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024-03-19李晓利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2期
关键词:鸡毒病鸡雏鸡

李晓利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濮阳 457400)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在养鸡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发生后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会导致病鸡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不同的饲养环境对本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尤其是当养殖环境脏、乱、差时,发病率也会相应升高。这就需要养殖场要注重提升饲养管理水平。

1 病原简介

本病的病原为鸡毒支原体,其无细胞壁结构,也不属于病毒或细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微生物,细胞柔软呈多形性,通常呈现出球形或杆状[1],有时还可见有分叉状或无规则状。病原通常较小,大小在250~500 nm 之间,能够通过滤菌膜,其核酸组织有DNA 和RNA 两种。支原体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而且能够被瑞氏染液和姬姆萨染液所染色,着色良好。其仅存在一个血清型。能够在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但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在加入动物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通常是犊牛血清,而且培养时生长较慢,在固体培养基上需要37℃培养5~7 d 才可见有鸡毒支原体菌落生长,其菌落具有典型的“荷包蛋样”特征。

鸡毒支原体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强,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能够极短的时间就死亡,通常在4℃环境中可以存活3 周,到50℃时候仅能够存活20s。病原对紫外线敏感,暴露在阳光下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其对消毒药物也敏感,应用普通的消毒药物均能够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隐性感染尚未发病的鸡。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种鸡在感染后可以通过种蛋将病原传递给雏鸡,这是本病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大多雏鸡发病均是由本途径感染。病鸡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水平传播,当鸡群呼吸到带有病原飞沫的空气时就可能感染本病,或者当其接触到被病原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时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发病较少,易感性最高的是1~2 月龄的雏鸡,发病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而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病鸡发病后的症状表现轻微,甚至呈隐性发病,基本不会引起病鸡死亡。

本病的发生不表现出季节性,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当养殖场内饲养密度大,饲养环境较差时,也会导致本病的发病率升高。

3 临床症状

雏鸡在发生本病后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最初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羽毛蓬乱,不断从鼻腔内流出浆液性和黏液性的鼻液,鼻液还会将鼻腔堵塞,导致病鸡出现呼吸不畅,严重时甚至表现出呼吸困难,摇头伸颈。病鸡还出现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和气喘,还有不断打喷嚏的症状,病鸡张口呼吸,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的眼睑出现肿胀,而且结膜发炎,甚至会出现有眼球外突,呈现出“金鱼眼”,导致病鸡失明。当病情严重时,病鸡难以呼吸,常会因窒息而出现死亡。有的病鸡还表现出关节炎症状,可见其膝关节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触摸时可见有波动感,这时病鸡不能正常的行走,蹲卧在角落。有的病鸡还会出现有腹泻症状,表现为排出灰白色的粪便,在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尿酸盐,这样的病鸡会逐渐脱水和消瘦,最终会出现衰竭和死亡。

4 病理变化

对发病鸡进行剖检,可见其主要病变在呼吸道,表现为鼻腔内大量分泌物,呈现出淡黄色,而且具有恶臭气味。在咽喉部位,黏膜出现充血和水肿情况,病程较长的病鸡还可见在咽喉黏膜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呈灰白色,多为黏性,有时候呈脓性。在气管内也会有大量的灰白色或红褐色的内容物充盈。将病鸡胸腔打开后,可见气囊壁浑浊,在其表面有黏稠状物所覆盖。在气囊内还可见有黄白色的干酪样物质。病鸡肝脏出现肿胀,在肝脏表面也常会覆盖有纤维素样物质,外观呈现出黄白色。这些物质甚至会造成心脏和胸腔之间的粘连,也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粘连,还不易被剥离。

5 诊断方法

本病难以通过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而做出确诊,通常是在实验室通过应用病原的分离镜检、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进行本病的诊断。

5.1 病原的分离鉴定

无菌从病死鸡的气管、气囊和肺脏等部位挑取病料,无菌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经过37℃温度进行培养,每过24h 进行一次观察,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经过5~7 d 后,培养基上可见有“油煎蛋”样的菌落。挑取单个菌落后,应用瑞氏染液或姬姆萨染液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可见在视野中有针尖大小的,形态多样的菌体,由此可以确诊本病。但应用本方法需要耗费的时间过长,不利于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5.2 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方法中比较常用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SPA)、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等[2]。平板凝集试验应用较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操作简单,但结果可能会出现有假阳性。当前在实验室最常用的是ELISA,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而且检测结果快速,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对仪器的要求也不高,结果准确可靠。

