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二姜”的本草考证及方剂配伍规律的探析

2024-04-09白玛确吉次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配伍

白玛确吉 次仁

【摘 要】 姜作为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食材之一,对药物和食物的制作有一定上的辅助和提鲜作用,在中医和民族医药中用药历史悠久,且治疗疾病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藏医的各大方剂中姜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药或辅药,在藏医药中姜可分为很多种,种类辨认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一。本文主要以干姜和高良姜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集等文献研究法概述干姜和高良姜在来源,功效、用药价值和规律等方面的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入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嘎加;满嘎;本草考证;配伍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4-0067-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4.zgmzmjyyzz202404013

Research on Herbal Research of Zang Medicine “Er jiang” and the Rules of Compatibility of Prescriptions

Baima Queji Ciren

Tibetan Tradi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Lhasa 850000,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homologousingredients of medicine and food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ginger has a certain auxiliary and freshening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medicine and food.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drug u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thnic medicin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Ging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escriptions in Zang medicine. Ginger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kinds in Zang medicine,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kind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dried ginger and galangal, and summarizes the sources, efficacy, drug value and rules of dried ginger and galangal by referring to the herbs and medical literature of the past dynas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dru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GaJia;ManGa;Textual Research of Materia Medica;Compatibility

姜,是人尽皆知的一个药食同源的药材,是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中的一个重要的药材。藏医药理论中嘎加(干姜)和满嘎(高良姜)在性味上都属于辛热之品,为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1]。其功效为《四部医典》载:“治‘培隆病,血液凝滞,解酒。”[2]《晶珠本草》记载:“嘎加可祛寒,行气活血。”[3]嘎加性热味辛在治疗胃寒病症,隆病,风寒及血凝等方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e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四部医典》记载:“治‘培隆合并症,消化不良。”[2]《甘露本草明镜》载:“治疗寒病,虫病,提升胃温等。”[4]满嘎同样性热味辛,也具有祛寒的功能,但其方剂中多与驱虫药和消食止痛药配伍使用。

1 嘎加和满嘎的本草考证

嘎加,汉译为“干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在古文献《蓝琉璃》中描述:“嘎加形似山柰,茎高大,根如酒曲,色白。”[5]《晶珠本草》载:“嘎加状如山柰,皮红色或灰色,略厚质松,内面白色,内有纤维;茎似青稞,根具节,五至六个聚成一块,状如高良姜或黄精,气味芬芳,干后坚硬。”[3]近代文献《晶镜本草》说道:“多年生草本。根灰色,状如黄精,略凹陷,有须根,内面微黄,具纤维,干后为白色。”[6]从形态,颜色,质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综上能知晓嘎加的内面为白色和内有纤维的特征。在四部医典中记载:“治‘培隆病,血液凝滞。”书中仅描述了嘎加的主治,在各文献和本草书籍中习称为“嘎”(如图1所示)。此外在西藏林芝、察隅等山林地生长的野姜,通过实物观察到,本地的野姜状如黄精,内面微黄色,也具有纤维跟上述嘎加的特征吻合,因此笔者认为墨脱等地生长的野姜也属于嘎加的一类。

满嘎,汉译为“高良姜”是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藏语名称“满嘎”译语为药材干成后能入药的姜。在《晶珠本草》也有收载。《蓝琉璃》中记载:“本品茎叶草绿色,根微具红光,坚硬。断面微白,油性较少为满嘎;断面红褐色,油性颇多为嘎母。前者为未成熟品,后者为成熟品。”[5]同样在《鲜明注释》和《甘露本草明镜》记载:“满嘎断面红色,坚硬,纤维少。”[4]由此能知晓满嘎的断面微红,油性颇多且纤维少为明确特征(如图2所示)。异名有“加噶”“同查”“嘎母”等。其别称意译为“嘎母”,指颜色为红色的姜,“加噶”指可作为食物的姜。在四部医典原诗文中的不少方剂中只标有“加噶”,而注解中写有高良姜和干姜,不单单指上述的高良姜。干姜作为温里药,不仅在各方剂中使用,也可用在日常的养生,食物配料等。因此笔者推测加噶泛指所有能食用的姜,所以二姜都可符合。

