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共融,巧妙实现单元习作的分解与整合*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

2024-05-07胡清蕾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共融滑板乌龟

胡清蕾

(广德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 安徽宣城 242200)

以往的单篇教学,割裂了学生的“读”与“写”,教学效率低下。立足单元教学目标,巧妙分解单元训练要点,并将其融入阶梯式读写活动中,实现“读写一体”,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打造高效的习作课堂。

一、读写共融与随课微写

读写共融是通过阅读和写作互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实现读写共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随课微写。随课微写,即伴随课文教学所进行的微型写作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结合单元习作训练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可以从每课中提取一个写作技法,设置一个有趣的微写点,进行迁移练写。随课微写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模仿课文中的经典句段进行仿写,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独自练写,还可以对课文适合拓展发散的内容进行想象练写等。读写共融可以降低单元习作难度,随课微写可以有效地促进单元习作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笔者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对三至六年级统编教材62个单元中读与写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如下表:

表1

基于此,除了阅读与习作联系不紧密的14个单元,其余的48个单元都非常适合立足单元习作,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而这些阅读与习作要素联系不紧密的14个单元,则可以根据学段写作要点进行有梯度的巩固训练。

二、读写共融,分解单元习作要点

如何落实“读写共融”呢?笔者结合实际进行实践研究,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单元整体视角下巧妙设计随课微写,落实读写共融。

(一)单元整体规划,分解单元目标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以“童话”为主题,阅读能力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从写作角度来看,都是围绕“创编故事”来编排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情节神奇有趣;《巨人的花园》一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呈现了童话美好的结局;《海的女儿》充分展现了童话的奇妙,课文结尾激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单元习作任务是“故事新编”。这个单元的阅读与写作联系紧密,非常适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本单元的读写融合训练侧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创意改编的方法。从《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中,学习通过丰富情节的方法,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从《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学习通过想象画面,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从《海的女儿》一课中学习根据文章结尾展开想象,创编情节。“单元整写”要整合本单元所学,通过设想故事的不同结局重新组合故事情节,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生活创写”则需要和家人一起观看励志微电影《礼物》,按照微电影的原结局续写故事,分享美好。本单元读写活动设计如下:

表2 本单元读写活动设计

(二)展开随课微写,落实分解目标

每一课随课微写的具体落实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由读到写,由感受到感悟。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1.读文探写

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二题展开设计,聚焦课文中奶奶给王葆讲故事的部分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奶奶的故事到底让王葆产生了怎样的幻想呢?我们可以继续对故事情节进行扩充,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随课微写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巧妙地完成了课后思考题,实用而高效。

本单元其余的两篇课文结合课文特点,也都有合适的练写点:《巨人的花园》可以结合课后的“小练笔”来展开;《海的女儿》结尾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非常适合进行续写。

2.写法解读

写法解读,也就是对从课文中提取的写作技法进行详细解说。如从《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提取的技法是“丰富情节”,即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扩充、细节渲染,写出一个更丰满、更有新意的故事。文字性的表述也许学生不能直观地理解,这时候再以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为例(图1),引导学生再次感受作者作了哪些细节上的渲染。

图1 “丰富情节”写法解读

图2 亲子共评标准

本单元其余两课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设境练写

解读了写法后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使用写法。基于新课标要求,可以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你瞧,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多有意思!张三劈面撞见神仙,得到了宝葫芦;李四远足,游到了龙宫,得到了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宝葫芦;赵六掘地掘来了宝葫芦。班里要召开“宝葫芦”故事会,要求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选一个来创编。你打算选哪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来说呢?

《巨人的花园》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最近,班里要开展阅读分享交流活动。第一小组的阅读成果是连环画。哈哈,将《巨人的花园》改编成一幅幅连环画,真是个好主意!你的任务是为下面的图画配上一段文字。请发挥想象,说一说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吧!

