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4-05-07朱曙光刘保卫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11期
关键词:生词语篇高中英语

朱曙光 刘保卫

(1.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五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安徽蚌埠 233000)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主题意义的探究。但笔者在现实的教学调研中发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注重英语知识点的讲授,把一个完整的语篇分割得七零八落,造成英语阅读教学的碎片化和浅表化;另一种是脱离学生的英语基础,过于强调主题意义,忽视了学生语言意识的发展。造成这两种不良倾向的原因是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班额大,教学时间紧,教师在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主题意义探究之间很难平衡。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课堂,可以打通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壁垒,帮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自学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中集中精力探究主题意义,进行深度学习,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笔者开展了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二、基于智慧课堂的阅读教学策略

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通过构建“云—台—端”整体架构,创设网络化、数据化、交互化、智能化学习环境,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虚拟现实一体化的全场景教学应用,推动学科智慧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转识为智、智慧发展。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思维活动的过程。笔者把智慧课堂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摸索出了一套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见表1)。

表1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一览表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

笔者以人教社2019年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教材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作为教学内容,在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引领下展开了教学实践。

(一)语篇解读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主题是“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说明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原因、后果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语篇的标题“Climate Change Requires the World’s Attention”点明了作者的诉求: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巨大,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和面对。 第一部分,即第一、二两段利用统计图和北极熊的例子与图片具体直观展示了气候变暖的表现,使读者初步感知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第二部分,即第三段探讨气候变暖背后的原因。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燃烧大量化石燃料,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形成人造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第三部分,即第四段分析气候变暖的后果。气候变暖使全球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增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一部分,作者呼吁世界各国政府携起手来,共同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号召个人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宣传气候变化的知识。该语篇是一篇说明文,结构清晰,按照“现象—原因—危害—措施”的逻辑顺序展开,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该语篇以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为主,强调事件的现实意义以及对将来不利后果的预测,时态的恰当运用引起读者对气候变暖的关注,从而认同作者的观点并采取行动。该语篇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全球变暖的表现、原因、后果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使学生了解极端气候变化背后的成因,认识人类的活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懂得如何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从自身做起,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人。

笔者教学的班级共45名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比较熟悉,对于说明文的文本特征有简单的了解,寻读和略读等阅读策略掌握较好。但学生对说明文语篇的内部逻辑梳理能力不足,对于温室效应的具体原理不够了解,对改善气候变化的建议和对策思考不深入全面,有待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及智慧教育手段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二)课前自学扫清生词障碍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智慧课堂的“英语听说专练”自主学习生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阅读扫清词汇障碍。笔者通过自己的智慧课堂账号布置英语听说专练任务,主要内容是课内的单词和词块,题型包括单词跟读、单词拼写、英译中、中译英等(见图1),要求学生在15分钟以内完成。其中生词包括:graph,emission,melt,starve,seal,ecology,release,methane,carbon,dioxide,carbon dioxide,habitable,sustain,sustainable,fossil,fuel,fossil fuel,comprehensive,worldwide,trend,frequently,broadcast,policy,footprint,restrict,restriction,seize。在学习了生词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语篇,初步熟悉语篇内容。

图1 生词听说专练任务 图2 学生的生词掌握情况

通过完成智慧课堂的课前自学任务,学生掌握了27个生词中的22个,包括这些单词的音、形和义。笔者利用智慧课堂及时进行学情诊断,发现学生有5个单词掌握得较差,它们是:release,seize,fuel,emission,starve(见图2)。针对这个学情,笔者在后续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这5个单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依托智慧课堂的课前自学,学生扫除了生词障碍并初步熟悉了语篇内容,教师从机械的单词教学和训练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备课,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课中进行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思维。

(三)课中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语篇

1.热身导入

笔者通过平板播放一段可爱的北极熊的视频,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How do you feel like the polar bear? 然后再播放一段北极熊艰难生存的视频,让学生思考:Why are polar bears starving? 此处笔者强化对单词starving的理解和拼读训练。接着引出活动: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学校学生会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开展保护地球母亲的宣传活动,去附近小学做一次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

[设计意图]视频1和视频2中北极熊的生存状况对比明显,激起学生对于北极熊生存状况的担忧,并使其意识到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创设世界地球日去附近小学做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这一项目式活动,为语篇学习提供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一读把握主题和结构

