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你可以“不听话”

2024-01-04唐珍妮福建省三明教育学院三明3650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分数作文家长

◎ 唐珍妮(福建省三明教育学院,三明 365004)

作为心理教师,我深知平等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家长,我认为自己应该以身作则构建平等对话的环境和机会,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想必许多家长也会像我一样,平时总是努力践行与孩子平等对话,但最终事与愿违:似乎心平气和、推心置腹的沟通无法让孩子领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与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有效沟通呢?

某日,四年级的女儿正在完成她的暑期作文,我站在旁边发现她的作业书写不工整,多处涂改,卷面非常凌乱。这让我感觉她的态度不够端正,也因为这一问题我曾经向她多次强调,但女儿“屡教不改”,所以我决定多花些时间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孩子不愿意做出改变的真正原因。

“你知道卷面整洁的重要性,但我发现这些涂涂改改的老毛病并没有得到改善,你愿意说说你的理由吗?”

孩子低着头说:“我不想说。”

“说说吧,没关系,我们今天好好谈谈,妈妈看看你的困难是什么,帮你一起想办法解决它。”

“我总是写着前面的内容,脑子里就想着下一句要写什么。写完之后,又突然想到前面可以用些更好的词句,所以就倒回来再作修改补充。”

“所以你在书写之前并没有搭好作文框架,总是想一句写一句,缺少斟酌,然后又对自己不满意,对吗?”

“作文框架是什么?”

“就是作文的每个段落要写什么,心中的大致计划。”

“老师讲过每段应该写什么。我只是突然想到前面可以用上学过的好词好句,所以就总是想改。”

“写的时候想不到,事后又要返工,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孩子低着头说:“不知道。”

“能够想到好词好句,说明你平时注重积累和记忆,但写的时候没法自如地运用,说明这些表达你平时用得不够。还需要临时从脑子里调用这些词句。你积累的时候只是简单记忆,没有给他们分门别类,所以要调取的时候就缺乏线索,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导致你不得不事后来弥补。你觉得是这样吗?”

孩子点点头。

“那你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善这些问题呢?”

“我马上就五年级了,作文的要求更加细致,老师打分也会更严格,我想拿到更高的分数就必须写字更好看,也会尽量减少涂改的。”

“所以,是为了拿高分?如果没有分数的要求,你并不打算做得更好对吗?”

“学习不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吗?”

“在妈妈看来,考试只是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工具,分数只是学校选拔人才的参考标准。高分只是个数字,并不代表真正的知识和本领。但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需要靠真本领,这些本领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所以,只有当你自己想要变得更好、更有能力的时候才需要学习,分数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我知道了。”

“能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吗?”

“我知道学习不应该为了分数,但我觉得这样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到了五年级我就会更努力的。”

听到这里,我已经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失望和愤怒,因为女儿的“老毛病”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这让我对她的表态失去了信心。此时此刻,这场对话是否还要继续?又该如何继续?短暂的调整过后,我采取了以下行动:

第一,稳定情绪,冷静分析。沟通是为了分析问题、增进了解、促进问题的解决。作为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尽快纠正错误确实让人感到受挫和迷茫,但就算情绪爆发,那也只是纯粹的宣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令孩子感到恐惧和疏远。我觉察到我的愤怒来自于无法改变对方的无力感。教育是一种合作行为,而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要想影响和改变他们,就必须先争取合作。意识到这一点,再回头看我们的对话,那种无力感就降低了很多,我看到她敢于说真话,说明之前的对话氛围是安全、平等的,我需要保护好这种对话关系,才能找到更多机会争取与孩子的合作。这让我感到自己找对了方向。

第二,调整心态,接纳现状。在前面的对话中,我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孩子当前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内驱力,或许在平时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孩子并未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也无法正确理解学习的目的。二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孩子并未意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而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内部动机参与,否则单靠外部驱动不仅很难真正养好习惯,反而容易激发内在抵抗情绪。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孩子当前的局限性,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接纳现状,顺应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的想法其实不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反而是一种教育智慧。做到这一点,意味着家长要先看见和接纳自己的不足,不要着急纠正孩子,应当先觉察和完善自己,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她养成习惯的内在决心。这种建立在清醒的自我认知基础上的以身作则,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第三,理解孩子,给予抱持。孩子希望在老师的督促和分数的压力下做出改变,可以看出她内心是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可与鼓励的,只不过依靠她薄弱的自控力想要实现真正的改变还很困难。四年来,我相信她也曾经努力纠正过这些缺点和不足,也为自己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而懊恼不已。在她尚未真正觉悟前,想必还会很多弯路,家长需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最后,我对孩子说:“如果你暂时不想做出改变,妈妈尊重你的想法。尽管出于作为过来人的经验,我知道你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是如果你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学会面对困难,也不是坏事。”说到这里,孩子很诧异地抬起头看向我。我继续说:“即便你觉得今天我说的那些话对你帮助不大,你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面对问题,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我更希望你能明白,妈妈会尊重你的看法,只要你需要我,我仍然会像今天一样陪伴你、帮助你。”

说到这儿,我感觉孩子放松了许多,笑着对我说了一句:“妈妈,有你真好!”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话”,但是“假装听话”的孩子和“乖乖听话”却没什么主见的孩子,并不比“不听话”的孩子更让父母省心。所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不要急于否定孩子,或急于发泄情绪,应该冷静下来,尝试了解孩子行为表象背后的真正想法,客观地分析原因,用平等、合作的态度争取孩子的信任与配合,包容孩子的局限性,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步成长,给孩子创造安全、支持的心理环境,做他们成长路上最有力的支持者、陪伴者和引路人。

猜你喜欢

分数作文家长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