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贵州土纸为方法的在地性绘画

2024-03-14夏炎

山花 2024年3期
关键词:徐悲鸿贵州绘画

夏炎

由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国国家画院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暨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创新体验作品展”于2023年8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正值徐悲鸿先生辞世70周年之际,此次展览活动践行了徐悲鸿先生倡导使用贵州土纸创新中国绘画艺术的理念,对于传承中国美术史及发扬地方传统绘画媒介贵州土纸参与中国美术创新有着积极且具开创精神的学术意义。“奔腾的精神——徐悲鸿中国画展”以中国美术馆、贵州省博物馆及江苏省美术馆提供的部分馆藏徐悲鸿先生的43件骏马原作为展览内容。“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创新体验作品展”展览以当代艺术家延续徐悲鸿先生贵州土纸绘画经验探索,运用贵州土纸创作的100件(套)绘画作品为展览内容。两场展览的联合推出,向观众展示了徐悲鸿先生和当下艺术家运用贵州土纸绘画实践,在异质与差异化的艺术视觉呈现中产生中国绘画艺术的在地性创新体验。

一、作为绘画材质的贵州土纸

贵州土纸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蔡伦造纸术工艺相同,制作土纸的原材料通常为植物纤维,常用的植物纤维包括藤、麻、竹、枸皮等。以竹制土纸为例,整套制作流程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者、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多道工序,竹纸成品绵中带韧并散发淡淡竹香,竹筋纹理隐于纸中的质感明显。徐悲鸿先生在抗战期间所用绘画的贵州土皮纸原材料多为枸皮,这种土皮纸质地厚而糙,在历史中广泛作为窗户糊纸、油纸伞面原材料供给。安顺市牛蹄关村善产绘画用枸皮土纸,当下村里的造纸工匠王家举从事古法造纸超过30年,其造纸坊制作一张枸皮土纸需经过舂捣、捞纸、焙纸等16道制作工序,耗费2个月工时方能出产成品土纸。王家举从1983年开始营造供给书画艺术创作使用的枸皮土纸,这种绘画用贵州枸皮土纸组织结构特点为筋长、乱、粗,但这种质地上的粗乱肌理正好可以顺势借用于绘画,生成画面天然毛松涩滞之拙趣。贵州枸皮土纸还有纸浆紧密均匀、纸质韧性好保存周期长的特点,纯手工构造的独特纤维密度在常规绘画过程中可以形成异质、差异化的墨色侵晕效果,适于当下在绘画形式语言中善于实验的艺术家择用。

20世纪30至40年代,贵州所属西南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时下国内艺术大家徐悲鸿、傅抱石等先生多次抵达贵州,因为战争时期物资稀缺,产自本区域的贵州土纸得以替补正统绘画纸张进入了艺术家材料清单。1937年,徐悲鸿由桂林前往重庆途经都匀,在都匀停顿休整期间,偶然发现贵州土纸吸墨力强、纸质坚韧不易破,灰色的纸质使画面层次分明,于是将贵州土纸作为自己新的绘画媒介大量使用。之后,徐悲鸿四次来到贵阳,在城郊的安静生活中使用贵州土纸创作了不少水墨作品,据传期间曾赠予贵阳友人多达50余件。徐悲鸿妻子廖静文曾说:“先生若画100匹马,有99匹马是从贵州土纸上奔出的”。徐悲鸿在贵州土纸上不仅画马,他亦尝试在新山水画创作中使用贵州土纸。在贵阳文人陈恒安的帮助下,徐悲鸿在贵阳举办了一场小型绘画个人作品展,展览作品正是在贵阳期间以贵州土纸为主要媒介创作而来的绘画作品。徐悲鸿发掘出贵州土纸作为媒材对绘画艺术表现的可能拓展空间,即“适于重笔的挥洒晕染,而且受墨苍润沈著,能够获得宣纸绘画所不能获得的卓异效果”。徐悲鸿曾对其学生宗其香用贵州土纸作画取得的艺术突破大加推崇,宗其香擅长以中国画笔墨在贵州土纸上绘画抗战时期重庆灯光明灭的夜景。徐悲鸿、傅抱石等艺术大家在抗战时期运用贵州土纸作画,并且从临时替代品转换为常态化使用的绘画用纸,贵州土纸因而获得从美术媒材层面进入中国绘画语言系统的第一次开发。

二、当代绘画在土纸上的呈现

创造性地运用在地元素“贵州土纸”进行当代绘画创作,开拓贵州土纸所承载的本土信息及由此而来的艺术观念及技法上的空间维度,应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从徐悲鸿的贵州土纸开始——中国美术创新体验作品展”巡展的意义所在。这个巡展项目从策划到展出历时两年的时间,由贵州美术馆、贵州省美协先后邀请了260多位国内美术名家走进牛蹄关村,体验当地制作的贵州土纸,创作了400多件记录贵州时代风貌、山乡巨变的艺术作品,并从中选出了100件代表作品展出。本次展览项目中的作品在展陈空间中分“格物之验”“物有万象”和“通达自在”三个单元,按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也可以归类为“新水墨与表现”“图像与表现”及“材料综合与表现”三种门类。

