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探析

2024-01-03郭悦李波于波

广西农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乡民中国式现代化

郭悦 李波 于波

(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山东现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乡村振兴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色与质量。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1]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面对这一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回答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这段话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点明了乡村振兴的任务重点,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引领作用、支撑作用,通过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整体振兴,进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质量。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任务,从顶层设计上对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作出了规划部署,并明确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这一战略定位。新时代以来,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然而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乡村文化如何避免由现代化引发的“后遗症”,从而实现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依旧是当下乡村文化振兴所面临的重大困境与现实挑战。因此,深入探析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存在问题和推进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色的“蓄水池”。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是乡村历史发展变迁的见证,承载着最原始最淳朴的乡村情怀。切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塑建乡风文明、传承乡村习俗和乡土风情,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而跳脱出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文化破坏的发展模式,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

1.1 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基底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根系延伸,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和本真的原料供给,是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基地。梁漱溟就曾指出,“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3]不难看出,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诸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厚德载物等,核心内涵都是在乡土中孕育并深植于乡土社会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振兴乡村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意蕴,体悟以乡村农民劳动为中心而生成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精神特质,增强乡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注入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本质要求就是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长时间积淀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形式和地方特色。”[4]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场所,同时又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5]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特别是重视实际、勤劳节俭、重义轻利等中华优秀传统精神,能够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底,是复兴路上的重要精神力量。

1.2 推动塑建乡风文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基石

乡村振兴不仅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提升乡村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还具有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深层文化价值,这是由中华文明的特性决定的。[6]换言之,乡村文明是中国农耕社会时期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古代先民的生活实践影响着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方式,进一步影响和塑造了整个中华文明。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转型期,塑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整体提升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必要条件,乡村文化振兴情况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状况。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7]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塑建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及先导。[8]塑建乡风文明,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能够激发乡村振兴的整体活力,进而反哺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明基石。产业兴旺助推乡风文明。构建具有现代化发展新风尚、体现中国乡村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由增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经济基础支撑乡风文明。人才振兴助推乡风文明。人是乡村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助力数字化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乡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形成“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发展新路径,以此在乡村形成重视人才、注重提高知识储备和生产技能意识的乡村文明风尚。生态宜居助推乡风文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宜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化乡民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守护绿水青山,坚定不移走好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治理有效助推乡风文明。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任何战略与政策的具体实施和有效运用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治理工作,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组织的有序运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3 传承乡村习俗风情,维系中国式现代化情感纽带

乡村文明孕育发祥于传统农耕社会的土壤,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以无形的文化力量渗透在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牢固附着在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中,并以劳动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原则、区域特色习俗等方式有所映现,这些乡村文化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理念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发展提供民族文化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现代化道路的全新模式,深层次原因之一是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对立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有效避免了城镇化对乡村文明的大肆破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些乡村的传统习俗及其形式依旧趋于没落,但乡村文化深深扎根于乡村大地,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凝结着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乡村习俗,可以增强乡村社会中的乡土文化气息,留存乡村社会中乡民独特的生存样态,唤醒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让乡愁有所寄托,给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一抹温度。

乡村文化振兴要保护和修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利于凸显地域特色,展现独特的乡土风情。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冲击,民间曲艺、民间文学、地域方言等极具特色的文化标识正在悄无声息地退出大众视野,有些甚至销声匿迹。这些地方特色文化承载着人们对一方水土的情感,承载着地方发展的历史脉络,更承载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乡土气息,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能够促使乡村传统文化实现“双创”,以全新的姿态重新悦动在乡村社会中,让区域内社会成员能够受到乡土风情的熏陶,从中体悟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在形成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弘扬利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自觉担负起承继人的责任,延续地方特色传统,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2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5]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之间深层次矛盾逐渐展开,与城镇文化建设成就相比,乡村文化发展状况明显滞后,无论是在文化先进程度、多样化程度上,还是教育资源方面,均表现为“城优乡劣”的特点。乡村文化现状不能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升。随着乡村产业化的蓬勃发展,乡村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呈现错位现象,乡村的文化建设和精神面貌未能跟上物质发展的步伐,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造成2035 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愿景难以达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阻碍。