有了这样让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情境,再加上思维导图的巧妙点拨,随课微写水到渠成。

(4)写作评价

完成了随课微写,还要进行多维的写作评价。评价标准根据目标而定,写与评的标准要一致。评价方式灵活而多样,还可以调动家长参与其中,增进亲子情感。

三、化零为整,统整单元习作

传统的单篇教学,在单元大作文部分,学生大多是从零开始;立足整体单元设计的教学,随着单元每一课随课微写的落实,学生的写作技法逐渐累积,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再面对单元大作文,整篇文章就呼之欲出了。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梳理,适时点拨。例如,本单元的大作文任务“故事新编”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习作的提升点“新编”,故事的主人公不变,变换结局、想象情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是我班小朱同学作文《新编龟兔赛跑》中的一个片段:

……随着猴子裁判一声令下,双方踏上滑板开始滑行。在山崖上滑滑板,兔子明显力不从心,甚至还不太能掌握平衡,身子扭来扭去。看着乌龟慢慢超过了自己,他的心里冒出了一个邪恶的想法。他速度慢下来,捡起地上的一块小石头,抬手就向乌龟砸去。还好,乌龟有坚硬的背壳挡着,并没有失去平衡。

兔子可就惨了,他因扔了一块石头,身体突然失去了平衡,重心不稳,“咚”的一声栽进了旁边的一条河里,滑板也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乌龟看到后没有一丝犹豫,赶紧调转方向,停下滑板,义无反顾地跳入河中,向兔子游去。兔子受伤了,无法继续比赛。这时,乌龟转转眼珠,立即抱起兔子把他放在自己的滑板上。乌龟用力地推着滑板,一点一点靠近终点……

上文中,“兔子用石子偷袭乌龟滑板”的情节新奇有趣。兔子掉进河里,乌龟跳河相救并用滑板将兔子推到终点,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写得很清楚。兔子和乌龟同时冲过终点,这样的结局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四、举一反三,巧妙提升创写生活

习得了“创意改编”技法后,还可以举一反三,继续进行生活创写。本单元,笔者引导学生和家人一起扫码观看微电影《礼物》,聊一聊自己的感受,并续编故事。

下面是吴伊孟同学的“生活创写”文章——续编《礼物》的一个片段:

……第二天的教室里,小男孩的伙伴们时不时探头看向窗外,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自从他们的好朋友做了手术,他们已经一学期没见过小男孩了。他们的上门探望被拒绝、问候的电话被拒接、关心的短信石沉大海,他们一直期盼好朋友能尽快走出阴影,回归课堂,重新加入他们大家庭。毕竟缺了小男孩,四(3)班就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委托小男孩的妈妈送出这只小狗,是他们偶遇这只阳光、坚强、温顺的小萌犬后集体作出的决定。与小狗一起送出的,还有大家一起写的一封信,里面有大家对好朋友的想念,还有期盼他回归集体的强烈愿望。不知道这封信有没有交到小男孩的手中,不知道小男孩愿不愿意打开看一看,更不知道小男孩是不是能重新回归他们这个大家庭。

“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起,伴随着铃声,教室外的走廊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声音停止,拄着双拐的小男孩站在了教室门口,班主任站在讲堂上微笑地看着他,妈妈静静地站在小男孩身后,同样微笑地看着他。“嗨,好久不见!”小男孩局促地说着,同学们都兴奋地站起来,大声回应道:“好久不见!”同桌等小男孩走近,拉开座椅,小心翼翼扶他坐下,老师开始讲课,一切并没有不同。

前一天的夜里,妈妈站在小男孩的床头,递给他一个信封就关上房门离开了。小男孩犹豫再三,打开了信封。看完了那封信,他拄着双拐站了起来,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门口站了很久,他终于推门进去,小声问着妈妈:“明天能不能送我去学校?”

这是重新上学的第一天下午,爸爸回到家,拆掉了客厅的遮光帘,换上了阳光能轻易穿透的柔软的窗纱;妈妈回到家,打开了客厅的留声机,整个空间瞬间响起宁静舒缓的音乐;小男孩回到家,卸载了电脑上的游戏,走进书房,仔细地掸净落尘的书籍;小狗站在门口,兴奋地摇着尾巴,在爸爸、妈妈和小男孩中间来回跑,虽然偶尔跌倒,却能很快爬起……

夕阳的余晖从窗纱穿进客厅,一切是那么的幸福而又美好!

读罢此文,我不仅潸然泪下,不仅为电影中的男孩,更为我们班这些心中有爱的孩子……

单元习作是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其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还在于涵养其语言情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素养。因此,在单元习作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分解为多个细节活动,分步落实到每一课的微型练写中,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和概念。在单元习作的设计中,需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兴趣,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巩固。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读写共融,立足单元习作,遵循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规律,注重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巧妙地实现了单元习作的分解与整合。通过实施这些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融滑板乌龟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快乐滑板
共融机器人
音乐与城市共融
湖上的滑板
滑板改造记
乌龟
去玩滑板
文言文教学——让“文”与“言”共融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