引导学生关注语篇标题和图片,预测语篇内容,了解语篇体裁,同时分析说明文体裁的特点。接着利用智慧课堂连线活动,通过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段意,进行段意匹配并给出原因,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发现语篇的结构是“Evidence-Cause-Effect-Solution”。

[设计意图]略读全文掌握文本结构和大意,通过智慧课堂自由出题,让每个学生在其平板电脑上连线作答,实现了全员参与。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实时把握学生的阅读和做题情况,包括学生所用时间和答题准确率,做到精准把握学情。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学生深入理解段落主旨,厘清篇章结构,并关注说明文的文本结构特点和相应的阅读策略,发展分析和归纳的思维能力,促进了语篇知识的结构化。获得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是教师通过挖掘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必然结果。学生掌握基于主题的语篇结构化知识也为进一步的分段阅读活动做好了铺垫。

3.二读深度解读语篇

引导学生对“Evidence”“Cause”“Effect”“Solution”四个部分逐一阅读,利用智慧课堂自由出题功能,分别进行阅读和检测。第一部分“Evidence”,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扫读能力,通过填空进一步巩固对starving等词的掌握。第二部分“Cause”,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引导学生了解diagram的作用,接着引导学生绘制温室气体原理示意图,然后利用智慧课堂的拍照上传功能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通过diagram向全班介绍温室气体的原理。第三部分“Effect”,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建构本部分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在阅读第四部分“Solution”以后,利用智慧课堂实时讨论功能,讨论以下问题: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ow can individuals reduce “carbon footprint”? Are all these measures possibl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智慧课堂实时讨论功能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小组讨论结果实时与全班共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第一部分“Evidence”中的细节信息,归纳气候变化的表现,为地球日演讲积累素材,同时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从而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化的原因。绘制原理示意图直观展示温室效应发生过程,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考查其提炼要点、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思维导图呈现气候变化的结果,为读后演讲提供可视化的依据。在最后一部分让学生寻找解决措施,启发和鼓励学生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提出改善建议和对策,同时结合发展中国家国情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整个过程通过智慧课堂的自由出题、实时讨论功能,教师可以实时诊断学情,以学定教,实施精准教学。

4.读后完成项目式演讲

按照课前的项目式活动安排,读后开展小组活动:合作完成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四人一个小组,把前面学习的语篇结构“Evidence-Cause-Effect-Solution”迁移到演讲中。为了降低演讲难度,笔者提供以下教学支架:“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It’s a great honor for us to make a speech on climate change on the World Earth Day.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First,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Secondly,global warming is because...What’s mor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Last but not least,we should...That’s all.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小组合作完成演讲,并利用智慧课堂功能拍照上传班级网络平台,教师引领学生评价,评选出优秀演讲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关联学生生活开展项目式活动,迁移学到的语篇结构化知识。同时开展四人一小组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智慧课堂分组讨论功能使得动态生成更鲜活,在线展示使得生生和师生互动更充分,评选出优秀演讲进行班级展示则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这些都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后写作及优化

课后,教师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演讲整理成作文写下来,然后通过智慧课堂学生端的平板电脑拍照上传。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推送写作评价表(见表2),学生们利用评价表自评、互评,优化作文。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教师端平板电脑巡视学情,解决学生们的疑难问题,向全班推荐分享优秀作文。教师也可以利用智慧课堂英语作文自批改系统,对英语作文进行批阅,针对系统指出的错误,让学生自主订正或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补差补缺。

表2 写作评价表

四、结语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把课前、课中和课后整合起来:课前通过线上推送自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学生词,扫清生词障碍,为课中阅读做好铺垫;课中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热身激活背景知识,把握语篇主题和结构,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逐渐进入深度学习,并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完成项目式活动,进行关于环保的演讲;课后把演讲整理成作文,通过智慧课堂拍照上传,在教师推送的写作评价表的引领下,生生、师生共同评价和优化作文。智慧课堂通过整合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解决了英语知识教学和主题意义探究之间的平衡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及时的学情诊断、超强的交互能力加强了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实现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提高了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有效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生词语篇高中英语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