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题整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4-01-31张鹏宇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错题整理情境

张鹏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整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旨在探究错题整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从原则、难题以及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错题整理的意义和作用,并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错题整理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错题整理可以优化学生数学解题思路,加强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成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错题整理,培养学生错题整理的意识,要运用科学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错题整理的方向,要充分利用教学反馈,让学生通过错题整理有一定的收获。围绕错题整理的根本目标,教师在初中数学的错题整理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学生都具备做题意识,但缺乏做完题后的反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反思是进步的源泉,学生只有学会反思,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

2.遵循知识的演进规律

错题整理要从知识自身的逻辑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分层分类整理错题。同时,在分析错题的过程中,学生应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入手。

3.保证错题整理的双向反馈

错题整理以学生为主体,但离不开教师的反馈跟进。通过教师的教学互动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错题的认知,进而让错题整理更有效果、更有价值。

错题整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存在以下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去破解。

1.对错题整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进行高强度的赶课程、题海战术,影响了错题整理的时间,学生没有充沛的时间去做相应的错题整理工作,教师对学生的错题整理并没有提出严格要求,造成错题整理的形式化。

2.错题整理的方法缺乏科学规划

很多教师只是随意让学生去整理自己的错题,但是对于错题如何分类、如何分析错题、如何纠正错题等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并没有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导致学生的错题整理成为对答案的机器,对待错题颇为敷衍,错题整理没有效果。

3.错题整理的效果难以权衡

很多教師实际上不知道对错题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价,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错题原因,不理解如何进一步纠正,导致错题整理没有效果,学生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会出现错误,致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评价错题的过程,在评价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1.运用教学方法,锻炼错题整理能力

在初中数学错题整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学生高效掌握错题整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方式进行问题探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错题反思,找准原因,进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错题整理的兴趣,也可以设计一些适合错题整理的活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参与到整个错题整理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错题整理能力。

以《有理数计算》的错题整理教学为例。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最近的错题本进行交换,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学生之间经常出错的类型,然后选择一道典型错题进行课堂展示分析。在学生探讨分析的时候,教师要锻炼学生发现错题细节的能力,通过发现别人的问题进而修正自己的做题方法,避免此类错误在以后的计算中发生。如在进行有理数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抄写失误、跳写步骤、运算法则出现问题等,这一类属于学生做题期间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这类错题去思考如何改进且不犯,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相关的目标及时纠正类似问题。而针对去符号和分母移项等需要学生再次回顾知识的题目,教师要组织专项复习活动,让学生再次进入知识的复习,查漏补缺,然后再次挑战相关典型错题,在复习知识、重温错题、巩固知识的循环活动中掌握相应的错题整理技巧,

2.营造教学情境,加强错题整理意识

在初中数学错题整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错题整理的意识是首要问题。学生只有养成错题整理习惯,才会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做题情况,形成自己的错题整理本。因此,创设符合学生的错题整理教学情境,如以活动、素材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进行错题整理,加强意识培养。

以《全等三角形》的错题整理教学为例。教师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原因是学生对三角形的判断条件记忆不清楚或者是判断方法尚未熟练,然后根据错误的方向有针对性地举办活动,营造教学情境。如举办“我为同学找找茬”的活动,教师出一道典型题目,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写出相应的证明步骤,写完后教师可以创设错题纠正的情境,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发现对方的不足。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进一步营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证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意识去分析,学生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种图形交叉后判定三角形的条件可能有所困难。面对这样的难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道具,让学生通过分析图形之间的结构进而掌握相应的技巧。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错题整理后的错误率对比,让学生通过数据得出整理错题的重要性。

3.注重教学评价,形成错题正向反馈

初中数学要求进行错题整理,看似是对学生本人的要求,实际上是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初中数学要求进行错题整理实际上也是在促进师生同步发展。学生可以通过错题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在听课的时候更能把握方向。教师从学生常错的题目中分析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矫正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双向互动重视学生在错题反思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正向反馈,甚至可以和学生转换身份围绕错题进行互动讲解,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讲解互动,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问题,把错题整理具体化,提高错题整理的有效性。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本节课学生容易出错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对题目中蕴含的方程信息提炼不够,无法列出等式,另一种是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尚不熟练,容易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教师在错题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当“小老师”讲解如何从题目中提炼出信息,并将语言转换为数字等式。在训练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遗忘或忽略的语言分析再次得以补充和锻炼。针对学生出现二元一次方程解法错误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帮忙,再次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双方相互出题,把自己的错题融入其中相互锻炼。最后,教师在收集学生错题整理情况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错误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题整理不仅仅是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方向。在教学中,需要把握错题整理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错题整理。只有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错题整理,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和注重教学评价,才能让错题整理真正起到开拓学生数学解题思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成绩的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金灿)

猜你喜欢

错题整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圆”易错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