“新水墨与表现”类多以反映贵州山形地貌、民族人文风情为表现题材,运用贵州土纸绘制水墨设色纸本作品。代表作品:蒲国昌作品《大鸡图》,笔墨由土纸而生,胭脂、石绿与藤黄调和的不羁墨线勾勒出的大公鸡,符合土纸的肆意之野;卢禹舜作品《百花湖》,以贵阳周边百花湖景入画,水墨山峦与翠湖绿水浸润于土纸之中,土纸原有灰质底色作为画面留白透光处,与边缘墨色及头绿接驳自然;范迪安作品《贵州土纸写家山》,土纸的质朴粗粝与山形的粗犷表现恰当契合;李津作品《青苔满地初晴后》,作用于土纸之上的笔法与受墨都卓异,新文人画的野怪俨如粗纤维的土纸品相;谌宏微作品《山迹云象N89》,借纸借水之势的意境山水,水墨氤氲、苍润华滋,画面自然而然;潘闻丞作品《城市镜像》,墨线分隔着滩墨和积色,显出在土纸绵扎中若隐的建筑立面、若现的往前挪移的空间;徐恒作品《黔南峰多秀》,云雾山峦流水小桥,古法的笔墨挥洒晕染于土纸的古意之境;周京新作品《鱼》,恰似八大山人的拙鱼搭配大面积的留白,只为显露土纸质地的异趣;岳黔山作品《布依山寨》、方向作品《天星桥》、马畅作品《天地玄黄》、刘一意作品《时光曲》同属于关注贵州本土山形地貌与人文风情的水墨语境,在异质的土纸之上勾勒与晕染着相较于传统水墨表现的可能差异。

“图像与表现”类多以图像的变换为表现方向,运用贵州土纸在基于图像变换的绘画表现中叠色与晕染、勾勒与覆盖。代表作品:董克俊作品《对歌场》,冷暖补色对撞下立体主义几何构造的苗族男女浮现于土纸的野拙中;曹琼德作品《花开花落》,运用土纸的温软质地,加上笔墨的空间表现力臆造出繁花开落;郭达平作品《云山·融》,色域间积色与浸润,造化某种空间的抽象;王华祥作品《新山海经》,按序列排列猪首、狗首,在温润的土纸上铺陈家畜寓言;方力钧作品《朋友》,水墨混搭套色版画样式作用于土纸之上,普通人物的憨笑塑造让人释怀;耿翊作品《千面》,千人千面的涂鸦表现性绘画,土纸质地的涩滞转换为色彩人面的颗粒感,意味多于造像;彭承军作品《斑马与鸟》,龇牙咧嘴的两匹斑马和一群鸟,由图像转换为土纸上的滩墨与积墨之迹;朱世伟作品《黔中迹韵》,依稀可辨识的本土人物及其叙事,被墨色流体与红绿色流体遮挡甚至覆盖而生成抽象符号;王仕明作品《大姐》,土纸的质朴直接滲透于人物的塑造之中,粗犷大方也内涵丰富;梁练方作品《山山水水》,大量的留白手法接近于完整的土纸材料表现,几座拼贴小山头却能入宋代山水孤寂之境;吴建棠作品《无题》,一层叠一层的色粉笔或油画棒的笔触覆盖了整张土纸,在纸面上不留余地的表现抽象符号及其色彩。

“材料综合与表现”类巧妙运用贵州土纸媒介的物理特性,综合纸浆质地、纤维纹理、吸水与积色性能等进行艺术语言的创新实践。代表作品:邬建安综合材料作品《透过纸浆触摸山洞》,运用土纸纸浆与土纸黏合模拟喀斯特溶洞岩壁,视觉呈现上无限接近阴暗湿润岩壁的真实质地;王霄作品《无题》,一摞着色的土纸如层积岩一般疏密有致地叠压着,极其灰调的冷暖色补充分隔着纸张分层,这些材料所赋予的空间可以填充无尽想象;胡明哲作品《土纸》,方法与王霄叠纸相似,但在材料使用上非土纸的摞叠,而是通过绘画色块与土纸拼连混合构成层级,所赋予的空间如天地般宽阔;金日龙作品《一情》,运用土纸的粗粝质地,拼接塑造某种泥模的痕迹;康昌美作品《天水之间》,土纸的肌理纹路配合透明色的浸润铺染,似乎将物理层面的土纸移至生物层面的藓类;曲鸽作品《共生图景》,色彩浸染丰富的灰色土纸,右侧有序排列两排压模圆形,左侧是几条压模直线,完成圆点与直线的共生构成;汪三林作品《壁上观》与吴一涵作品《吴泽峰》同样运用土纸拓印岩体面肌理纹路,汪三林平铺土纸拓印,虚拟平整的岩板上浸蚀着各色氧化与风蚀斑块,吴一涵尽可能挤压制造碎片叠加的边界线,让凹凸不平的土纸纸面形如山峦山峰。

贵州土纸在材料属性上吸墨力强,坚韧绵扎不易破损,土纸纤维的粗犷构造使其充满野性,从材质上为艺术家提供了足够多的异质化空间。在绘画形式语言的创新方面,贵州土纸在材质方面显现的质朴粗粝难以驾驭的野性,能给予艺术家们突破传统表现语言、另辟蹊径的多种可能。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多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其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艺术家以绘画艺术形式表现贵州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地理人文载体。贵州土纸作为一种古老的材料媒材,赋有地缘性给予的独特质料结构和人文内涵,它所承载的包含自然、文化等本土化的多重元素,能为艺术家创作提供更多物理材质与精神向度方面的选择。古法造纸带来的人文脉络,使艺术家们在面对绘画艺术与在地性问题时,能更深层次探寻艺术语言针对其表现对象的切入截面或接驳端口。

猜你喜欢

徐悲鸿贵州绘画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