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背景下食品信息翻译分析

2024-01-25何瑜涛

食品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食品消费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食品产业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准确有效地翻译食品信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跨文化背景下食品信息翻译的重要性

科学、准确地传达食品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从而作出选择。同时,食品信息翻译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

1.1消费者健康和安全

食品信息的翻译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成分、营养价值、过敏原和食用方法等。准确的翻译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选择,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2法律和法规要求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食品行业有各自的法律和法规要求,涉及标签、配料和营养信息等方面。食品信息的准确翻译能够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要求,避免翻译错误引发的法律问题。

1.3进入新市场

食品生产商希望将产品销售到新的市场时,必须将食品信息翻译成目标市场的语言。准确翻译食品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广和销售产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1.4促进文化交流

食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文化存在差异。准确翻译食品信息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食品,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融合。

1.5增加品牌信任度

食品信息的准确翻译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消费者对食品产品的了解和信任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提供准确的食品信息,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2.跨文化背景下食品信息翻译面临的挑战

2.1语言和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这进一步加大了翻译的难度。翻译人员必须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以便准确传达食品信息的含义和细节。

2.2专业知识和术语

食品领域具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这对翻译人员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翻译人员需要了解食品行业和相关法规,以确保准确翻译食品成分、营养价值、配料等重要信息。

2.3法律和法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食品标签和信息披露有着不同的法律和法规要求。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法规,并确保食品信息的翻译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4文化习俗和消费者需求

食品与文化和习俗紧密相关。翻译人员需要考虑目标文化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和消费者需求,以确保食品信息的翻译能够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2.5翻译质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食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翻译人员需要进行仔细的校对和审核,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并避免翻译错误引发的问题。

3.跨文化背景下食品包装设计中食品信息翻译的策略

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食品信息翻译时,翻译人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并适应目标文化的需求。

3.1文化理解

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可以避免直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解或文化冲突。翻译人员应该了解目标文化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传达食品信息。翻译人员应该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了解两种语言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文化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准确地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翻译人员需要熟悉目标文化中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和与食品相关的礼仪规范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食物的理解和喜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某些国家的人们可能更注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而另一些国家的人们可能更看重食物的颜色、形状和摆盘方式。因此,在进行食品翻译时,我们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便更好地传达食品的信息。

3.2语言简洁

食品包装上展现的食品信息有限,因此翻译应该力求简洁明了,选择简短、精确的表达方式,并避免冗长的句子和重复的信息。同时,选择合适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词汇应能够准确地传达食品的特性和成分。例如,如果一个食品包含某种特定的成分,那么翻译人员就应直接使用这种成分的名字,而不是用一段冗长的描述来替代,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空间,也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特性。此外,句子的结构也应尽可能地简洁,这意味着翻译人员应避免使用复杂的从句和长句,而使用简单直接的语句来进行翻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翻译的工作量,也可以讓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更通俗易懂。在有限的空间内,每一个字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任何可以被省略的信息都不应该被包含进来。例如,如果一个食品已经注明了其成分,那么再次重复那些成分就没有必要了。

3.3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

食品行业有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准确翻译食品成分、营养价值、配料等重要信息,以确保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这包括了解各种食材、添加剂、调味料等的名称和作用。例如,谷物、肉类、蔬菜、水果等都是常见的食品成分,而防腐剂、增稠剂、香精等则是一些常见的添加剂。翻译人员需要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将这些成分的名称和作用传达给目标受众,以便他们能够了解产品的具体成分和营养价值。翻译人员还需要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包括了解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含量,以及食品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等)。通过准确翻译这些信息,翻译人员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适用人群,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翻译人员还需要关注食品的配料表,包括了解各种配料的名称和比例,以及它们在产品中所起的作用。例如,糖、盐、酱油等是常见的调味料,而乳制品、鸡蛋、肉类等则是常见的配料。翻译人员需要确保这些配料的名称和比例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目标受众,以便他们能够了解产品的具体配方和口感。

