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

2024-01-25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宣传周食品

徐兴利 黄家伟

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既要“接地气”,也要“有高度”。食品安全宣传是多形式、多角度、多途径的,既要让人们易于接受、理解,也要有针对性和权威性。既要促进人们逐步树立健康饮食理念,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也要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食品行业发展起到引导和纠偏作用。

多年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逐渐加强,食品安全建设不断深化,以上种种,都是“放心吃”的前提和基础。在食品安全建设历程中,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和企业的自律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同时食品安全宣传也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贡献着力量。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建设的不断深入,食品安全宣传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食品安全建设成果、保障食品安全先进经验、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权威食品安全信息等的宣传工作让食品安全更加深入人心。

有效的宣传让食品安全信息切实传递给人们,减少“无用功”;全面的宣传使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无死角,让人们应知尽知;真实的宣传会得到人们的信任,不给食品安全谣言留下滋生的土壤。

锚定宣传方向

2023年11月28日,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市举行。本届宣传周主题为“尚俭崇信尽责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来自有关部委、行业企业、机构组织、新闻媒体的各界代表参加活动,为我国食品安全建设和宣传工作建言献策。

主场活动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强调,迈上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惩重处,引导企业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责和主责。要进一步严防、严控风险隐患,坚持关口前移、产管并重,健全追溯体系,完善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措施,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进一步筑实筑牢基础支撑,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验检测等各项制度,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协力协作共同治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指出,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更加严格规范,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有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全国食品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针对当下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柳军表示,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还不是很强、管理能力还有不足,像网络订餐、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配送等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未知风险也在不断增多,尤其是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的环境更加复杂,食品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叠加,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的同时,食品生产、销售、监管等环节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克服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宣传至关重要。

宣传食品安全建设成果向榜样看齐

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是统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按照标准体系全、产业链条全、机制合力全、生产模式好、产品质量好、综合效益好的“三全三好”目标,打造标准化引领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发展典型和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介绍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情况时表示,2021年起,农业农村部选择粮油、蔬菜、水果、畜禽產品、水产品等五大类中的32个重要农产品,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启动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经认真审核,确定了首批178个示范创建基地,涉及30个省210个市县,近1000个乡镇。

除了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也是我国食品安全建设的主要成果之一。据了解,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性,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2023年11月,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新命名36个城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其中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绍兴市、福建省莆田市、江西省新余市、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郑州市等。

宣传食安发展经验向优秀学习

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秦凤玉分享了亳州食品安全建设的经验。秦凤玉表示,亳州市在全国率先搭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数智管理平台,将全市5429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平台,实现包保干部督导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记录信息化管理。建立市数据中心和5个县区数据分中心,构建市县乡村一体化食品安全数智管理体系,打通落实“两个责任”最后一公里。开发“食安包保”小程序,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干部、食安办、监管部门、行业部门通过小程序开展工作,各方信息互通共享。创新实施食品安全“1+N”工程,打造生产环节“亳食安”、流通环节“亳通安”、餐饮环节“亳餐安”和抽检环节“亳检安”等子项目,实现全环节全流程闭环监管。据介绍,在做实可追溯监督体系方面,实现了食品销售企业使用“票证达”做到进销货记录信息化,全程可追溯;食品生产企业和学校食堂等重点场所“互联网+可视化”监管,视频可追溯;实时监测外卖餐饮包装封口处张贴一次性封签,信息可追溯。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学生成长和身体健康,关系祖国未来的发展。先进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经验可以为广大学校提供借鉴,更好地为师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北京市育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于会祥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分享了做好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经验。

