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3-26石颖张慧

当代经济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石颖 张慧

[摘 要]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民营经济当前所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更是民营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國际竞争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求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江苏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探究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作用、核心要求、改革现状,以及面临挑战,并提出了大力实施“登峰造极”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为全国和其他省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关键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江苏经验

[中图分类号]  F121.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4)03-0038-08

2023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7年再次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改革开放45年来,江苏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大到优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粤苏鲁浙民营经济“头部阵营”中长期稳居前三,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强省。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1]。目前,江苏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量质齐升,民营经济的支撑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社会贡献率不断提高。作为民营经济发展领跑者之一,江苏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推动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方面,将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探路寻方。

一、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要求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而民营经济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其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3]这不仅明确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下赋予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二)民营经济承担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

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大到优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吸纳就业的主体力量、社会民生的主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可以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没有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肩负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

(三)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民营经济所处发展阶段

国际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风险积聚,国内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概括来看,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并出台各项方针政策予以指引和鼓励的背景下,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和所处发展阶段,是我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虽然体量很大,但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质量还不够高,有些企业自身经营比较粗放,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等问题,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瓶颈、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石颖,张慧: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

二、准确认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

(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求民营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创新主力军地位持续巩固:民营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不足1/10,提升至1/4;开展R&D活动的民营企业占比提高到近40%,增加了3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研发支出额增长了4.4倍,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了近5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调研中,有些民营企业反映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难、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足。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地位,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加快数字化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推进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命题,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数字化转型是机遇,也是挑战,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民营企业所处行业、规模、发展阶段千差万别,决定了数字化转型没有成熟可借鉴的模式,需要在持续迭代中摸索前行。民营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数字化转型主战场,但“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较为突出。进一步降低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成本,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3.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是民营企业长期发展、转型升级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4]。民营经济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直接影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事关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4.具有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这些都表明民营企业需要高水平“走出去”。民营企业是稳外贸强外贸的关键力量。截至2023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在外贸出口的“新三样”,即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共出口3 463亿元,增长64.6%,对同类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8%。可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大力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提高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要求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集中的结果。有的领域民营资本无序扩张,有的民营企业经营粗放,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法的问题,民营企业家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从政策、实践、社会氛围方面引导民营经济走健康发展之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可以从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3个方面来理解。

1.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

要设立“红绿灯”,健全资本发展的法律制度,形成框架完整、逻辑清晰、制度完备的规则体系。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控,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鼓励平台经济更加开放和透明,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打破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度和参与度。支持平台经济的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提升平台经济的赋能效应,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针对平台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引导其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2.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民营企业在以往自身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产权结构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防范风险意识不足等,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需要广大民营企业深刻把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从苦练内功入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坚守主责主业,自觉走健康发展路子。

3.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

总体来看,我国广大民营企业家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他们来源多元、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着力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和引导,倡导民营企业家多自我教育、多自主学习、多上课“充电”。大力激励民营企业家珍视自身社会形象,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努力营造民营企业家风清气正、守法经营、合规发展的健康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家讲正气走正道。

三、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得益于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民营经济在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不断取得积极成果。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江苏省进行考察发现,我国民营经济在基本面、产业结构、主要特征、发展导向、地区分布方面均呈现出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从基本面上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量质齐升

以江苏民营经济为例,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7.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快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由5年前的55.4%增长为57.7%,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由5年前的57.2%增长为72.2%,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江苏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全省GDP比重达54.7%。全省民营企业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1360.8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比重达96.4%,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上半年,江苏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和首发募集资金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二)从产业结构来看,民营经济牢牢扎根实体经济

透视江苏民营经济情况可以看到,当前产业结构分布及其占比合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占比大体稳定在45%和48%左右,国民经济的所有大类中都有民营企业的重要支撑,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实体经济中,由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占比达到了75%。根据“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江苏民营制造业企业62家,占比近7成,而服务业企业18家,占比仅2成。入围企业分布在22个细分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家,入围企业数量居各行业之首。可见,江苏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江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加速转型,高新产业初现成效。

(三)从主要特征来看,民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发达

通过对江苏民营经济进行调研发现,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重视实体经济,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江苏拥有全国最大制造业集群,目前已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5个行业规模已超万亿元。全省新增的37家上市公司,涉及集成电路、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多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超七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在“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恒力集团登顶,江苏展现出在民营经济和制造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优势地位。

