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需求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刍议

2024-01-25郝澍周凯江慎华

食品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营养学应用型营养

郝澍 周凯 江慎华

1.引言

学科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与研究型大学侧重于学科的原理性研究不同,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更加强调“需求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绿色食品产业链是2020年江西省确定的14大重大产业链、九江市10大重点产业链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供给将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约16.2%的疾病负担归因于膳食。同时,营养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坚实保障。为此,教育部于2020年新增了本科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现今地方院校在该学科建设上“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仍然存在且忽视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培养高素質应用型建设人才。因此,为了契合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目标,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开展,课程组成员基于“双融合、双提高”的理念进行了“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有效达到“重应用、强能力”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2.课程实施方案

2.1基于岗位人才技能需求重建课程结构体系

走访相关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对其人才需求和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岗位、食品销售与食品研发等不同岗位对食品营养学知识所需的侧重点进行调研。结合岗位能力调查结果,以实际就业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要求。在重构课程体系中,注重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课程目标共建共享。

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和定义职业核心能力。为了达到此课程目标定位,组织课题组进行教学讨论,从知识层面、能力结构、职业素质等三个层面上确定了课程改革目标,最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细致地划分教学内容,根据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重新整合知识模块,分成若干个任务单元设计学习任务单元,从而实现了对整体课程体系的整合(见图1)。

2.2融合理论教学改革

2.2.1课程内容优化

(1) 深挖思政元素,提升育人实效

确立德育模块及其相应的融入点,依托教改课题,挖掘和梳理与本学科相关蕴含的思政元素,确立食品营养学理论教学四大德育模块和部分典型教学案例(见表1)。四大德育模块分别是: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科学态度和其他,并采用思政元素“六进”的教学方案,保障德育有效开展思政元素“六进”,即进大纲、进授课计划、进教案、进课堂、进考核和进头脑,不仅能极大地丰富课程的内容层次,体现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更能不断增强学生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引导学生对国家制造业层面发展、个人思想价值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2)引入前沿科技,激发创新思维

通过查阅电子数据库、行业新闻等方式,搜集学科前沿知识来补充教学实例。比如,在讲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中大肠菌群的相应内容时,因为大肠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联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因此可下载最新《nature》中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报道,挑选比较通俗易懂的部分,转化成课本知识补充的内容。在讲授保健食品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自行查阅最新食品期刊相关内容的高质量论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模仿研究生做论文报告。通过此项锻炼,提高同学的科研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3)基于膳食指南,感知市场需求

膳食指南作为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和推动食物合理消费及改善人群健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8条膳食准则中,第三条在2016版“多吃蔬菜、奶类、大豆”的基础上加上了“全谷”,因此全谷物食品成为食品商业热点。九江市不乏全谷物零食和烘焙的龙头企业,通过邀请这些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等岗位工作人员采用线上讲座等形式,增强了学生对食品行业市场需求的感知度。

2.2.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革

(1)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科技进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高校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传递-接受模式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微课、慕课、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大大丰富了课堂的知识内涵,增加了互动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有助于通过丰富的思政素材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超星网络课程平台构建食品营养学专业课程,在课前复习材料、课后作业等板块中分享食品营养学的专业背景知识视频,介绍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绿色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国内外食品行业的高尖端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大型绿色食品行业企业、本地的食品龙头品牌等,鼓励学生勇于树立远大职业目标,真实了解更为全面系统的食品产业,为本地就业作指导。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在现有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视频教学,增加情景模式教学,增设研讨辩论模式教学,模拟食品营养知识宣讲等教学模式。例如,按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指导学生研讨—学生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大豆的营养价值时,结合同学们关注的“转基因”热点问题,提出“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为什么会有转基因食品的存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大豆的蛋白质和油脂的营养价值,然后再引入中美大豆贸易战争等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提高我国本土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深入研讨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融合实践教学

2.3.1增加社会实践环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社区、街道开展社会营养调研活动及社区营养宣传等科普活动,也可以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走访调查农村基层营养需求,让学生完成从最初的问卷设计、调查组织,到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整个过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将地方特色食品融入营养学综合性大实验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绿色食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挑战为优化食品供应链、深加工食品和食物废弃物的利用。申请者以此为契机,结合地方特色药食同源植物——栀子,指导设计学生综合大实验。需要学生们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献,了解该实验题目的一些基本发展现状和研究路线,自行设计合理的制备条件和制备方案。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要分析讨论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有何创新,下次如何改进。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认证率

由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规定了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在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膳食营养保障、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运动保障、卫生环境建设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指南》要求学校需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但目前地方上相关人员缺口较大。因此,为了满足基层对有资质的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的大量需求,可融入营养师资格证、健康管理师资格证、农产品食品检验工资格证的考核内容,完成职业技能大赛等综合任务,形成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学生今后可进入食品生产企业、营养咨询服务公司、养老机构等工作。虽然在校大学生毕业后方能取得以上资格证的报考资格,但课题组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提前搜集职业资格考试题目,融入教学题库中,可让学生提前熟悉职业资格考试有关内容和难度。此外,公共营养师的考试中除了营养学基础知识,还包括膳食指导评估、食品营养评价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课题组可将其整合融入课程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

2.5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5.1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毕业论文(设计)

师资队伍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本课程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均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行业瓶颈问题,签订横向课题合作协议。结合学院毕业论文“导师制”,将校企合作横向课题拆分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带领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生产研发内容等,不仅提高了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2.5.2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比赛

联合校企合作的成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创业、高校食品创新大赛等比赛,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进入社会后的綜合竞争力。可以通过“科研小助手”等形式,组织教师、企业家与学生结对。校内外导师共同结合专业课程做好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指导工作。

结语

通过课程组对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教育资源的开发、改造和提升,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同当地科技型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服务地方经济与实践教学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

1.九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JGYB-19-13,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食品化学”为例。

2.江西省高等教育改革课题,JXJG-22-17-14,基于岗位需求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

3. 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般研究课题,YB23005,九江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郝澍(1989-),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健康。

猜你喜欢

营养学应用型营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