据介绍,北京市育英学校成立食堂管理机构,明确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后勤主任为食品安全总监、食堂管理员为食品安全员,建立健全“校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三级组织架构,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北京市育英学校严格对照集中用餐单位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有关要求,持续推进食品经营规范化建设。严查防蝇防鼠防虫、冷藏冷冻等设备设施、分餐间等关键场地场所,严格把控食物储存、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加工操作、食品留样、剩余食品处置等重点环节,突出抓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防止食品交叉污染等关键要素,全方位守牢校园食品安全每一个“关键点”、每一道防线。同时,通过开展“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厨余垃圾剩多少”每日称重等系列活动,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习惯。

宣传打击食品违法犯罪成果  向不法分子亮剑

公安部副部长孙茂利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对涉及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案例涉及领域包括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肉制品、制售不符合安全标准蛋制品、制售假冒伪劣蜂蜜等。孙茂利列举了部分典型案例,如江苏苏州“3·27”非法添加新型衍生物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现场查获涉案食品60余吨。黑龙江哈尔滨“3·2”制售病死牛肉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打掉犯罪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现场查获大量病死牛肉及制品。广东阳江关某某等制售有毒有害肉制品案,广东省阳江市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现场查获“问题”鸡爪等原料35吨。四川凉山“5·17”制售假冒伪劣蜂蜜案,四川省凉山州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现场查获涉案蜂蜜成品、原料及调色添加剂等20吨。

据介绍,截至2023年10月,公安机关共破获犯罪案件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余名。

此外,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中,有关食品违法犯罪的案例也给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2023年6月12日,山东省莱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丁某某经营的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均是降血糖化学药品,属于处方药,并非所有患者均适用,糖尿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会出现不良后果,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化行刑衔接,对降糖、降压领域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2023年8月7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卫宁沄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宣称疾病预防、治療功能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本案中,不良商家为了扩大营销,在广告中假借“央视频道、女星们”等名义骗取目标人群的信任,将保健食品包装成“灵丹妙药”,宣传远超产品保健功能效果,并大肆渲染疗效,混淆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功能,消费者稍不留意就掉入“神医”“神药”虚假陷阱,应依法予以惩处。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强强联合,不仅净化了食品市场的营商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还对不法分子起到了警醒作用。对此类食品安全信息的宣传,既能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警惕性和食品安全意识,也能推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工作有序开展。

宣传发展方向  向大势靠拢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食品产业升级,提升国民生活品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大食物观的落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食品安全新挑战也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更好的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宣传周主场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发表主题为“解决食品营养和安全瓶颈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视频致辞时表示,食品产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的引领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实现食品安全与营养两手抓,这一主题是食品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内容之一。

在宣传周同期活动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表示,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大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食品生产和消费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食品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食品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马纯良对食品安全监管,服务食品生产经营者,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风险排查防控。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抓牢、抓细、抓实食品安全的责任落实,要细化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要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制度,要用记录、用行为来落实各项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用责任保证食品安全。

二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强化源头质量控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有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食品。要加大对种植业、养殖业的扶持,要加强种养殖基地建设,优化原料供给与生产加工的产业布局,完善上游原料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强化从源头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同时,要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保证产业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产业韧性。

三是积极采用先进标准,提高过程管理水平。依法合规按标准组织生产是食品生产企业的基础要求,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对标国内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不断完善企业的质控体系,加强称量、投料、杀菌等关键环节管控,加强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检测,严管严防严控全产业链中的每一道风险,切实保障出厂食品的质量安全。

四是努力提升研发能力,赋能产品提档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食品生产企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强市场调研,分析消费需求,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优化加工工艺、创新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出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饮食需求。

五是要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构建全方位的质量文化,通过开展“质量文化培育行动”,引导企业和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安全观,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和忠诚度,促进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行业有发展,经济才能繁荣,行业创新变革是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在创新领域不断探索,在发展模式、营销渠道、质量安全管控、结构优化等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之路。不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紧跟发展趋势,锚定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取得长期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宣传周食品
食品过期1分钟,你敢吃吗
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宣传图片选登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电子五所参展“第三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
纯天然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2013年灵川县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异彩纷呈
广西举办2011年节能宣传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