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点生气
——小学生愤怒情绪心理辅导课

2024-01-04梁远杰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成都6102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生气调节情绪

◎ 梁远杰(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成都 610200)

【活动背景】

四年级学生对情绪的认识不充分,会在遇到使人生气的事件时,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容易爆发过于强烈的情绪,这种不加以调节的情绪发泄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自我意识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愤怒,合理有效地调节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活动目标】

1.理解生气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不当的情绪宣泄方式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我生气了”,并尝试运用“两大原则”合理、有效地调节情绪;

3.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重难点】

理解自己的愤怒情绪,尝试运用“两大原则”合理调节情绪。

【活动方法】

绘本分享,小组讨论,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

《头脑特工队》视频片段,绘本《生气汤》片段。

【活动年级】

四年级

【活动时间】

40 分钟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播放《头脑特工队》电影片段:从影片开始,到主人公莱利头脑里的5 个情绪小人全部出现结束。

师:在莱利的头脑里,一共住了几个小人?

生1:莱利的头脑里住了5 个小人,分别是乐乐、怒怒、忧忧、怕怕和厌厌。

师:这些小人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同回答):情绪(或心情)。

师:是的,这些小人代表着人的几种基本情绪,他们分别是:乐乐对应开心、怒怒对应生气、忧忧对应伤心、怕怕对应害怕、厌厌对应讨厌。今天我们来具体认识其中一个小人——怒怒。

教师出示并板书课题“我有点生气”,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导入主题。

二、主体活动

(一)认识生气

讲述绘本《生气汤》片段一:有个小朋友叫霍斯,他今天有一箩筐不高兴的事情……所有的这一切,都让霍斯觉得很生气!

师:霍斯为什么很生气?请用“他……他很生气!”的句式来回答。

生2:霍斯的新书被同学弄坏了,他很生气!

生3:霍斯上课时想不出第三题的答案,他很生气!

师:你曾经遇到过让自己很生气的事情吗?当时发生了什么?现在请用“……我很生气”的句式,和全班同学交流让自己生气的事件。

生4:妹妹自己摔倒、哭了,妈妈以为是我把妹妹弄哭的,批评了我一顿,我很生气!

生5:同学们不跟我玩的时候,我很生气!

生6:同学们叫我的绰号,我很生气!

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准确概括、回应学生生气的原因,如被冤枉、被冷落、被嘲笑、被欺负、被打扰……

师小结:看来,我们都会因为不同的事情生气。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霍斯的情绪,回忆自己的生气事件,产生情绪联结,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都会经历。

(二)调节“生气”

1.续讲故事《生气汤》片段二:本段主要呈现霍斯生气时的系列反应。

师:根据故事内容霍斯生气时做了什么?

生7:他气得想打人。

师追问:他有没有打人呢?

生8:没有打,他只是“想”打人。

师:他还做了什么?

生9:他用力地踩了家门口的一朵花;妈妈关心他、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妈妈。

教师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如果你是那朵花,你在家门口美丽绽放着,突然就被狠狠踩了一脚,你会是什么感受?

生10:我会觉得很痛,很委屈,感觉很无助。

生11:我会觉得很生气,凭什么踩我啊,我招惹谁了!

生12:我会觉得很郁闷。

师:那如果你是妈妈呢?你跟霍斯讲话,他不理你;想安慰他,他也不搭理你;你反复被孩子拒绝,你会是什么感受或心情?

生13:我会很担心他,我想知道我的孩子怎么了,他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生14:我会很委屈,我什么都没做,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理我呢?

生15:我可能会生气,他竟然敢不理我!

教师小结:看来不管是花,还是妈妈,他们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受伤。尤其是妈妈,如果她的脾气很暴躁的话,说不定还会因此批评霍斯。

师:你们觉得霍斯这样做以后,心里有没有好受一些呢?

生16:我觉得他通过踩花、不搭理妈妈等方式发泄了情绪,可能会好受一些吧。

生17:刚刚故事最后,霍斯“咚”地一声趴在了地上,由此我觉得霍斯可能还是很生气。

师:看来,霍斯做了这些后内心也不一定有多好受。老师想知道,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教师注意对学生分享的可能有争议的方法,比如睡觉、玩游戏等,进行适时追问:这样做之后,心里有没有感觉好受一些?