2.1 乡村文化认同出现价值混乱

乡村社会个体化是农民从传统时代到集体时代再到市场经济时代不断脱嵌、祛魅和再次嵌入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农民的信仰世界容易出现迷茫与混乱。[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布局开展,城镇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水平的差异而越拉越大。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的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发生深刻变革,乡民“离乡”“离土”成为时代趋势,乡村被逐渐边缘化,乡村文化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退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味地认为乡民追捧城镇文化、淡化乡村文化价值过于片面,其更大程度上“追捧城镇文化、淡化乡村文化”是一被动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乡民首先“被个体化”,进而又成为了“被社会化”的受体,原有的价值理念被快速推进的现代化社会“冲散”,进而又被符合当前现代化需要的价值观念填补了空白,这也就造成了农民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混乱。

与此同时,农业工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机械化普及程度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收入的增加促使农民前所未有的从繁重的农忙劳动中解放出来,乡村产业结构迎来了大变革时期。乡村经济构成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手工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非农化。这也就导致了村民的价值观念、思维逻辑、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乡村文化在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下逐渐暴露出自身转化创新不足的缺陷,乡民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城镇化倾向,折射出对乡村文化的不认同和不自信。在城市中心主义的影响下,部分人以城市发展的需要作为衡量乡村文化价值的标准,甚至提出了抛弃乡村文化等荒谬观点,这些都是脱离以乡村文化为本色的中国现实国情的错误认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就必须破除人们对于乡村文化的偏见,引导乡村文化有序发展,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

2.2 乡村文化的传承主体缺位、载体衰减

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后继有人,但是,乡村文化存在传承主体缺位、载体衰减的问题。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以及大规模撤并村庄,传统村落的村域范围不断扩大且边界日益模糊[10]。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 多年来,我国乡村人口数从2003 年的76851万人锐减至2022 年的49104 万人。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造成了乡村人才流失、村庄衰落、器物闲置等问题,乡村文化所依附的载体正在逐渐消失,乡村文化正面临着无处附着的困境。

乡民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民的流动性和乡村共同体的衰落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位,引致乡民组合力弱化[11],乡村文化丧失了重要的传承主体。首先是青壮年人才的外流。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二三产业发展日趋兴盛,为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吸引其不断涌入城镇工作甚至是定居,致使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位,乡村文化的代际传承缺少基石。其次,乡村中老年群体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心无力。乡村中老年人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乡村传统文化是这一群体的重要精神依托。目前,乡村中部分老年人仍身体力行地践行和传播乡村文化,他们是乡村传统的传承主体,但由于自身感召力有限,受众缺乏兴趣,现代城市文化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在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面前表现得力不从心。

村庄作为乡村文化的空间载体正在加剧衰落。村庄是在长期的耕作劳动和聚落生活的基本逻辑下形成的乡民赖以生存和生产生活的有机生活单位,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民俗活动等,是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载体。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使村庄在与城镇化的博弈中成为落魄者,村庄空间结构、价值理念、文化认同等方面遭受不同程度的解构,一度呈现衰败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00-2010 年,十年间我国自然村落总数由363 万个锐减到271 万个,十年间消失了九十万个,而这个消失的速度还在加快。[12]乡村传统器物的弃置是乡村文化又一重要载体的湮没,原有乡村中常用的传统器具,例如日常生活用具石磨、蓑衣、粮斗、石槽等,乡村常见乐器二胡、口琴、风琴等逐渐退出乡村大众生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电器用具和电子娱乐产品。这些乡村文化原始载体的流失,使乡村文化缺失了生机与张力,严重削弱了乡村文化特质。