5.3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有PCR 方法,核酸探针法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其中PCR 的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非常高,可以对病原进行快速检测,能在数小时就出来结果,甚至可以将强毒和弱毒区分出来,但本方法对技术和仪器的要求相对较高,不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核酸探针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通常可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相对应用较少,也可以用于鸡毒支原体的鉴定。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提升饲养管理水平,这也是做好养殖的根本。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鸡舍内环境的稳定,尤其是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避免波动过大,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季节,鸡舍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相对恒定。而后要注意鸡舍内的通风,及时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避免对鸡群刺激引起呼吸道疾病。在寒冷季节还要注意通风和保温的协调,避免大量通风导致温度下降过大。鸡舍内要勤打扫,及时将舍内有害物质以及各种杂物清理出去,从而可以避免这些物质滋生病原。

养鸡场应当制定出消毒制度,对鸡舍内进行定期消毒,消毒药物选择高效、广谱和低毒的。在消毒前,按照使用说明来配制浓度,否则,浓度过高会导致消毒药物的毒性增加,浓度过低又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消毒药物应定期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应用而导致病原对消毒药物产生耐药性。消毒时避免留有死角,要做到全面和彻底,否则在空白区域会滋生病原,导致消毒效果打了折扣。对将要进入养殖区的人员、车辆以及其他物品也要严格消毒。人员消毒是通过通道,在其内进行消毒,消毒方式通常为紫外线或淋浴消毒,而后更换已经消毒的衣物后方可以进入。车辆的消毒方式通常是喷洒和消毒池相结合,在养殖场门口车辆通过消毒池可以消毒车轮,消毒液喷洒车身,包括驾驶室也要喷洒消毒。物品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或者消毒药物浸泡的方式消毒。

养殖中给鸡群提供的饲料要确保营养丰富,饮水清洁卫生,避免饲料出现发霉变质,否则霉变饲料导致鸡群采食后出现霉菌中毒的情况。

本病可以应用疫苗预防,通常雏鸡在5~10 日龄时应用鸡毒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皮下接种来预防,每只鸡应用0.5 mL[3]。在免疫后经过2~3 周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免疫时用量为皮下注射1 mL。以后每年在春秋季节要分别免疫接种一次。

6.2 治疗措施

在养鸡场一旦发生本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疫情扩大,通常少量鸡发病时,在隔离后可以应用硫酸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根据病鸡体重进行用药,剂量为0.1 mL/kg·bw,1 次/d,需要连续用药3 d。也可以换用链霉素肌注,用量为5 万~10 万IU/kg,2 次/d,连续用药3 d。对于鸡群大规模发病时,可采用饮水集中治疗,通常在饮水中添加500~800 mg/L 泰乐菌素混合均匀后使用,治疗时间为5 d,可根据病情适宜调整使用时间。

中兽医在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时,需要进行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①阴虚火旺型:表现为鸡体热、口渴、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咳嗽、鼻流清涕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中药,如生地、黄连、玄参、麦冬等;②湿热蕴结型:表现为鸡体热、咳嗽、气喘、食欲不振、口臭等。治疗可选用清热利湿、解毒化痰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芩、苦杏仁等;③痰湿阻滞型:表现为鸡体肥胖、咳嗽、气喘、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治疗可选用化痰止咳、行气化湿的中药,如枇杷叶、桔梗、白前、陈皮等。

7 结语

鸡慢性呼吸道病在鸡场比较常见,对鸡场的危害非常大,而且本病在养鸡场很难能够被清除,因此,给鸡场造成潜在的威胁。这就需要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应当注意对本病的防控,在做好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一旦有鸡场发生疑似本病,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疫情的扩散。尤其是雏鸡和青年鸡在发病后容易导致死亡情况。本病应用抗菌药物就能够起到治疗效果,也可以选用中药来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鸡毒病鸡雏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措施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防控措施
鸡毒支原体病分析与防治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优选雏鸡四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