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与探索

2024-01-31殷枫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随文文字

殷枫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渗透,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的提高。随文练笔是指学生在大量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总结语言运用规律,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感悟,实现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的教学形态。本文对随文练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以期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朝夕之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指导学生对文字的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创作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尝试将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话,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使之成为生活常态语言,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阅读育人效果。如教师应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模仿文本内容进行表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接纳吸收知识,并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进行运用。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部小说题材的作品,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这类文本相对陌生,所以,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灵活运用,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润物无声中灵活运用语言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船、海水、雾等课文描写的要素内容,并启发学生思考在遇险之前,以及遇险过程中,包括船长牺牲后的相关景物的描写,进而体会小说中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以及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讨论课文内容,可以形成自身的思维常态,有助于在迁移式练笔中,更好地进行文字表达,这样也可减轻学生对陌生内容进行文字描述的压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随文练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从文字的阅读、理解、运用等方面,为学生构建一个体系化的语文学习模式。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内容,对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进行感悟,以把握文章精髓内容,更好地理解课文表达的主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标注出文章的精华与疑惑,并自主查找这些内容的出处、含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运用效果。然后,将这些重点内容作为拓展描写的内容开展写作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写作内容。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美丽的鹿角》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通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将这些语句作为着重思考的内容进行标注,在进行分析之后,再将重点语句内容进行拓展性描写,使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重点语句1:他从来没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感叹其美丽的鹿角就像两束珊瑚,美丽而炫目。

重点语句2:鹿觉得自己的腿很丑,这么细的腿,怎么配得上我美丽的鹿角呢。

重点语句3:鹿遇到凶猛的狮子后,撒腿跑开了,鹿角被树枝挂住,鹿还是靠着四條腿跑了出去。

课文中的这三个重点句,每一句话描写的含义都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挖每一句话的含义,并以文字的方式进行重点句的续写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课文主题思想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

为确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开展随文练笔的有效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深度挖掘阅读内容的内涵,让学生理解课文创作意图,以便激活学生的情感诉求,让学生有情可抒、有话可说。当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表达爱国情感主题的内容占比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的过程中,寻找其中感人肺腑的语句,围绕情感元素开展随文练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以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同时确保学生创作的文字内容更具感染力。这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创作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视频,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激活学生的情感意识。此外,通过短视频与阅读课文的双重引导,也可以确保学生能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写一段读后感,将此作为课下小练笔的内容,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还能让学生通过随文练笔,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如课文中描述:“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同时,文中也描述了狼牙山五壮士明明可以走主路追上主力部队,但那样会让敌人知道行军路线,于是,选择了一条“死路”。虽然五位战士全部牺牲,但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保护了主力部队的安全,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人传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五位壮士的角度出发,尝试以代入感的方式描写,进行随文练笔,以此体会战士们的拳拳爱国心。这种写读后感的方式,可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

补白拓展练笔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想象如何填补空白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及创作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扩展情节,寻找文章中内涵丰富的句式,并对其进行延伸,为后续的补白练笔做好铺垫。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应对学生开展文本内容补白学习,进而开展拓展性练笔,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多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想象与文字运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也可以使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以更为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文本内容。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阅读课文后,学生能够发现“是有一份喜悦在滴答的雨点上隐藏,且在作者的心中激荡”“这种喜悦是无声的,却更显得其欢喜……”作者以这种留白的方式,结束全文。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篇课文进行读后续写,以此凸显随文练笔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随文练笔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活动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并注意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着手,以此对作者心目中的那份“盼”进行续写,进一步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续写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结合对下雨天的感受,以及自己在雨天的一些经历,使续写内容更为完善,真正实现通过随文练笔提高学生思考与文字表达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为课程改革理念的一项重要体现方式,随文练笔的运用目的在于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阅读、理解与写作的最大效果。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再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和文字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乐学善思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八层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随文文字
充分重视独立阅读课文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人们在圣诞节乐善好施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