3.4法规和标准遵循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标签有着不同的法律和标准要求。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法规,并确保翻译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他们应准确翻译营养信息、过敏原等重要内容,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例如,一些国家要求食品标签必须使用当地官方语言,而另一些国家则允许使用多种语言,但仍须遵循一定的统一标准。此外,不同国家对于营养信息、过敏原等方面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在了解了当地法规的基础上,翻译人员还需要确保翻译的内容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对食品行业的专业术语、概念以及当地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避免因误解或误译导致的潜在风险。

3.5本地化

翻译人员可以采用本地化的方式,使翻译的食品信息与目标文化相适应,包括使用當地的度量单位、符合当地习惯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相关的引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度量衡系统,如公制、英制等。翻译人员应了解目标文化所使用的度量单位,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国际单位或当地单位,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食品的重量、容量等信息。不同文化对于食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翻译人员应该了解目标文化的饮食习惯和惯用词汇,并将食品信息用符合当地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英语国家通常使用“flour”来表示面粉,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rice flour”来表示面粉。在翻译食品信息时,翻译人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关的应用或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食品的含义和用途。例如,在烹饪中式菜肴的过程中,糖通常被用作调味料或腌制食材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糖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和保质期。通过引入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在特定文化中的用途和重要性。

3.6校对和审核

在将食品信息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校对和审核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流畅性,翻译人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专注。应该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地传达原始信息,并被目标受众理解和接受。同时,翻译人员应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保持一致。这意味着翻译人员需要对食品的成分、营养价值、烹饪方法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这些信息。此外,翻译人员还需要熟悉目标语言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不当的词汇或短语而导致误解。

4.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美食信息翻译实践分析

4.1直译策略

对于很多由共同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翻译人员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以确保译文的准确表达。采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可以将多种原料和配料以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针对通过在特定情况下加入酱料和作料等方法制作而成的食品,翻译人员采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进行翻译既可以使得英译菜名更贴近原文,又能够传达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比如,清蒸甲鱼(Steamed Turtle)、菠萝鸭片(Sliced Duck with Pine-apple)、红烧全鱼(Fish with Brown Sauce)、香菇蒸鸡(Steamed Chicken with Mushroom)。

4.2音译加注策略

对于只存在于中国的食品,由于其与外国食品原料不同,因此翻译人员需要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传达原文含义并介绍中国文化。“火锅”这道菜就很难给出精确的菜名译文。中国人一讲到“火锅”便会联想到炉子上放着热气腾腾的锅,里面是以辣味为主的各种调料制成的沸腾的汤,食客们将各种蔬菜和切成薄片的各种肉放进锅内,即刻便食。但是英文词典中对“火锅”的翻译为Chafing dish,意思是“a container with a heater under neath,used for cooking or keeping food warm,esp.atthetable”显然,该译文没有完整呈现我国火锅的特点。因此,翻译时,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注释法,即将未能表达出的意思用圆括号在菜名的后面加以解释。例如,火锅译为Chafing dish(instant boiled mutton,beef,and vegetables with chilli sauce),琥珀核桃译为frittered walnuts(inambercolor)。叫花鸡译为beggar’s chicken(baked mud--coated chicken)。如此处理后的菜名既完整传达了菜肴的特色,又弘扬了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

4.3意译翻译策略

对于一些原料相同,但加工与制作方法有很大差异的中外食品,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语义,采用意译法揭示其本质内涵语义,使译文概念具有整体流畅的效果。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水煮嫩鱼(Tenders tweed fish)、茄汁鱼片(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葱爆羊肉片(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火腿煎蛋(Fried Eggs with Ham)。

4.4转换形象翻译策略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相通性,可以采用文化意义对等的词语转换进行表达,使得译文翻译生动而准确。通过采用权威性和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得彼此对于对方食物名称的称谓更加熟悉和接受。如将兰州牛肉面、臭豆腐、北京烤鸭、月饼等常见食物的中文名称翻译为Lanzhou beef noodle、smelly beancurd、Peking duck、moon cake等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种翻译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含义和文化特色,又能够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结论

在跨文化背景下,食品信息的翻译分析需要综合考虑语言差异、文化差异、食品标准、文化背景知识、专业知识和语体风格等因素。准确传达食品信息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文化适应,这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推动全球饮食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何瑜涛(1986.08-),男,汉族,四川仪陇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英语教学与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食品消费者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食品造假必严惩
知识付费消费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