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推动大型施工单位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4-04-18雷兴鹏

经济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推动施工单位财务管理

雷兴鹏

摘 要:文章将从大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及现状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探讨大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理念、机制、信息平台、业财融合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有效借助财务管理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升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关键词:施工单位 财务管理 推动 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1-105-03

一、引言

财务管理作为我国大型施工单位开展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本身担任着重要角色,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方式能够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整体服务职能,促进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但是从现阶段的整体发展来看,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对于财务管理不重视、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等,对施工单位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是以科学化为主,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将现代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相应的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提高施工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自身财务管控风险的产生,为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1]。鉴于此,分析大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有助于推动大型施工单位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施工单位目标的合理化具有较好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创新助推大型施工单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升施工单位部门发展的必然需求

制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部分,同时也是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根基。需要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引起重视,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体现出其有效性作用。施工单位施工管理项目内容的多样性、长期化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是促使财务管理施工单位工作的重心,也是不能缺少的内容。当前,我国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大,为更好地应对当前存在的竞争关系,只有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不同管理方式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案需要基于施工单位施工及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作用,以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提高施工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其项目施工具备的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复杂、施工资金投入大等特点,直接决定其管理的方式及目标与一般的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会增加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对项目预算、材料价格、项目结算等各环节的财务进行控制,才能使施工单位的财务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施工单位财务管理非常重要,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管理办法,能够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保证施工单位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还能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2]。

三、大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性的管理意识

很多大型建筑施工单位中员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企业在分配人力资源时会十分谨慎,缺少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部门的员工对财务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处理纠纷时不能按规定办事,造成施工单位内部较为混乱,在运营过程中无法将员工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在管理过程中不能遵循规定,即使综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呈现出制度流于形式化等问题,影响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受限

首先,施工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以招聘考试的形式进入该单位的,本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等都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对于部分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有的财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有的财务工作人员进入单位的时间较长、资历较深,但由于缺乏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导致专业知识逐渐过时落后,对于各种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以及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使用不到位。而科學化财务管理背景下,信息化的管理技术的使用已经成为很多施工单位重视的一点,如果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结合单位实际财务管理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管理对策,很容易导致管理流于形式化,管理优势无法体现的问题发生。其次,施工单位的部分管理者由于自身并未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及方式也不适用于单位的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工作严谨性不够、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后续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3]。施工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发展难点以及风险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无法更新,心态调整不足等也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无法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财务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科学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是需要基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开展的。随着我国监管部门对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制定的相关监管制度及措施也在不断地完善当中。但是就当前绝大部分单位在实施科学化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

1.财务管理的方向混乱。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时方向混乱问题严重,并未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对策,呈现出随大流的趋势。导致管理方向混乱,对于后期的可持性发展没有关注,直接影响到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核算制度不规范。健全的管理机制对施工单位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单位共同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呈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显示施工单位自身管理不重视、管理方式形式化、管理问题多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他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上施工单位并未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只能重视财务管理中的经费审批、财务报销等基础性工作,对于各项财务预算的细化不足等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科学化的建立。

3.现代化财物管理工具使用不到位。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在提升自身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财务人员需要通过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财务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财务工作效率。但是绝大部分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未真正地体现出这一点优势,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规范。如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欠缺、管理粗放型问题仍旧存在,管理缺乏科学性等都是直接影响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体系科学化制定的重要因素[4]。

四、施工单位财务管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

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科学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是在树立正确的、科学化财务管理理念之下进行的,管理人员需要将科学化财务管理理念融入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才能正确发挥出有效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因此,施工单位首先,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做出相关的应对整改措施,思想认知需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做出相应的改变,将这项意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价值观,创新工作思路,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当重视将财务管理融入到自身管理中的顶层设计,促进单位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最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还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理念的塑造,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养的形式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机制

借助财务管理推动施工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建立在数字信息财务管理机制构建的基础上进行开展的。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施工单位应当重视以数字、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单位通过构建一个健全的数字化、信息化体制机制,以及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共享平台来满足施工单位数字化财务管理的需求。综合当前我国财务管理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现状,施工单位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字化、信息化体制机制,对相关的财务数字化管理标准进行细化,从而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数字化财务管理,将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目标落实到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导向性功能,保证财务信息的传递能够有效、及时[5]。

2.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管理数字信息平台。首先,施工单位应加大对于数字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和更加集中的财务处理平台,以提升数字财务信息的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其次,施工单位管理者要加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要在单位的财务部门中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财务管理与信息处理体系,以便对施工单位各项财务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与对比,为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提供更加稳固的数据支持,从而避免因施工单位数字信息体系的不统一而造成的财务数据出现偏差;最后,施工单位还应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共享水平,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的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以利于施工单位数字化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推动施工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财务共享,打通财务管理的信息壁垒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对于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施工单位希望能够对数字化财务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从而加速推进单位财务数据的融合,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在内部实现财务共享,将财务信息的壁垒给打通。因此,综合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要求提出打通财务管理的信息壁垒。

1.要在施工单位内部建设一个财务共享中心,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为施工单位向数字财务转型提供一些技术支撑、数据支撑等。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财务管理技术对财务流程进行再造,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为施工单位的经营决策等提供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化财务共享中心,施工单位财务人员还能够实现企业内外数据的连接和协同,及时获得相关业务数据和第三方的数字化信息,从而有利于财务、业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传统的财务共享平台管理模式在会计核算、数据采集等方面,由于重复程度太高或数据过于孤立,造成了一个数据“孤岛”,进而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随着新的数字财务共享平台的建立,施工单位的财务经理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软件,根据施工单位的发展目标及需求进行实时分配,从而达到了财务资源的高效共享,这将有助于施工单位更好地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施工单位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公司的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6]。但是,在建立金融中心时单位必须深入现场,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管理问题、风险等进行准确核实,保证金融共享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而不能简单地采用现行的金融共享模型。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应用这些技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施工单位先进的电子化信息技术很难在工程施工以及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降低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

(四)强化业财融合,助推施工单位财务转型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业财融合逐渐成为各企业财务部门进行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财务管理以及后续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应重视从传统的财务核算向业务方向转变,以此为基础的一种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强企业对财务信息数据的实时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核算的成本,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首先,对施工单位财务部门的会计制度和相关的制度等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原来的会计基础上对工程施工的内部控制、会计细则等进行完善,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规范,为企业的业财融合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其次,对施工单位原来的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财务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工程经营模式、业务活动情况、经营方针等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者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的情况,从而为后续各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7]。最后,业务、财务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在公司的财务共享平台上监督数据的分享,并且要对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及时跟踪与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业财融合,防止因业财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而造成单位的数字财务管理进度缓慢,从而对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化财务管理的实施是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式,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不断地规范自身管理机制,借助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势发展创新,重视业财融合的管理,强化财务控制,提升自身风险防控意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促进施工单位获得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金媛,陈祎璠.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工業建筑,2022,52(04):246-247.

[2] 安静雯.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发展探讨——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人工智能视阈下财务管理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05):209.

[3] 张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办法研究——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建筑结构,2021,51(12):146.

[4] 郭复初.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快企业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J].财务与会计,2022(17):8-13.

[5] 安静雯.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发展探讨——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人工智能视阈下财务管理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5):209.

[6] 金铖.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评《财务管理:新观念与本土化》[J].领导科学,2021(17):129.

[7] 张晋.建筑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工业建筑,2021,51(01):205.

(作者单位: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通州 100000)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推动施工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让企业报助推企业文化发展
推动普通纪念币参与流通的对策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