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美术学习优化策略

2024-01-31唐徐璐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礼盒剪纸图形

唐徐璐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围绕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同时还明确“通过‘综合探索’,学生将所掌握的艺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提升核心素养”。具体到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不仅包含了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美术基础技能的同时,搭建平台,借助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审美熏陶,帮助学生发展美术素养,提升美术能力。

课程标准提到,核心素养中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审美感知,而审美感知的基础却是图像识读能力。具体地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提取有用信息,继而开展后续学习。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搭建开放性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画,大胆表达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内容。如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量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有效锻炼观察能力以及图像识读能力。

例如,教学《美丽的纹样》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类图形纹样,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设计相应问题,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寻找各类点、线、面图形。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教室里各类点、线、面图形,并与学生所找的图形一一对应,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线是由无数点构成的,面是由无数线构成的。在学生对点、线、面有了充分认识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案,探讨其中规律。鼓励学生思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区别,以及其他一些图像图形的不同,如树叶图形、梅花图形、不规则图形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进行联想与想象,并将其对应图形线条化。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图像规律,融入自己的想法进行自主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围绕问题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发现的图案规则进行大胆想象,而不能限制学生思维。

课程标准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调掌握相应的“艺术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这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进而在理解运用中形成美术素养。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课例,结合相应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继而从中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具体来说,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美术作品,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获得相应技能,培养审美能力。

例如,教学《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是由于其缺乏对应的理论鉴赏知识,因而对剪纸作品的鉴赏大多停留在初步感知阶段。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相应知识,比如剪纸艺术传承、剪纸相应技巧,还有剪纸艺术表达方式,让学生从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了解,丰富学生的剪纸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如有可能,教师可以拓展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剪纸艺术作品,如《抓髻娃娃》这一剪纸作品,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也可以结合相应的剪纸文化传承和表现手法进行拓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还能多方面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的人文风俗。通过具体作品,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到表现手法及藝术特点,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助力学生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虽然美术作品相比其他艺术作品较为具体,但从本质上讲,是借助点、线、面形式进行表达,也是较为抽象的。而要把抽象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相应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也能降低学习难度,弥补认知不足,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提高艺术修养,促进想象力发展。

例如,教学《神秘的礼盒》一课时,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将文本中抽象知识与做法转化为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参与的学习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或其他制作材料,通过想象与联想,积极参与礼盒设计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扣住“神秘”这两个字眼,结合礼盒制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新,尽可能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礼盒。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礼盒评选,说说怎样改进,才能突出“神秘”,以期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礼盒,学生对礼盒的外包装及其结构,还有相应材料都较为熟悉。如果教师直接讲解,也许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礼盒制作知识,但兴趣必然不高,自然更谈不上“神秘”。而搭建平台、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相应礼盒制作技巧,并且有效锻炼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不仅可以降低课堂学习难度,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内在欲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条件。

基于美术课程的核心要素,只有将自己融入其中,结合自己的创意主动去创作,才有可能让其作品真正成为艺术。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其创造欲望,这也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最佳动力。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美术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意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自主创作,在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也能有效培养美术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水墨画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趣味绘画教学。由于之前学生对水墨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水墨画的动画片,让学生意识到动画片中小动物都是由水墨构成的。然后,教师示范制作水墨画的技巧,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在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作。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学生制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败作品,教师要善于“挽救”,比如有些学生只画了一团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添几笔画水草,有学生用嘴巴吹墨,吹出“树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添加颜色,绘制“百花盛开图”。这样的教学形式,基于学生的兴趣点,激活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使得这一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绽放异彩。

总之,针对新形势下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积极搭建平台,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创意实践、自主创作等方式,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感知、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实现艺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湖小学)

(责任编辑赵丹)

猜你喜欢

礼盒剪纸图形
礼盒
剪纸
新年礼盒
折礼盒
礼盒
分图形
找图形
剪纸
剪纸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