:饿了,就啃啃干馍。同车间的工人,都为老魏的这种冲天的干劲感动了,都帮助他从食堂里带饭,帮助他做些辅助劳动。厂里的标兵文茂松和陈兴富老师傅一下班也跑来帮忙。困难一个个被攻破了:图纸设计出来了,模具做好了;石英砂喷成功了。两个半月的任务,两天就完成了。

离“十一”还有十来天的时间,魏高厚精神抖擞,目光四射,再找新的“对象”。他那双锐利的目光,首先抓住元车上的底箱衬板。这个衬扳要先锻成钢材,再用铣车加工一小时铣掉半斤才行。又费时间,又浪费国家钢材!为什不改为精密铸造呢?

魏高厚刚提出这项建议,就遭到宋技师的反对:“不行,精密铸造的钢铁结构松散,不能承受重压,而这个衬板要经得起一吨半的压力呢!”

魏高厚不服气。他想:机器总有个“最大负荷”,可是人的头脑是活的呀。精密铸造的结构松散,我们可以动脑筋改进它,使它结构紧密起来嘛。更何况究竟是不是能承担重压,还可以试一试。于是也找到精密铸造的零件来试验。好啊!四厘米厚的铸钢,能承受两千公斤的压力!干。苦战二昼夜,第一块精密铸造的压箱衬板诞生了。

宋技师不相信它的质量,于是,试验开始了。小小的衬板,经受着重压的考验:一吨,二吨,三吨,五吨,衬板仍然纹丝不动。原来铸钢速成一片时耐力更强了。

精密铸造衬板成功了。魏高厚又完成了两个月零二十九天的工作量。

离国庆还有八天,魏高厚已经完成5个月零14天的工作量。可是廖世刚呢?他仅仅完成二个月的任务。

魏高厚赛过了廖世刚。

展翅高飞,向1966年迈进

赛过了廖世刚,可是魏高厚病了。头疼、支气管炎和痢疾把小伙子压倒了。然而,魏高厚却不服输,依然挣扎着去上班。爱人劝他在家里休养几天:“反正已经赛过了廖世刚,干啥这样拼命呢?”

“元珍,我和廖世刚竞赛是为了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为了个人突出呀!赛过了他,我还是要拼命地向前跑!”

“不,不是这个意思,我瞧你病得太厉害,养好病再‘拼命也不迟呀!”黄元珍从心眼里钦佩丈夫的干劲。

可是,一天拉三十多次肚子的人怎么能够上班呢?党委下命令要他休息,他才乖乖地进了厂里的医院。

在山上的病所里睡了两天,魏高厚病情刚开始好转,便吵着要出院。同房病友八车间党支书徐敬元劝他说:“你的病还没好,还是安心休养吧!”

“我身上有病,可是思想没病,总得动动脑子,搞点革新呀!”

“对,这倒可以,而且,咱们还可以互相商量啊!””徐敬元会心地笑了。这一天,老师傅文茂松、陈兴富来看魏高厚。他们谈到厂里试制的吉普车已经大量生产了,可是汽车上的拆卸各种锣丝的工具——梅花搬手,却一直靠上海的工厂加工,现在上海工厂任务多了,不再加工了。可是,没有梅花搬手的汽车,谁要它呢?厂里自己制造吗?根据上海的资料,要设立一个包括锻、钳、铣、刨等五六十个人的大工段,可咱哪去抽那么多的人呀!

魏高厚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一屁股坐起来:“文师傅,上海的资料在那儿?”

“资料在党委办公室,能给你吗?”

“试试看吧!”

魏高厚兴奋得连午觉都睡不着。趁着护士不在,悄悄地溜出了医院,从党委办公室把资料拿了回来。

他和徐敬元悄悄地研究起来。“这几种小零件的工序还满复杂呢?能不能改为精密铸造呀?”老魏想起了赛过廖世刚的法宝。“可以试验”老徐很赞成。

可是没有任何仪器,怎么设计草图呢!正巧爱人黄元珍来看他,他拉拉爱人的衣角,悄悄地央求她把家里的三角板、绘图仪器送来。

于是,魏高厚整天爬在床上揣摸着,画着。护士一进来打针,他就把图纸仪器往枕头低下一塞。有一次他画呀画得入神,护士进来了,他竟没有发觉,护士一见动手就抢:“好呀,你头疼病是神经衰弱,医生禁止你想问题,你怎么又搞起革新来啦!”魏高厚好话说尽,保证以后不画,才勉强把图纸保留下来。

从此,他再不敢白天画了,只有到了深夜,护士不来查房,他才敢拿出来画。就这样,白天思索,晚上面,一个精密铸造梅花搬手的草图路于设计出来了。他马上打电话告诉文茂松,在文茂松和陈兴富的帮助下,梅花搬手的模具和百石英砂型制造成功了。

魏高厚在病中革新,解决了全厂生产关键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厂,一时传为美谈。

魏高厚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一个永不自满的人。他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和敢想敢于的创造精神,坚持不懈地大闹技术革新,永远走在时间前面。他是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成长起来,他又是党的总路线的坚决执行者。今年继续大跃进以来(因公外出除外,实际参加生产时间只五个月),他平均每天提出革新建议三件,实现两件以上,并且平均每两天解决一个比较重大的关键问题。

他在病好出院以后,从十月五日到十一日。又完成了十三个月零十六天的工作量,跨入了1963年11月。现在,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他准备回去以后,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再搞三百五十项革新,完成三年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向1966年迈进!

魏高厚啊!乘着浩荡的东风,展翅高飞吧!

猜你喜欢

河砂革新工作量
水动力因素对砷在河砂中迁移影响的柱试验与模拟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铁选废石人工砂替代天然河砂配制预拌混凝土的研究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河砂表面形貌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河砂耦合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含氟废水的研究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