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供销社作用和优势构建全程托管服务体系

2024-02-14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丁荣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供销社社会化补贴

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丁荣进

近年来,河北省供销社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扛牢保障国家粮食政治责任,加快发展全程土地托管服务,探索创新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的新路径。

一、实践探索

(一)强化示范引领,培育系统托管龙头。注册成立河北省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服公司”),整合内外资源,打造托管服务龙头。运作上实行五个统一:一是统一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统筹运作、收支集中控制、融资统一筹划、内部结算封闭运行,降低资金风险。二是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指导和攻关,统一建设、施工和验收标准,统一指标、费用和成本控制。三是统一物资采购。集中招标采购滴灌、农机、化肥、农药、种子等物料,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保障质量。四是统一提供保险。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开发商业保险,构建涵盖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于一体的农业保险体系,防范化解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五是统一销售品牌。加强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等战略合作,实行小麦、玉米订单种植,实施区域、企业、服务、产品“四位一体”品牌战略,打造公信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培育竞争优势。目前,示范开展全程托管服务面积80 万亩,涉及88 个县、297 个乡镇、875个行政村。

(二)创新“五新”机制,打造科学种田示范。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创新全程托管服务方式。一是新模式。加强与村集体合作,创新整县推进和“村社共建”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保底收入+二次分红”机制,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收益。2022 年石家庄市高新区丘头镇5 个村共计分红58.38 万元。二是新品种。组建河北省种业集团,坚持“育繁推”一体,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种业基地,助力新品种扩大增量。2022 年马兰系列繁种10 万亩,种植马兰1 号30万亩,创小麦亩产778.88 公斤的全省千亩方纪录。三是新技术。打造农技服务平台,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建立南北两片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浅埋滴灌、深埋滴灌、淋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小麦播种深翻整地等技术。搭建“供销智慧农业”平台,托管土地全部上线,实现农事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四是新装备。打造“滴滴版”智慧农机平台,整合全省克拉斯大型农机36 台及中联谷王、雷沃谷神等国产优质机械300 多台,统一调配规模作业,以新装备提高效率、降低损耗。五是新农人。实施“双百英才”行动,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百名优秀毕业生,健全工作组长、区域经理、生产队长包联网络,聘请专家授课辅导、现场指导,着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

(三)实行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省市县三级社成立工作专班,省级负责统筹协调,市县两级负责组织推动,共同协助省农服公司做好托管协议签署、田间管理、粮食收储和销售等工作。省农服公司明确对市县社利润分成,充分调动各级社积极性。联合市县社采取村社共建模式开展服务的,市县社分别享受5%和49%的净利润分成;采取与大户合作模式开展服务的,市县社分别享受5%和10%的净利润分成。比如,邯山区南上宋村、隆尧县白家寨、任村等45 个村采取村社共建模式,两县分别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服务2.66 万亩和6,700 亩。南宫市采取与大户合作模式,聘请具有丰富种植管理经验的种粮大户作为生产队长,人均管理托管土地500 亩以上,托管总面积近30 万亩。各地供销社参考省社做法,依托基层社和为农服务龙头企业,建设村级为农服务中心,开展耕种管收储加销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系统开展土地全托管服务478.5 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4,790.9 万亩次。曲周县供销社依托大河道乡供销社,购置大型农机具110 台(套),开展粮食、蔬菜生产托管服务17.16 万亩。

(四)实现“四个效益”,展现为农服务担当。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取得省水30%、省肥30%、省电30%、省工80%、增地5%、增产10%“四省两增”初步成效,相关做法得到全国总社韩立平书记和省政府王正谱省长充分肯定,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河北日报头版头条给予报道。一是确保政治效益。集约化种植、规模化服务、现代化作业,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托管服务实现亩均增产120 斤、增收180 元以上。二是扩大社会效益。通过“村社共建”模式托管土地面积50 万亩,每亩给村集体30 元协调费,带动村集体增收833 万元;通过“保底收入+二次分红”帮助农民实现收入5 亿元。三是实现生态效益。通过浅埋滴灌、水肥一体、良田改造等措施,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实现节水省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华北“大漏斗”综合治理。四是稳定经济效益。省农服公司2022 年实现盈利,带动市县社增加收入1,000 多万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经验启示

(一)开展全程托管服务是推动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方向。开展全程土地托管服务,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有效实现机器换人、主体替人、服务带人,在确保地有人种、把地种好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土地收益和劳动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成功开辟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新路径。

(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方案》,省农业农村、财政、发改委等部门持续给予政策倾斜,部分县级党委政府把供销社作为农业项目实施主体,大力支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稳步推进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全程托管服务扩面提质。

(三)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有效动能。省供销社应势而动,建强省农服公司,推动系统上下联动,形成三级社齐抓共管合力,逐步把省农服公司建设成为全省供销社为农服务重要支柱。实践证明,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承接为农服务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为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还不充分。目前,全省大田托管服务还不充分,服务主体规模小、层次低,覆盖面还不大。比如,调研发现,保定等市多数村注册成立了土地合作社,但对接服务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因缺乏服务主体带动没能实现实质性运作,服务的后半篇文章还没有做起来。所辖高碑店辛城镇共有53 个村,都建立土地合作社,但目前仅在6 个村开展土地托管服务。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机装备欠缺。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田间道路窄等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大型农机设备无法到达作业现场,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比如,在邯郸邱县陈一村托管的成方连片的888.67 亩土地,由于周边道路狭窄,大型农机无法到达现场作业,只能地头短倒,平均每亩多产生费用30 元,降低生产利润。

(三)一定程度存在土地碎片化问题。在土地流转或托管过程中仍存在土地不集中、地块分散等现象,导致插花地的出现,影响机械设备进地耕种、收割,严重制约大型机械作业,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四)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省农服公司作为实际种粮主体,尚未充分享受到应有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等补贴资金。比如,2022 年以来省农服公司享受种粮补贴合计227.9 万元,占比不到公司托管土地应享受补贴总数的2%,且其他补贴均未享受。

四、工作建议

(一)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托管。建议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程,开展农田集中整理,实现土地成方连片、适度规模经营,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和宜机化水平。

(二)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议把供销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供销社做好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示范园建设等工作,壮大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端,探索构建服务体系充足、供需匹配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支持供销社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建议支持供销社联合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乡村振兴基金、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基金等,广泛参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和冷链物流等重大项目。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推广农业保险,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四)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议将省农服公司等供销社托管服务企业作为农业全产业链主体企业,制定符合实际的资金扶持奖励措施,使其充分享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价格综合补贴等补贴资金,加快培育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龙头企业。■

猜你喜欢

供销社社会化补贴
温存记忆的供销社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