师小结:生气时,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妈妈看见霍斯生气了,会怎么做呢?妈妈会批评霍斯吗?

2.续讲故事“生气汤”片段三:主要内容为妈妈带着霍斯煮一锅“生气汤”,把生气的事情说出来,如对着锅子吐舌头、敲锅子、喷火龙气等方式,调控情绪,平复心情。

师:霍斯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18:煮生气汤。

师:具体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19:把生气的事情说出来。

师:他们是怎么说的?

生20:家门口的花被踩坏了,我很生气……

师:他们还用了什么方法?

生21:对着锅子吐舌头。

师:吐舌头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做完后)还有呢?

生22:轻轻地敲锅子。

师:我们用拍腿来代替敲锅子,一起来试一试。(拍完后)还有吗?

生23:喷出一口大大的火龙气。

师:我们一起来喷一喷(深深地吸气并吐气)。

师小结:妈妈的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说、吐、敲、喷”。

师:霍斯现在心里好受了吗?为什么?

生24:霍斯现在心里好受了,因为故事最后他和妈妈都笑了。

师:妈妈的方法和霍斯的方法相比,谁的方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生24:妈妈的方法更好一些,因为霍斯的方法没有让他高兴起来,但霍斯用了妈妈的方法却笑了,表明妈妈的方法让霍斯心里好受起来了。

生25:我也认为妈妈的方法更好一些。因为霍斯踩花、不搭理妈妈,对花和妈妈都造成了伤害,而妈妈的方法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和物品。

师小结:是的,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刚刚同学们提到的这两点,是我们调节情绪的两个金点子:第一,当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好受些;第二,不伤害自己、他人或物品。

师:生气的时候,你还有哪些调节情绪的好办法呢?

在学生分享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些有争议的方法,从调节情绪的两大原则角度适时追问。如:心里是否会感觉好受一些?是否会伤害到自己?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有很多调节生气情绪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方法,只要做了之后我们内心感觉好受了,没有对自己、他人或物品造成伤害,就是好方法。

设计意图:对比霍斯和妈妈生气时的不同应对方式,老师不断追问澄清,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处理情绪有两大原则: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些,不伤害自己、他人或物品。

(三)实践演练

1.小组活动:小组代表上台抽签,组员根据抽到的场景,用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将事情发生过程,调节情绪的办法表演出来。

场景1:同学们玩游戏,拒绝了小刚的加入,小刚很生气,他……

场景2:小明被同学冤枉,很生气,他……

场景3:小丽考差了,遭到同桌的嘲笑,她感觉很生气,她……

场景4:同学未经小亮允许,拿走了他的新玩具并弄坏了,小亮很生气,他……

2.选取小组上台表演(每个场景各选一个小组),教师将学生提到的有效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每一组表演结束后,师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交流: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调节情绪?这种方法是否可以让我们感觉好受一些?有没有对自己、他人、物品造成伤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尝试运用调节情绪的两个原则,指导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愤怒事件。

三、总结升华

1.师生活动:全班起立,跟着老师的引导一起熬一锅“生气汤”。

PPT 上出示以下内容:放上水,撒上盐,深呼吸(读完做动作),喊一喊(读的同时,做喊的动作),说出来(学生自述引发自己愤怒情绪的事件),吐舌头,敲锅沿(边说,边拍腿),喷出一口火龙气,驱散一天不如意,耶!

2.师生交流:(1)现在你们感觉心情怎么样?(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3.教师总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的生活就会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祝同学们天天都有好心情!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绘本为载体,在故事中引导学生表达愤怒情绪,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接纳自己的愤怒情绪。通过故事中人物不同的情绪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情绪处理两大原则的有效性。后续活动中学生提到的一些有争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都从这两个原则出发进行追问、澄清,强化同学们处理情绪的技巧,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达成情况整体比较好,课后学生普遍反映知道了如何表达愤怒,能更好地理解、接纳自己的愤怒情绪,习得了处理情绪的两大法宝。实践演练环节中的场景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在不断追问引导中,相信孩子们对情绪处理的技巧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猜你喜欢

生气调节情绪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生气汤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