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属性

2024-01-27向丽丽石锦秀周娟包靓靓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技能

向丽丽 石锦秀 周娟 包靓靓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 东阳 322100)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是加快构建学习型、技能型社会的坚实支撑,是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职业院校学生持续成长的重要通道。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从国家层面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进行了阐释。2019 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拉开序幕。为了系统指引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持续推进,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国务院学位办制定《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直到202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首次得以确立。

当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实践并稳中推进阶段,截至2023 年12 月,全国共有33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在校生近13 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高职院校被纳入当地“十四五”规划筹备升本或正在积极主动地推进各项升本准备工作。无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最终都需要回归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这就需要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属性,准确区分它与普通本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差异,进一步掌握其发展规律和运行机理,主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适应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 属性的必要性

现有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学者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动因的关注,主要聚焦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和稳步推动,从2014 年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2019 年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的诞生,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倡导和推动[1];另一方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值赋能的最大诉求[2],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3]等对职业教育及其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职业教育结构,解决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成为必然[4]。中观层面,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局势[5]、深化办学体制和模式改革及推动中、高、本衔接和职普融通等的需要[6],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由地方高校转型而来的应用型本科存在较多不足,非独立建制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效果欠佳,而民办高职院校拥有比较灵活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开展试点工作[7]。微观层面,人们的教育期望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且受终身教育理念影响,学习者对获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8]。

(一)回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诉求

在质量强国建设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生存之基和立足之本。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开展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标志性技术和装备的重大突破,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推动“消费”“生产”“流通”“投资”“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低碳、节能转型的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产业集群发展大幅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的经济发展效率变革,需要更好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之相匹配。此外,“抢人大战”不断上演的社会现实,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及其对人才受教育程度、数量、质量、规格的新诉求。因此,厘清人才培养类型属性,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回答时代之问的必然选择。

(二)避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同质化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训练、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主要环节应体现其自身的色彩和风格,才能真正彰显其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价值。事实上,国家虽然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但科学与技术、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办学实践中仍然难以明确区分开来,容易造成其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等向普通本科教育偏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有层次上的区分,但存在本科与专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教育教学内容等界限不明的问题,没有进行层次上的合理分层,承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办学实践存在趋同现象,没有体现出鲜明的校本特色和区域特色,极易造成人才培养同质化。因此,合理定位分层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属性,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同问题十分必要。

(三)警惕技能型社会建设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工具化

“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以“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为主要特征的技能型社会,助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各行各业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务必警惕只关注人才培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为学习者个体提供持续参与学习、获得技术技能发展、养成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根本职责。因此,要以终身学习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启迪智慧、丰富情感和修炼道德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助力“人人热爱学习、处处能够学习、时时可以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9]。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视问题,有利于更清楚地分析不同教育类型和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属性差异,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其本质属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在类型定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以及教育生态等四个方面存在问题。

(一)类型定位模糊不清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复杂多样,但主要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来,32 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中,有22 所是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来,占试点校总数的68.75%。其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较弱,缺乏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熟的办学经验,而办学实践又处于积累的前期阶段,极易受原有办学惯性的影响[10],导致办学定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除此之外,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供给主体之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受传统办学观念以及学术逻辑办学思路的影响[11],造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模糊不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区分不明

一方面,同一所试点校的本、专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存在雷同。以某一职业技术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商务领域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面向,本科是区域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等行业企业,专科是商务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知识要求,本科要掌握JAVA 程序设计、网店运营推广等基础理论知识,专科则要掌握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要求,本科需具备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电子商务运营管理能力,专科则需具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技术能力;素质要求,本科是应拥有高尚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素质,专科则是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不同试点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在全面了解其他职业技术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得知,校际人才培养目标只在部分文字描述上有所区别,而在服务面向、就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没有本质差异,没有根据教育层次、地区特色、校本特色结合本质属性来确定。

(三)培养规格要求有待更新和提高

素质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掌握、综合素质养成的要求较为笼统且普遍化,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及其职业性、高等性、复合性、适应性等本质属性制定出体现具有应用性、层次性、技术性、区域性等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2],且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等对广大劳动者的技术知识系统性、专业能力综合化、职业素养人本化等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3]。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共生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共生理论认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两个共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原有以普通教育为参照构建的“教师中心”学习生态未被彻底打破,教育理念、范式、方法及路径等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14]。在现有模式下校企双方的内在联系不强,在互动过程中还不能完全实现共存、双赢、和谐发展,从而导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生态链尚未建立起来[15]。行业、企业参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仍不健全,没有形成有利于共生主体相互兼容、相互表达、相互影响的良好共生环境。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属性差异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处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地带,形成两种教育类型的集合圈,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其办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合作办学。这是最早、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高水平高职院校同普通本科院校针对某一个具有优势的专业进行三二分段、二二学分互认分段等对口升学合作,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或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等一体化教学,政校企行联合开办专业,以及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联合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等。二是独立办学。最常见的有高职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设、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三类[16]。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具有的类型性质和层次特征,有利于稳固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作为一种独立形态教育类型的重要地位,全面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应性。理性看待三种教育类型(层次)之间的属性差异,有助于高效解决现存的主要问题,彰显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更好地指导办学实践。

(一)人才培养类型差异

国际通用的“四分法”是学术界一致认同的社会人才分类法(参见图1)。学术型人才是指具有科学系统的、较为深厚且专门化的学科理论知识,主要从事探索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生成创造科学原理,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等工作的拔尖人才,其对应的办学类型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研究型本科。工程型人才是指掌握较为系统、厚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地将抽象的科学原理、方法、思维等理论性知识运用于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规划、研发、施工及决策等具体实践的专门人才。技术型人才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指具有必需且够用的较为宽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工作现场或生产一线将工程型人才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具体产品的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技能型人才则是指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职业岗位操作一线,将某一专门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过程创造物质产品的操作人员。将技术转化为物质产品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点,但前者侧重于技术把关与指导,后者侧重于实际操作。根据人才的岗位职责或从事工作的范围,可将上述四类人才归纳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型。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由技术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完成。

