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生“留吉就业”促进政策新探

2024-04-18陈擎

经济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

摘 要:近些年,吉林省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省高校毕业生虽不断增加,但在吉林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还需要吉林省政府继续采取完善政策体系,改善用人环境,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同时也为其他省份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以吉林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高校 高校就业 留省就业 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1-031-02

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的宝贵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高校毕业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乎社会和经济发展。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吉林省政府通过“一把手工程”,为吉林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吉林省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有很多经验,但因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政府支持力度等,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出调整,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现状

2022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人数超过11.8万人,同比增长17.7%,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全省人才加速回归之势正在形成。

以吉林大学为例,据吉林大学公布的《吉林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吉林大学毕业生共计17373人,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85.86%,留在吉林省就业的人数比例为26.08%,占比相对较高。依照地域分布来看,32.05%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在东北就业,吉林省位居首位。2022年,吉林大学共计3101名毕业生选择留吉就业(其中包括1178名短期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1387人,硕士毕业生共计1388人,博士毕业生共计326人。其主要的就业行业为教育、制造业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其占比分别是49.27%、20.28%、9.00%,就业单位多以吉林大学、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等。

吉林省政府在2023年持续推进“一把手工程”,并围绕这一目标,印发《吉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推进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重点群体的就业。主要有强化就业服务和保障,在网上为高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辅导;全面拓宽了就业渠道,实施了一次增员、一次增资措施,使小微企业的大就业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为民营企业举办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活动,为中小型企业做好人才招聘工作;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已取得专业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的大学生,可以申请提升技术水平补贴;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劳动权益,消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严厉打击非法聘用行为。

二、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意愿调查

为掌握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意愿现状,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吉林省内的外语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共计1150份,在问卷调查上,主要包括就业倾向和就业影响因素两个层面。

(一)就业倾向

受到这些年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吉林高校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加上高校畢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对个人所学专业相对来说不够满意,导致吉林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日益增加。因此,在本次网络调查中,想要通过考研继续深造的人数占比为21.27%。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是创业时自信心不足,大多数仍处于观望状态。在“是否想要留吉工作”调查中,有54%的学生表示愿意留在吉林工作,46%的学生不愿意留吉工作。之所以愿意留吉工作,主要原因为吉林气候适宜、家庭因素影响、本地生活压力较小;不愿意留吉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东北三省薪酬相对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大城市的就业补贴政策相较于东北三省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二)就业影响因素

据本次问卷调查数据信息表明,就业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政策机制等。最终的数据结果表明,学生较关心的因素主要为经济水平、政策机制、就业机会、薪酬福利,对人居环境、社会治安、社保、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等关心程度相对较为薄弱。

三、吉林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创业就业,就在吉林”等有关工作要求,吉林省政府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期,贴近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需求,统筹政策性岗位各阶段安排以及工作环节,联合其他主管部门投入大量精力,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政策的制定、颁布及落实。在一系列的举措之下,吉林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已获得有序推进,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定不足。

1.上述政策未能宣传到位。只有高校毕业生了解本省的最新就业政策,才可以把一系列的政策因素纳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去。由于吉林省高校宣传工作未能落实到位,政策制定相继落空。大多数网站的政策仍然停留在两年之前,未及时更新。针对最新颁布的政策和措施,难以第一时间反馈到高校毕业生。除此之外,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厅中,就业政策缺少专栏,夹杂在全省其他经济及文化政策之中,信息分类未能管理到位。除非大学生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有意寻找,否则难以引起高校毕业生的关注和重视。

2.政策优势相较于其他省市不够突出,人才资金投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吉林省政府联合多部门持续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规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与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对比,便可以发现其本身的优势并不明显。例如,激励措施相对较差,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全面,配套措施不够完整。对于经济补贴政策来说,我国沿海发达省市,针对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一次性生活补贴金额要远远超过吉林省。吉林省本身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上就处于劣势,若是其他地区的人才补贴高于本省,也导致毕业生留吉意愿较差,最终流向其他地区。

(二)优化措施

1.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制定,提高政策优势。一是租房政策。吉林省政府需要在目前已有政策的基础条件下,在产业园这类高校毕业生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加速人才公寓供给。针对外省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二是增加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让政策范围覆盖层次全面拓宽。并加速与本地知名企业的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针对参与培训的毕业生,可以为其给予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同时发放补贴。对于其中表现较为优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直接签订合同。同时,针对合作企业给予优秀企业表彰。三是创业政策,需要持续优化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为学生给予专项贷款贴息补贴,同时建立绿色审批便捷通道,基于多个层面展现出吉林省针对留省毕业生的关注和重视,突出对人才的渴望度,通过各种人才新政,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

2.强化政策宣传,建设常态化政策解读机制。针对吉林省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做好常态化的政策解读工作,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媒体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提高政策知晓度。并在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开辟专栏,设立政策解读栏目,对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吉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文件中人才引进、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在省内高校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根据毕业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开设网上就业指导课堂、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还可以协同全省高校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准确掌握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趋势,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宣传让高校毕业生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促进其留在本省就业。

3.積极合作,政企校协同发力。政府应积极发挥公共人才服务职能,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免除双方的后顾之忧。企业应主动对接高校,和高校共同研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实践环节,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学校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在校学习内容和本地就业市场需求接轨,争取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本地产业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4.加强引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工作上的重要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和事业观,不要盲目地追求大城市、高工资,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地区、城市、职业的优势和劣势。唤醒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引导他们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地区发展有机结合。使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堂成为政府的政策宣讲台、企业的人才招聘站,三方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是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意愿不强、政府缺乏有效政策支持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吉林省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吉现状为基础,结合吉林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留省就业。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就业专项)项目(JJKH20220415JY),项目名称: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政策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洋,陈世纪.影响涉农专业毕业生留省就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属高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3):13-17.

[2] 刘东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留省助力吉林省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国际公关,2023(08):97-99.

[3] 李佳颐,范晓博,黄唯等.新二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留城就业促进对策研究——以徐州市大学生为例[J].中国就业,2023(04):52-53.

[4] 汤庆园,魏雅婷.人才强国背景下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留华就业困境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02):86-95.

[5] 梁乃锋,朱柳单,李治国.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高职毕业生留惠就业政策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23(02):38-41.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作者简介:陈擎(1983—),男,汉族,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路径探讨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成功人生须精心谋划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探讨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如何为学生就业服务
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