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元策略

2024-01-31彭红军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素养语文

彭红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采用听、说、读、写、思等形式进行综合训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实践性学习中,教师通过设计“创设聆听契机、组织叙说活动、优化阅读鉴赏、整合读写训练、树立反思意识”五个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主动为学生创设聆听契机,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聆听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地接受学习内容,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基础。教师通过设计示范诵读、精彩讲解、学生发言、问题解读、音频展示等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聆听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聆听能力。

以《白鹭》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专家配乐诵读音频材料,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的场景,体会文中白鹭的形象特点,并提出聆听要求:“在作者笔下,白鹭像一只来自天堂的精灵,那样完美。通过认真聆听诵读,体会情感表达以及抑扬顿挫诵读技法的应用。”聆听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和提示学生,让他们感受诵读技巧及情感表达。此外,为激发学生的仿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反复播放配乐诵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诵读,感受文章情感,并组织学生两两合作进行互听互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作出干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帮助。

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专家名篇经典诵读音频,能够激发学生的聆听欲望及仿读热情,可以对学生的诵读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仿读训练,将聆听内容作内化处理,能为接下来的读写训练提供帮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文章复述、故事对话、话题讨论、主题辩论、质疑释疑等训练练习,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参与度,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做好必要的教学调查,对教学内容作深度解析,找到叙说活动设计的起点,为学生带來多种形式的叙说体验。讲述、对话、交流是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做好创新设计,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以《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并提出教学任务:“课文中围绕蔺相如共讲述了三个故事,通过抽签选择故事内容进行述说。”因此,由于学生的讲述内容是抽签决定的,学生应提前对三篇小故事做好准备工作。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故事讲述活动,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推选出小组中的“故事大王”。在小组活动环节,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习小组组织情况,并适时从旁协助,确保学习小组的故事讲述活动顺利开展。

由于故事讲述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因此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在设计阅读鉴赏训练课程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语言鉴赏学习,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支持,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训练品质。文本内容中有不少好词佳句,虽然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优美的语言,但由于鉴赏角度较单一,难以全方位地打开思路展开思考。因此,教师应适时做出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分享展示、相互借鉴、互相参考等方法拓展学习思路,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和看待问题,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深入解析。教师在随堂观察时,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对修辞方法展开思考,基于此,教师从典型词语、句式等角度进行了解读分析,为学生作出了示范。如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若不考虑修辞方法,则可以通过观察句式特点进行解析。前面四个小分句,每个分句由两个字组成,极为短小,读起来有很强的节奏感。此外,本文中典型词语“站”“飞”“扑”等动词的准确使用,也生动地描绘出鸟的姿态、数量和种类,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案例中,教师从其他角度引导学生改变思维定式,以全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角度思考问题,全身心地感悟和体验语言魅力,从而产生丰富的鉴赏体验。阅读鉴赏方法众多,教师从方法传授角度组织教学,强化其调度作用,能使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信息。

课本剧创编、仿写、续写、读后感、读书笔记、学习反思等学习方法,都属于读写训练范畴。教师应不断更新读写训练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读写训练。读写结合强调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而学生多关注“写”却忽视“读”,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写作,将“读”和“写”更好地衔接起来。因此,教师布置读写任务时,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接受能力及兴趣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对读写训练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读写训练环节。

以《四季之美》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精美的小品文从四个角度描绘了四季的美景特点,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体验。在设计读写训练时,教师提出训练任务:“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景,如果让你描写其中一个季节的美景,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呢?”在提出学习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写并展示。读写训练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讨论,对感兴趣的问题及疑难进行思考探究,找到“读”和“写”的衔接点。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指导,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展开思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操经验。如此,写作成效良好,在展示环节,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比较出彩。

仿写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完成写作构思,在读写训练过程中,教师作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并适时为学生作出教学指导,提供操作帮助,能够激发学生的读写热情、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确保读写训练顺利展开。

学习离不开反思,教师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设计学习课程,在语文学科训练环节中增加反思训练,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师在设计语文训练环节时,应依据“学”与“思”的关系,有意识地提出更多的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顺利完成认知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古人谈读书》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文中列举了古人对读书的不同看法和观点,每一篇都具有很深的含义,值得发掘。当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后,教师提出训练任务:“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不少名言值得我们借鉴,回想一下,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哪些名言,介绍你最喜欢的名言,并说说这些名言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教师与学生共同借助注释进行内容梳理,并结合教辅材料,对文章内容作深度解析,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案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读课文,深度挖掘文章含义,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学习。在集中展示读书名言时,引导学生创作警句,帮助学生通过不断反思挖掘文章的主旨要义,提升学生的思维训练,丰富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设计优化语文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开展听、说、读、写、思综合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语文能力的锻炼机会,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来静)

猜你喜欢

教师应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