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经济发展研究

2024-02-14郑翔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航空港郑州航空

□文/郑翔文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 随着航空货运量的逐步增长,航空经济成为一个新的引人关注的点。而“一带一路”倡议为航空物流发展提供难得的机会,政府和企业应当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为航空物流发展提供便利。本文通过对郑州航空港进行SWOT 分析,提出应当把握好其存在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航空物流产业链模式,以产业聚集形成完整生态链,实现郑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目标。

“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 年9 月和10 月分别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渠道,也能惠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如何利用好河南省内本土产业特色,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一)“一带一路”视角下航空物流发展状况。“一带一路”作为桥梁和纽带将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连结起来,为推动全球经济更深化的融合、缩小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带一路”始于中国,横跨亚欧大陆,沿途包括中亚、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甚至影响到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途径60 多个国家,途径国家经济总量达20 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有97 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双边航空协定,其中亚洲地区基本上达到了航线全覆盖。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也将“一带一路”倡议推向新高度。而在现代服务产业中,航空物流业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力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前持续低迷的经济环境下,航空物流凭借着时效快、功能强、安全、无盲区、有高灵活度、长途运输等优点,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性产业,对全球经济复苏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国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之后,截至2019 年已经有超过10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达成了相关合作事项,不管是在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量还是制造业、能源行业的国际运输规模都在逐年扩大。据统计,2019 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315,446 亿元,相比于2018 年增长了3.4%。不仅如此,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有利于我国航空货运向航空物流方向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航空物流体系。

(二)郑州航空物流业经济发展现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于我国整体航空布局的改进和优化、国家经济的促进以及中西部地区开放政策的推进起到关键作用。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变缓的态势下,郑州航空港经济水平却逆流而上,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增长。目前,在郑州航空港运营的客运航空公司已达23 家,共开创133 条航线,通航到86 个城市和地区。仅在2017 年郑州航空港客运量完成2,430 万次数,相比于2012 年的吞吐量增加了2.1 倍,排名全国第12 位,其中航空货运有50.3 万吨,相比2012 年增长了3.3 倍,位列全国机场第7 位。从2012 年到2014 年,每年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始终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在各大机场中排名第一。这不仅得益于大量知名企业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入驻,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在制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规划之时,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郑州航空港打造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如乔达、丹马士、捷运等的加入。

二、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发展环境分析

航空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在极大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活力的同时,也给政府及社会提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发展条件来看,郑州航空港的物流业正处于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具体表现为区位竞争激烈、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和航空货运补给能力不足等问题。

随着郑州航空港航空货运量的逐年增加,港区应该加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航空物流公司入驻,以产业聚集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了促进航空港区物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物流园区的建设,从而实现郑州航空港区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可以利用“SWOT”工具对航空港实验区的航空物流发展情形进行分析。根据郑州航空港的实际发展状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航空港未来物流发展前景以及相应举措的实施提出建议。

(一)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

1、交通便捷。国内的航空枢纽主要是以北京、上海、广州形成的三大传统航空枢纽,其他航空区域短时间内难以超越,与郑州航空港形成对立关系的成都、西安、重庆航空区位相近,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关系。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物流仍然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新郑国际机场位于我国的内陆中心,一小时内可到达成都、重庆、兰州、西宁等中西部主要城市,两小时航程可到达国内70%地区,三个小时的航程可直达我国内陆的所有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比于其他城市的航空港,拥有最大的人口覆盖范围,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有43 万亿之多,占全国GDP 总量的95%。其次,郑州的“米字型”干道,使其形成了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位于我国两大重要铁路干线——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叉点上,形成了便利的“双十”干道。郑州的公路位置同样特殊,不仅是京珠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交叉点,也是相当一部分国道的必经之路,郑州的每一个区县都有至少两条以上的高速公路经过,不仅发挥了主城区“米字型”干道的优势,也形成了郑州城乡交通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据2021 年市场调查显示,郑州航空港的年生产总值达到了1,172.8 亿元,同比增长12%,稳居全市第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健康食品产业和物流产业是港区内的支柱产业,外贸进出口额比例达到全市的80%以上,伴随着郑州航空港的飞速发展,多种产业聚集逐步成为区域发展主流,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应当利用好河南省内本土产业特色,新郑食品、信阳毛尖、漯河食品加工基地都是省内特色产业,航空港应该抓住机会,与各市政府积极展开合作,发展食品贸易物流。2021 年,航空港区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 亿元,达到5,245.6 亿元,同比增长17.9%。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平原地区,航空运输十分便利,港区要把握住契机,积极与南北部地区寻求贸易合作,也可以与盛产水果的东南亚地区寻求合作,形成特色的时令水果物流产业。

