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2024-02-13马钰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责任

□文/马钰莹 李 笑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提要] 制度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然而制度环境如何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尚未阐释清楚。本文对制度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从理论视角出发厘清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现状,最后在文献述评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过度加班等事件屡屡发生,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渐成为企业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仍存在披露比例低、质量不高,以及披露信息不充分,以文字信息为主,缺乏会计信息等问题。

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企业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因此企业的行为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受政策等正式制度和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为了获得合法性,企业被迫或主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制度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和披露水平展开了广泛研究,从一开始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到后来的制度趋同视角、合法性视角、信号传递视角等,已有研究均表明,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对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作用关系的系统和全面探讨:第一,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测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第二,缺乏对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作用机制的系统概括。为此,本文通过对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的梳理,对不同视角下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文献回顾

制度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决策制定。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下探究制度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为揭开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过程“黑箱”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深入不断拓展和丰富。一开始,利益相关者泛指所有和企业生产经营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股东、管理者、供应商、客户和员工等。后来Freeman 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也就是说政府部门、社区、环保组织等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范围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作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的是企业纳税、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劳资关系等与财政收入和社会秩序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政府机构颁布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是驱动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受法律制度所带来的监管压力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同时还要保证披露质量,而不同行业类别的企业面对的政策监管压力不同,监管压力越大时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所在的社区居民息息相关,而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社会责任问题是社区和非营利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此外,供应商和消费者也将目光放在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上,虽然社区、非营利组织、供应商和消费者不能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但是能够通过广泛的媒体舆论来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披露行为。并且,研究表明,媒体的关注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环境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所以,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企业往往会选择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在年报中对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公布。

除了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之外,股东、员工等企业内部相关者也会对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总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种类众多,利益诉求和契约关系的不同,使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需求存在异质性,因此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能力也有所不同。

(二)合法性理论视角。合法性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企业行为与当前制度一致时,就会得到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否则反之。所以,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大多会披露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信息。

政府是制度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关键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政府机构能够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向企业释放压力,约束企业做出符合其要求的行为决策。企业为了获得合法性,就必须与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联系,遵从法律条文等强制性压力,趋同于行业准则等规范性压力以及社会认知等文化压力,从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以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当企业陷入合法性危机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频率和质量来减轻和消除危机。

企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当企业受到各种合法性压力时,企业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履行信息,通过这一行为来展示公司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获得相关利益者的支持和合法性,但是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所受到的合法性压力。当企业面临来自同一级政府内部不同部门提出的相互冲突的诉求时,企业会通过选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不同部分的内容呈现形式,即通过实质性或象征性地披露具体的社会责任活动来应对上述压力。

(三)制度理论视角。制度理论认为,组织处于一系列从强制性法律监管到部分规范性压力范围内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环境中,为了获取企业经营环境中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企业服从和适应制度环境来获得“合法性”。制度理论为解释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的“趋同”提供了新的独特视角。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到一些关键性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狭义上的制度环境特指法律制度环境,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好坏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重要影响,制度环境越好,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能性越大,披露质量也越高。此外,在不同制度环境中企业的战略类型也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不同影响,在弱制度环境中探索性战略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更强。

区域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也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商帮文化、儒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影响。彭晓等强调商帮文化所代表的社会规范会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且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促进效应更加强烈。邹萍在研究儒家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时考虑了行业竞争和高管团队教育背景所起到的作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信号传递理论视角。信号传递理论提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些企业会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向市场传递相关的信息,从而将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同时企业所采取的这些行动往往具有一定成本,使其他企业不能够轻易模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就可以识别出这些释放信号的企业。企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就意味着企业向市场及利益相关者传递出了一种重要信号,有利于减少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地理距离会造成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所处经营范围内制度环境的异质性,企业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所感受到的制度环境是有差异的,导致企业所做出的决策也可能不同。因此,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非营利组织的地理距离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空间距离越近,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能性越大。

二、研究述评与展望

通过回顾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已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且近几年开始逐步从单一的理论视角转向多元理论视角,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合法性理论与制度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外部压力理论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入地解释了制度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如图1 所示。(图1)

图1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框架图

虽然研究表明,制度环境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动因,但是已有研究仍停留在“制度环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层面的因果关系上,具体表现为:

第一,鲜有文献对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作用机制,特别是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制度环境是具有多重维度的复杂概念,对企业来说既存在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也存在文化传统、道德伦理等非正式制度;既会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内部制度环境的影响;还可能受到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三方面的制度压力。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行为和质量的作用过程,寻找作用过程中可能的中介变量,诸如组织文化、员工公民行为、企业家精神等,打开影响过程的“黑箱”,进一步丰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

第二,对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作用关系的调节变量尚不充分。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企业所在行业性质、竞争强度等外部因素和企业规模、战略选择、高管特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情境下制度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利于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异质性。

第三,现有研究多是从结果出发研究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缺少从过程视角去研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变化。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面临的制度环境和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做出不同的战略决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企业位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是否相同,以及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都是未来值得探讨的话题。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