(四)从发展导向来看,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明显

聚焦江苏民营企业的创新实力,2022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江苏企业研发总投入达到577.56亿元,研发人员近8.2万人,发明专利超6.4万件[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万家、跃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7万家、约占全国的1/4、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 800亿元。

(五)从地区分布来看,民营经济分布呈现非均衡性

根据对江苏民营经济分布情况分析,江苏省内区域间民营经济发展显示出非均衡性,苏北地区民营经济明显要弱于苏南地区,近5年来这一民营经济区域分布特征仍然存在[6]。按照江苏内部区域划分统计,在“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的92家苏企中,苏南地区入围75家,苏中地区入围13家,苏北地区入围4家。苏州、无锡均有27家企业入围百强榜,上榜数量并列全省第一。其次是南通10家、常州9家、南京8家、镇江4家、连云港3家、泰州2家、盐城1家、扬州1家。而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民营企业上榜86家,苏南地区入围65家,苏中地区入围15家,苏北地区入围6家。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在总体入围民企数量增加的前提下,入围民企数量反而小幅下降。尽管江苏区域发展存在苏南、苏中、苏北的差异,但各地经济总量差异度相对较小。

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通过对江苏的调研了解到,我国在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总体呈现“有高原少高峰”特征,有待培育链主领军企业

1.民营经济“有高原少高峰”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江苏共44家企业入围,数量位列全国第五。根据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江苏共33家入围,数量位列全国第四。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江苏共92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二。总体来看,三份“500强”榜单表明,江苏上榜企业数量均名列前茅,符合经济大省的定位,展现出江苏民营企业坚持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积极成效。然而,江苏民营企业无一登顶,客观反映出江苏民营经济多年来“有高原少高峰”的现状,还需持续优化结构、助推苏企转型升级。此外,江苏缺少世界一流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如广东的华为、腾讯,浙江的阿里巴巴[7],江苏企业很少有大手笔的全国布局,各行各业的龙头标杆企业将总部设立在江苏的也不算多,这与苏商的低调做事风格有关。

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存在

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经济整体发展比较均衡,但省内三大区域间仍存在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民营经济的差异也较为明显[8],这其中既有各地工商历史基因、工业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也有后期发展原因。在“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的92家苏企中,苏南地区入围75家,苏中地区入围13家,苏北地区入围4家。纵观江苏百强企业的排名状况分析发现,2016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民企入榜的数量分别为72家、20家、8家,与上一年度相比,苏南新增了6家民企,而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分别减少了2家、4家民企。由此可见,在省内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民营经济实力最强,苏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仍需推进民营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二)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亟须向中高端攀升

1.多方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多方协同发力培育科技创新优势还需完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资本市場等各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创新资源要素共享程度有待提高,现有科技计划存在分散、封闭、低效、重复现象[9],由于知识溢出和保密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不足,致使资源共享程度有待提高。近5年,江苏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但隐形冠军企业很少抱团发展。城市创新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区域经济特征的存在,城市之间协同创新推进有难度,城市群统一的创新环境支持系统和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的关注点主要是高层次人才,重视“精英创新创业”,对“草根创业”支持力度不大,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宣传和贯彻落实。

2.分布有待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

江苏不少民营企业立足于本地资源和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中,深加工、精加工的行业比较少,知名品牌、高新技术和原料资源“两头在外”,产业层次比较低[10]。从“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来看,江苏92家入围民营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房屋建筑业,以及纺织业与纺织服饰业企业分别为13家、10家、8家,但江苏入围民营企业分布在高科技领域和高附加值等新兴行业中的数量仍然较少。

3.一些细分领域处于相对弱势状态

在分享经济方面,知识付费、网络直播、共享单车等领域发展迅猛,江苏民营经济在这一方面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在新金融服务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全国新金融第一方阵,基本上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在创意经济培育和发展方面,江苏的人文资源丰富,科教优势突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11],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设计运用较为生涩,大多以改良式设计为主,设计人员的创意来源单一,创意的转化应用困难,多数企业的创意设计特色不够理想,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三)投资准入、要素获取等不公平竞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1.投资准入仍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科技开发、对外投资、资质认定等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准入限制问题。从目前的民营投资状况来看,民營资本在某些垄断行业和重点领域难以进入、发展不够快。比如,当前江苏民营企业还未涉足航空运输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领域的民间投资总量及占比也很低。