此外,在《中华本草(藏药卷)》记载:“嘎母”为山柰,名字译为山柰而没有指高良姜。其中记载:“山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单个或数个相连,内面绿白色。芳香。”[7]能晓出山柰断面为类白色,粉性。其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如图3所示)。而高良姜根茎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质坚韧,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气芳香。与上述记载的“满嘎”不太符合,故笔者认为“满嘎”的汉语译名为高良姜更为准确,而非山柰。其次各地藏区所用姜的原植物有所不同,在西藏区内多数藏医采用姜科植物姜的块茎,而青海、安多等区外藏区采用山柰。所采用的原植物按地区存在争议。

2 含藏药嘎加和满嘎方剂中高频药材频数分析

藏医认为药物的治疗机理是药物的味、效在人体发挥作用的结果,藏药药味、性、效与疾病的“对治”是藏医临床遵循的基本原则[8]

2.1 方剂收集 以《藏药方剂大全》为主要,搜集和整理方剂组中含有噶加的方剂共有174味,含有满嘎的方剂共有140味。其中与嘎加和满嘎的配伍药材频次较多的有14味。详见表1。

上述表格能看出,高频药材川木香、肉豆蔻、石榴、丁香、川木香、阿魏、藏茴香、白豆蔻、碱花、肉桂、硇砂为性温;诃子、沙棘为性平;酸藤果、小米辣为性热;芫荽、宽筋藤、渣驯为性凉而轻。药材川木香、藏木香、诃子、阿魏、寒水石、石榴为噶加和满嘎共同的配伍药材。而噶加的其他高频药材有肉豆蔻、丁香、藏茴香、沙棘、渣驯、碱花、肉桂、宽筋藤。同样满嘎的其他高频药材有硇砂、白豆蔻、小米辣、酸藤果、芫荽。从性味功能上分析,上述的共同高频药材能看出除诃子外,其余的药材都有健胃,助消化,治疗寒性疾病的效能。而诃子为性平其稳,具有滋补养身,舒心的功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增长元气和体力。其他各具有的药材,与噶加配伍的药材,如丁香、沙棘能够静脉疏通、瘀血疏通。渣驯和宽筋藤主治热病,在方剂中起到维稳防止上火的作用。与满嘎配伍的药材,如小米辣、硇砂、酸藤果功效为杀虫驱虫、提升胃火。白豆蔻为治疗肾脏疾病。对方剂功能上以提升胃火为主,驱虫及治疗肾脏疾病为辅。

3 含藏药嘎加和满嘎方剂中高频药材的性味分析

藏药学理论中明确指出“味的本质是可用舌明显感知”,即四部医典药性理论中分为六味。分别为:甘、酸、咸、苦、辛、涩。而六味依附于五源(土、水、火、风、空)。一般是土水、火土、水火、水风、火风、土风等两两组合分别组成六味。藏药理论中性指沉、腻、凉、钝、轻、糙、锐等,即藏药理论的八性;效指润、沉、暖、腻、稳、寒、钝、凉、柔、稀、干、淡、热、轻、锐、糙、晃,即十七效。性质是指每一味药材的功能和主治,根据药材性味和疾病本质,将药材直接靶向疾病和症状[2]。

含藏药嘎加和满嘎方剂中的高频药材的性味占比分别如图4中2个饼图所示。

可见,含嘎加方剂和含满嘎方剂配伍药物的药味大多为辛、苦、甘、咸为主。

综上所述,含二姜的藏药方剂中高频药材的药性为温性和热性为主,其次有少数的凉性药材。药味以辛、苦为主,其次为甘、咸。干姜和高良姜都为温中散寒要药,有健胃祛风的功效,二者相须为用,且含高频次药物的性味尤为相近,这能说明古代医者在临证中十分重视寒症引起的疾病和胃气的固护。

