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思维培养视角下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的设计策略

2024-01-31张文钰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综合性教师应思维

张文钰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众多地理教师需要探究与实践的课题。当前,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性思维培养的掌握仍需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性思维培养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基于此,微专题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方式,以其短小精悍、逻辑关系强、时间灵活等优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以应用,对于突破地理知识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综合性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注重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究其本质,地理微专题教学是可以展现学生地理综合性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思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综合性思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分享自身对不同问题的看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

例如,在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如下问题:“水稻在南方区域与北方区域的生长特点有何区别?”“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有哪些地理环境差异?”在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对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展开简单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回答相关问题。为了保障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为各个小组布置与所学地理知识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展开探究活动,分享对问题的看法。通过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的方式,利用多角度思维为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可以提升学生深度探究、总结归纳等综合能力,也能将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融为一体。此外,通过学生合作展开主题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堂的积极参与度,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综合性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高中地理教材中涵盖的大专题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教学内容缺乏一定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于学生全面学习地理知识是十分不利的,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性思维。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教材大专题“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时,其中“农业生产中地膜、温室技术的运用”这一微专题案例,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地理教师会对水源、地形、气候以及交通等一系列具体因素进行概述,而不会对其中的具体要素产生影响的过程展开进一步探讨,这一教学方式虽然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农业区位,但缺乏对其影响要素的精确分析。为此,针对这一微专题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定农业生产中地膜、温室技术这一角度展开对知识内容的深度探讨,使学生能了解地膜以及温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时空思维、地方思维和要素思维,从地膜、温室技术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改善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因素,切实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理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并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各种类型的地理图文资料,增强学生通过审图进行判断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地理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存在一定差别,大部分高中生觉得地理学习存在较大难度。《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应带领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结合最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地理命题越来越凸显出贴近生活实际和解决当前热点问题的趋势,这样的命题趋势主要在于考核学生能否根据题目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第44题以青藏铁路格拉段某长风沙活动路段两侧展开调查为背景,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引申出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问题。地理综合题目通常从环境、人口、生态等实际出发,为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不但要做到理解题目,还要在此基础上将问题与课堂所学知识建立有机联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密切关注时事新闻及热点事件,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热点微专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比如,2021年9月份,我国北方罕见遭受连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而西南5省却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严重,局部地区旱情可谓百年不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气候现象?这样的现象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该怎样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些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且与地理学科知识密切相关。为了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好的突破,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热点问题选取与地理现象有关的微专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掌握社会最新发展动态和时事热点,并学会运用地理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综合性思维习惯。

在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有学习基础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这一要点。高中学习阶段面临高考这一重要节点,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学习重点,更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在課堂学习以及考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设计问题性微专题,通过这样的专题设置,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

例如,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自然地理时,在解决自然地理原因分析类和描述类问题时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应准确掌握学生在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为学生设计“答题思路”专题,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如,针对资源或环境问题形成原因,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水土流失成因”“空气污染成因”“土地荒漠化成因”等微专题内容,而对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地理概念及地理概念混淆等现象,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列出名录,设计关于概念辨析类的微专题,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水平。

在地理综合素养视角下,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一定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这其中,微专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教师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挖掘全新的、高质量的微专题地理教学策略,将微专题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素养的重要手段,真正在教学中取得实效。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基于综合性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微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 [2022]GHB1635】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综合性教师应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