2.3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缺位

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得城乡文化建设的同质化不适应于农村居民的需要,文化设施建设与乡村发展水平不匹配,与农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主要问题在于文化基础设施老旧,公共资源的重要价值难以变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应不足;乡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文化活动匮乏且类型单一,农民的文化权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等。

乡村图书室、文化广场、运动中心、电影放映、戏剧演出等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和娱乐方式,是乡村居民获得文化信息来源和改善乡村精神面貌的主渠道。然而,乡村文化建设不对路、服务不到位、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凸显,乡村文化公共设施流于形式,同时,娱乐方式在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而趋向庸俗化,未能发挥优秀文化价值引领的正向作用。例如,不少乡村图书室藏书内容陈旧,鲜有村民前去阅读而近乎荒废;运动器材类型单一,设备老化;电影放映题材远离乡村群众,缺乏面向农村受众特征的内容等。此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大多由政府以社区为单位自上而下统一配备,产品种类单一且类型雷同,具有同质化的发展倾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彰显乡村本土性和多元性的文化产品。

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精神富有是贯穿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打造现代化新农村、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铸魂工程。在乡村社会实践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有条理、有步骤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3.1 自塑乡村文化价值,厚植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是由乡民在历史集体活动中创造、发展和丰富的,凝聚着乡村社会最深层的集体记忆,维系着乡民文化共识。在剧烈的现代化变革之中,乡村社会在现代性冲击下支离破碎。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进行乡村文化的现代化重构,进而才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身的振兴。这就要求乡村文化发展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导向,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在实现历史解构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自塑,以现代文化内生活力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文化的“输血”振兴到“造血”振兴的转变,提振乡村居民文化素养,提高其对乡村文化认同感,增强发展自信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乡村底色。在向现代化转变的过渡社会之中,对新旧文化的交替机制往往存在诸多争论,争执的各方都想以自身文化自居于整个社会之中。正如文化唯物主义创始人雷蒙德·威廉斯在描述英国城市化进程时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变迁致使两种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与冲突。但究竟应该如何评判和选择文化,他却给了别样的回答,“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是裁判;我们都是局中人,不是站在这一边就是站在另一边。”[13]也即是说,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新选择、塑造构建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在于乡民本身,而非外在的批判,不是参照他者文化全盘否定乡村文化,而是在保留乡村传统文化内核精髓的基础上,以人的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价值导向,盘活乡村文化,展现当代价值。乡村文化自塑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乡村文化自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保留乡村文化淳朴风情、德治伦理、乡土情结,剔除封建迷信、天价彩礼等庸俗文化,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理念,形成道德教化的价值体系。此外,将乡村文化通过编排戏剧、制作民歌民谣、开展广播宣传等乡村居民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不断扩大传播范围。简而言之,要以适度的外部帮扶为“引”,激发乡民的文化创造创新热情。

自塑乡村文化价值、实现乡村文化自信自强要以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乡村各类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14]可以说,没有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塑乡村文化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文化自信自强也就无从谈起。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乡村文化的经济属性日益凸显,更有利于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自信心。因此,要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增加乡民创收,提振乡村精气神。 通过“文化+”产业、旅游、生态、教育、服务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育人价值等多重价值,实现多种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吸引人才返乡。

强化乡民主体意识,厚植乡村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城镇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乡民受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冲击,对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趋之若鹜,对乡村文化却淡然置之,乡民的主体意识淡化,对乡村文化缺乏自觉自信。现阶段,乡村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待遇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等途径吸引人才回流就业,在与乡村的共生共进中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保证乡村文化振兴的人力资源,恢复乡村勃勃生机。受人员流动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人们对于乡村文化大多局限于概括化、表面化、零碎化的认识,乡村文化振兴是久久为功的事,需要乡民的共同参与。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调动乡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和服务人民的社会功能,健全乡民对乡村文化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发展性认识,从中提升乡村居民的精气神和文化自信心。