(二)人才培养层次差异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高职专科、中等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人才培养的层次差异。历年来,我国按照技能层次从低到高顺序将技术工人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等,分别由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进行培养(参见表1)。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于面向现代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群),培养未来能够获得与技师、高级技师等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或职级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如工程师、工艺师、会计师、设计师等,人才层次属于“师”级。要求学生拥有“知道是什么”的理论基础,知道“具体怎么做”的经验类技能和“怎样做好”的策略类技术技能,还要掌握“为什么是这样”“如何做得更好”的知识类技术技能。高职专科主要面向企业生产、经济建设、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工作现场,培养与中级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级相对应的中级、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如工厂技术员、车间主任、施工工程师等,人才层次属于“员”级。使学生在获得经验类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策略类技能,在“知道是什么、具体怎么做”的前提下,不仅可以熟练地操作,而且还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中等职业教育则面向职业岗位一线,培养与初级工、中级工职业资格或职级相对应的初、中级技能人才,且以初级为主,如车工、钳工、焊工、操作工等,人才层次属于“工”级。学生在了解具体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熟练操作[17]。

表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差异

(三)人才培养目标差异

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为根本目的,并结合办学定位、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身心发展水平而设计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规格构成的人才培养目标,且不同教育类型存在差异。研究型本科也称为学术型本科,以培养掌握广泛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捕捉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跨界思维能力、方法能力和将外显的知识、能力内化且能再现出来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气质的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本科以培养掌握充分而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拥有包括设计、规划、制造、开发、施工等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够独立且熟练地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实操能力,拥有强烈的工程技术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则培养从事一线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工作,提供中高端生产服务、管理服务,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悉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较高专业技术技能且能够熟练运用,拥有丰富的创造性思想智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专科培养具有必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及解决生产现场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服务于工作一线的初级、中级技能型人才。不同教育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见表2 。

表2 不同教育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四)人才服务面向差异

人才服务面向,即学校将所培养的人才向社会输送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它是人才的最终归属,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地区分布差异。研究型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毕业院校所在省(市)和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应用型本科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呈现出“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基本特征;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相比,其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的地域性更强,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比更高。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公开发布的“全国本科院校2022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省内就业人数占比,浙江省某研究型本科为75.37%,某应用型本科为80.77%,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则达到93.00%;辽宁省某研究型本科为48.37%,某应用型本科为45.38%,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则达到76.09%;重庆市某研究型本科为50.06%,某应用型本科为57.23%,而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达到81.87%。二是职业类型选择差异。研究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服务的是以理论型为主、兼具工程型的需要运用所学学科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的专业性职业,如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应用型本科比研究型本科就业范围更加宽泛,可从事的专业领域更多,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工程型、兼具技术型的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方案的工程技术型职业,如教师、建筑工程师、医生、律师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一线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就业范围比应用型本科要窄,主要依据职业自身需求、按照一定理论开展实践和创新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如摄影师、服装设计师、会计、文员等。高职专科培养的人才就业面向是技术岗位,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不同教育类型(层次)的人才服务面向见图2。

图2 不同教育类型(层次)人才服务面向差异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研究型本科、应用型本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服务面向等方面存在差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复合性、适应性等四重属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等性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发挥着向上承接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向下贯穿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乃至横向沟通普通教育的关键枢纽作用,其本身具有高等性。相应地,其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也体现出高等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要求随着技术工人“工级—员级—师级”等技能等级递进和个人职业成长而逐层提升,在生产实践中不仅要对工作任务有正确的了解,熟悉工作流程,还要能够发挥创造性思维改进工作方法、产出质量和效益双高的产品。技师、高级技师等虽不是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直接培养出来的,但却是为学生日后成为技师、高级技师奠定坚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的关键。

(二)知识结构的职业性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总体框架、类别、数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层次性、专业性的现实存在,导致具体内容有所区别。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特征。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科学领域的学科专业具象的理论知识,也包括创造性地解决在复杂技术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抽象的方法论知识。它是以专业和职业为中心轴而形成的学生深刻领会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好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基础。专业技术知识则是对接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标准的专业化的技术知识,它是在复杂的技术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高超的技术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实体的技术产品的基础[18]。

(三)专业技能的复合性

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自身来看,其培养的人才的专业技能包含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知识与技术技能、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想智慧和实践能力、职业适应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则包括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专业技术革新能力与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复杂操作的能力,从事科技成果与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或提供中高端服务的能力[19]。这类人才既能适应某单一职业岗位的需要,也能从事职业岗位群“跨界”工作。从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研究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类型属性和人才培养规格虽有清晰的划分,但三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最终面向都是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管理岗位。因此,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三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反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界限变得模糊,尤其是专业能力和核心技术技能出现知识与技术交叉、技术与工程交叉、技术与技能交叉的现象。

(四)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指向是职业岗位,并以职业岗位为丰沃的土壤实现人和社会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由知识、能力、素质等成分构成的职业能力与行业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相匹配,以此达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从专业相关度、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就业稳定性等方面体现毕业生的内在动机、需求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报酬相匹配,以此增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适应性。三是从自我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等方面体现毕业生的价值观、目标、态度与行业企业的文化、目标、规范相匹配,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技能
高级技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秣马厉兵强技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