4 含藏药干姜的高频主治疾病频数分析

学好四部医典,即依次要学习《根本医典》《论说医典》《要诀医典》《后部医典》,其次学习八支、十一支,再次为十五会,而十五会中细讲身体各种疾病为之扩展。依据四部医典方剂大全,查找能够治疗十五会的含二姜经方,统计其数量及占比,详见表2。

上述表格能看出,在十五会的治疗中嘎加主要用于内科疾病、妇科疗养、三邪治疗,占比分别为33.6%、21.2%、18.4%;满嘎则用于头病治疗和养老延年,占比分别为13.1%、10.5%。以上能看出嘎加主要效力在内科疾病等疾病的根本所在处,且方剂和处方应用广泛,而满嘎在治疗疾病的范围上则有所限制,比起嘎加的方剂应用不广泛。另外,嘎加特别应用在治疗妇科疾病上,比如隆擦、血隆等。嘎加本身的功效为解表散寒、行气活血,主治寒痰咳嗽、血液凝滞。而藏医隆擦病源于精血失调,基于内循环紊乱所造成的病变精血与隆侵蚀身体各个脏腑、器官、各类组织造成的陈旧性病变。对患者出现眩晕、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在本病的治疗上应奉行女性以血为基本,固护精血及疏通血滞的理论宗旨[9]。因此嘎加在治疗妇科隆擦等疾病上卓有成效,其治疗妇科疾病的代表方剂有八味沙棘散和九味忍冬果等。

5 结论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笔者认为藏药材满嘎汉译为高良姜为更符合,而非山柰。“加噶”在文献中注高良姜的异名,意译为可食用的姜,但笔者认为加噶不仅仅是高良姜,其他能食用的姜都可称为加噶。通过统计分析,藏药嘎加多与健胃,活血化瘀及治疗隆病类的药物联合使用;满嘎多与健胃、提升胃火、驱虫类的药物联合使用。二者配伍的高频药材性味以辛,苦为首,因为二姜都属于性热之品,辛味可作为辅助,提升胃火,治疗寒性疾病。苦味能治疗赤巴病,助消化等,防止因体内亢阳过热出现上火等现象。体现了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够兼顾患者的元气,也体现了古时候的医者非常注重胃气的固护。通过对嘎加和满嘎的本草认证以及临床应用规律、配伍规律等的归纳,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在应用加噶和满嘎时更得心应手,虽然都是解表散寒的药材,但是通过配伍及用药规律能够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也能明白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专,论治灵活多样。且民族医药大都是经验医学,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众人周知,姜不仅能做为调味品,也可作为祛寒的优质药材。嘎加和满嘎二姜都作为可食用的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各自作用,若巧妙应用二姜,故能深入了解方剂配伍中之运用,提高临床组方和配伍技巧,为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佳路.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N].中国中医药报,2000:14.

[2]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0-170.

[3]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244-245.

[4]嘎玛群培.甘露本草明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6.

[5]蒂斯·桑杰嘉措.蓝琉璃[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269-270.

[6]嘎务多吉.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164-190.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64.

[8]任小巧,王明強.基于藏药药性理论的藏药方剂组方规律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民族医药,2016,18(5):894.

[9]次央.藏医妇科病之“隆擦”的诊疗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23-06-01 编辑:杜玲玉珊)

基金项目: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培育学科建设项目—藏药生药学学科方向子课题:常用藏药材的形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作者简介:白玛确吉(1998—),女,藏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藏药学。E-mail:3484874054@qq.com

通信作者:次仁(1974—),男,藏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藏药学(生药)。E-mail:zangyiciren@163.com

猜你喜欢

配伍
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总皂苷含量测定
单向灌流法评价复方龙脉宁汤剂配伍对葛根素肠吸收的影响
桔梗引经机制及临床配伍应用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男衬衫对格美学设计解析
含雄黄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及组方配伍对雄黄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浅谈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
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多组分全肠外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川芎的临床应用与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