(二)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发展的劣势

1、航空港枢纽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河南省在航空发展上一直是重客轻货,客运设施完善,但货运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并未建立起国内与国外相互衔接的大通关体系。此外,新郑国际机场的信息化建设尚存不足,因为大多数航空物流企业都会与供应商客户共同完成业务,那么就需要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平台来高效、及时完成对接。但是,航空港的航空公司与供应商完成信息查询业务之后无法将信息集中起来,导致整合处理步骤麻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共享,这极大阻碍了港区内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表1)

表1 我国主要航空货运枢纽基本情况一览表

2、物流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航空运输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配送,而是专业化分工包括仓储、配送、运输、包装、检验等多项综合性服务,而河南省物流综合服务不足是制约航空物流发展的关键问题。郑州航空港的物流运输链的临空产业规模较小,主营业务仍然是将货物从一个机场运输至另一个机场,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较低。货邮业务中以货物运输为主,国内的运输需求并不高,这就导致盈利空间大大缩小。虽然港区内引进了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港区内包括富士康科技集团、微软等企业虽然有航空物流需求,也构成了航空物流运输行业的一大需求,但总体规模较小,对航空运输的拉动和支撑效果并不显著。以富士康为例,参与航空物流的主要业务为手机、计算机的零件配送,其所在环节多是产业链低端,总体利润低,这极大限制了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发展的机会

1、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产业的光明前景。根据对全球航空物流货运量的调查,有关专家做出了合理预测:全球航空物流货运量在接下来的20 年内,一定是呈上升趋势发展的。以孟菲斯机场的航空物流为例,联邦快递在机场通过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各种快递公司得以高效进行快递收取件业务,在全球超过200 个国家开展快递业务,每天需要处理的快递超过400 万个。同时,联邦快递的供应链模式可以向全球客户提供电子信息服务、销售服务。郑州航空港凭借着地理区位优势,潜力无限大,完全有机会和条件成为国际化航空港,从而极大促进航空物流的进步,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关键纽带。

2、国家对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支持。郑州航空港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经济实验区,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21 年出台的《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指出大力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会展业加快发展。在物流发展方面,重点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加快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密国际冷链航线,提升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等口岸功能,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吸引国际知名物流集成商在郑州机场开辟货运航线,打造国际快件集疏分拨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快递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中通、安博、丰树等大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达效等,要把郑州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城市。

3、加快形成航空物流产业链。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对航空物流的需求主要为快递物流和保税物流,因此郑州航空港应该加速形成仓储配送、货运服务、保税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实现全球货物的高效配送。一方面可以依托临空综合保税区的扩建为契机,加大物流效率和建设水平,形成现代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国家中部地区地形,构建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推进高端环节的发展,建立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贸易中心。

(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面临的挑战。郑州航空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核心枢纽位置,拥有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与周边航空港之间的竞争。“十二五”之后,我国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建成一个国际航空枢纽,于是处于内陆地区的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湖北政府早在2015 年就要将武汉打造成中部客货运双引擎中心城市,同年湖南政府也提出要将长沙改造成为中国的亚特兰大,陕西省的空港新城在2014 年获批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致力于建设西北最具活力的航空物流中心。这些航空分港的相继发展,不仅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了分配,不利于我国综合航空实力的提升,也成为郑州航空港发展路上的挑战。

2、河南省经济实力对航空港发展的限制。目前,河南省内的航空货运不足现象时有发生,河南还处于新兴工业大省的阶段,产业结构仍然偏向资源消耗,这样难以满足高新技术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经济结构转型对于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在2013 年中部地区完成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96 亿元,相比于上年增长12%,但河南省内占比仅有5.2%,对于全国的进出口额贡献也相对较低,这就极大限制了省内的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到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的发展进步。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SWOT 模型分析,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应当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优势,抓住电子商务发展、河南省产业转移给航空港带来的机遇,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港区物流产业集群。搭建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继续完善和发展港区的配套交通和基础设施。同时,港区物流企业也应当及时建立起物流产业链,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经济发展的主要层次,优化物流产业流程,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优化流程,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即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快速发展,努力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国际航空物流枢纽。

猜你喜欢

航空港郑州航空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闪电航空”来啦
哥哥从郑州来
“闪电航空”来啦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