2.要素资源配置还有待优化

一是用能成本占比较大。从用电情况看,江苏一般工商业电网销售电价不低,同时,受计价方式影响,一些企业的实际用电价格高于平均价格[5]。二是用地矛盾较为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某些地区或行业过度占用土地资源,导致其他地区或行业缺乏足够的土地资源。某些地区或行业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某些地区或行业的土地权益保障不足,导致产生土地纠纷和矛盾。三是税费负担仍然较重。民营企业需要承担的税费种类较多,包括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评估费、产品检测费,以及各种摊派等。与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税负压力可能更大。

3.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突出

信息不对称,许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透明度,使得金融机构难以获取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信用信息,从而难以评估企业的融资申请。抗风险能力较弱,许多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相对较弱,缺乏足够的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因此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融资渠道单一,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进行融资,而债券市场、股权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不够成熟,使得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四)代际传承问题不断涌现,制造业“用工难”现象越发严峻

1.人才接续问题逐渐显现

随着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逐渐老去,江苏民营经济从20世纪末期逐渐进入新老交替的高峰期,传承发展的人才问题[12],特别是接班的企业二代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这往往与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能力、意愿,以及缺乏继承规划等因素有关。在家族企业中,创始人对下一代信任不足,认为他们尚不具备接任家族企业经营和资产管理的能力,因此不愿将传承大任交给家族后代。同时,不少后代成员也确实存在意愿不足或是能力欠佳等客观问题[13],无法顺利接任家族企业决策层职位。这种情况下,缺乏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和组织来处理、协调家族成员内部关系与事务的问题也会进一步凸显。

2.“招工难”现象进一步凸显

“招工难”“用工难”开始成为制约江苏民营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再创辉煌的瓶颈[14]。调研中,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用工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制造业企业普遍反映一线操作熟练工和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高端人才缺口较大,不仅如此,一线操作和研发技术人员、年轻工人离职率持续走高,甚至出现“招一千走八百”现象[15]。随着全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趋势明显,技术人才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稳定,为了能招到和留住一线工作人员,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放宽年龄限制和提高薪酬等策略,有些企业将招聘年龄放宽至55岁,涨薪2成以上,造成很多民营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

五、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应主动对标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激发民营企业“敢闯”热情、支持民营企业研发创新、助力民营企业安全发展上取得更大实效。

(一)实施“登峰造极”战略,加快培育链主领军企业

1.实施“登峰造极”发展战略

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努力打造一批中国级、世界级的制造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16]。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为民营企业增加新发展动能。瞄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推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由制造产品为中心向产品和增值服务为中心转变[17]。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标杆民营企业集团。

2.完善链主企业孵化培育体系

建立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以国家级孵化载体为基础,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优势,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孵化载体,形成涵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在内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为链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支持。加强“链长+链主”合作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和链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地方领导担任“链长”,统筹协调产业资源,协同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18]。完善孵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提升孵化载体专业化水平,鼓励孵化载体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优势,分类推进培育建设,建立一批多类型、具有特色的省级以上孵化载体[19]。

3.持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发挥民营经济协调机构的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各领域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强化区域间经济联系,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推动民营经济在城市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0]。引导民营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社会财富,积极投身环保事业、公益事业,切实肩负起解决更多就业、增加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厚重责任。

(二)坚守实体经济“看家本领”,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1.逐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建设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目标用户等各方高效整合、协同合作,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对口参与的创新合作体系,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有效对接。引导创新资源要素汇聚实体经济,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深化信息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持续推动企业“上云用云”,有序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推动民营经济实施产业转移,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发展高效、环保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通过数据驱动、技术改造、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以及品牌塑造等方式,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其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達到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统筹规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适当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专业化的高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以及国家级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园区。

3.对标细分领域发展强省

分享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因势利导地整合资源,加大孵化和发展的力度,才能有望实现较大突破,达到全国发展的先进水平。在新金融服务方面,迫切需要通过对标找差,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后发优势,调动和支持民营经济企业积极投身新金融的发展,培育一定数量的民营金融科技龙头企业,为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在创意经济培育和发展方面,在主动积极地对标找差基础上,精准定位江苏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涵,进而充分利用江苏独特的科教文化资源优势,补强目前发展相对处于短板的领域,将会有利于广大的民营企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抢占先机,最终实现其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1.市场准入需要再“放宽”

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制定民营企业市场平等准入条例。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划定底线、红线,及时定期向社会公布明确的投融资活动禁入范围,实现“法无禁止即可入”“法无禁止皆可为”。破除国企行政性垄断,严格监管国企之间的交易,促进公平竞争。改革招投标机制,禁止简单最低价中标。

2.要素成本需要再“降低”

加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支持保障力度,促进其平等获取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和资金。支持引导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事业部,按增加值占比设置贷款总额。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科技金融等手段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确创投行业发展的优先定位,将前置审查程序设置为与其他投资监管审查并行的程序。破除民营企业吸引人才难的制度性障碍,完善企业职称评定、档案管理、创新项目申请等制度,做到“一视同仁”。完善劳动法、允许企业设定3个月的辞职审批期,并设立培养费赔付条件。

3.融资服务需要再“提高”

对经营状况尚可的民营房地产企业继续予以融资政策支持,对资产负债基本平衡、已认购客户诉求强烈的未完工项目可适当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对借款采取展期或停息挂账等措施,加大纾困资金使用项目范围,延长使用时间。

(四)高度重视人才,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1.扎实做好传承人才接续工作

对于子承父业这种最常见的传承模式,通过组织新老企业家对话等活动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对于内部培养,为企业内部能力相对突出、工龄相对较长的人才尽可能提供各种便利,发挥继任者的最大潜能。对于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向洛克菲勒家族、沃尔顿家族等学习,由董事会向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管理,采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保障。

2.加强制造业人才培育和对接

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急需紧缺工种培训,鼓励订单式、定向性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本质量。二是强化制造业人才供需对接,建好用好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对口合作,鼓励中小微企业以“HR联盟”等组团打包形式进行招聘。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建立区域协作平台,健全劳动力和人才供需跨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宽东西部劳务协作,畅通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区域用工通道。

[参考文献]

[1]罗启东.坚定扩大内需战略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J].群众,2023(15):35-37.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EB/OL].(2023-07-14)[2023-08-09].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3056.htm.

[3]习近平.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11-02(002).

[4]邱海平.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J].人民论坛,2023(7):14-19.

[5]许愿,李晞,付奇.调结构增动能,苏企持续“进阶”[J].大众投资指南,2022(18):28-29.

[6]蒋建忠.民营经济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理、路径和对策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23(3):37-44.

[7]夏旭晖.江苏畅通产业循环助力新发展格局[J].经济导刊,2022(12):61-65.

[8]熊杰.聚力推动江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J].群众,2023(9):33-34.

[9]殷忠勇.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J].群众,2016(4):61-62.

[10]何招蕾.江苏民营经济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J].唯实,2018(8):55-58.

[11]黄杰,杨景朝.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动因与优化——基于江苏调查数据的分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24(3):46-55.

[12]卜海.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路[J].群众,2018(24):33-35.

[13]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2):13-17.

[14]林昌华.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战略导向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2(6):117-123.

[15]任晓猛,钱滔,潘士远,等.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路与举措[J].管理世界,2022,38(8):40-54.

[16]赵丽.“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州学刊,2022(2):13-19.

[17]周黎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现实路径[J].改革与战略,2021,37(7):81-87.

[18]施戍杰.民营经济发展40年:五次争论及其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3(5):1-6.

[19]王俊.民营经济基本特征、制约因素以及优化发展路径[J].经济界,2021(2):9-13.

[20]袁娜.新形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20(27):171-172.

Research on Promoting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Shi Ying1,Zhang Hui2

(1. Institute of Economic System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Beijing 100035, China;

2. School of Crowe Chinese Auditing,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1815, 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not only a new requirement given by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ivate economy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requires the private economy to enhance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acceler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dhere to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requires regulating and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apit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private entrepreneurs. Jiangsu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Chinas private econom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reas of Chinas private econom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role, core requirements, reform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vigorously implementing the “peak” strategy, promo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personnel training. It can provide a model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the country and other provinces.

Key words:private economy; healthy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Jiangsu experience

(責任编辑:李 萌)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