3.2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讲好乡村文化故事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质上是经济类型的升级换代即农业知识经济,以农业知识和农业信息的生产、分配及其使用为条件,以创造性人才资源为重要依托,以高科技农业技术产业为支柱。[15]因而,提升农村人口规模和素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现代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主体,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农业人才队伍,不仅能够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打造农业发展新高地,同时也是弘扬乡村文化价值、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文化价值的充分彰显以及准确理解,离不开其自身所包含的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外部对其客观、平视的审视态度。除此之外,文化自身特色化、专业化的表达方式,更易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大众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因此,着力培养农村农业人才,尤其是本土优秀人才,真正使乡民成为颂扬乡村故事的代言人,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发展动力。

用心用情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具有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乡村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增强民族底色和注入发展动力。振兴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文化故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需要积极对待。首先,贯彻乡民共建原则必不可少。乡村居民要对乡村文化具备丰厚的文化功底并具有文化自觉能力。文化自觉是激活乡村文化内生活力的基础,拥有文化自觉才能让乡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16]这种文化主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育:一是对乡村现有文化承载主体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接受系统规范的文化教育,在原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填补完善。二是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发挥学校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建立长效化、稳固化的教育机制,是实现乡村稳固发展的永续动力。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嵌入当地特色文化内容,注重挖掘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强化青少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发挥基层村委会的号召作用,乡村文化的发展振兴是靠乡村居民的共同努力,鼓励村民自发成立文化社团、举办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实现好乡民的文化参与感和话语权,彰显乡民的主体地位。其次,保护扩展文化的承载客体和传播方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乡村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其在乡村社会中往往以“口头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在内容完整度、真实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隐患,因此要加快文化内容表现形式转化,将口语化、经验性的文化内容以文字、音频、视频等载体记录下来,保护乡村农业生产文化、家风家教、乡风乡俗等精神文化遗产。乡村文化故事的讲述要注意方式方法,应紧跟现代化发展步伐,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传播乡村文化,这也正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短板。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来讲述乡村文化故事不失为很好的选择,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乡村文化故事传播的广泛性、时效性和高效性。此外,政府应当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加大支持,吸引更多的人致力于讲好乡村文化故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对乡村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现代化的指引下乡村文化发展力度呈现出更加强劲的趋势。

3.3 发展乡村公共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乡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以此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文化认同、凝聚乡村共识。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是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正在呼唤符合物质基础的思想道德建设。

有效供给乡村文化资源,扶植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开展,积极建设和美乡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以人为本,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本着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文化惠民的原则,系统分析区域内乡民的文化需求,提供优质多样的文化产品,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首先,基层政府要关注乡民的文化需求,保障乡民文化活动和学习交流的专门场所,并做好相应的服务与维护工作,为乡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为保证公共文化的时效性,发挥好文化的教化与娱乐双重属性,乡镇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动员,鼓励乡村知识分子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优化乡村人才队伍配置,弥补人才断层问题[17]。以此组建能够及时准确领会时代精神的文艺队伍,打造众多党的精神与地域特色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产品到乡村进行公益展播,同时号召乡民踊跃参与学习,不断提高乡民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此外,在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大背景下,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创建乡村数字文化广场,鼓励乡民借助自媒体平台记录、传播乡村文化,从而助推文化事业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8]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辩证、全面、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物质基础支撑乡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乡村社会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极大满足,而后亟待解决的是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党的二十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在人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等方面有所要求,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需要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首先,社区要认真组织学习党中央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婆婆、最美儿媳等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着力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其次,要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诚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乡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使乡村良好思想道德蔚然成风。最后,引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民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内容,构建符合新时代的道德体系。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身特色和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视域下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作出的战略规划。乡村文化作为凝魂聚气的关键元素,事关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大局,事关农业强国建设,因此,需要正视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内部与社会整体协调作用的结果,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民共同参与协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发展,更要处理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乡村实际的文化振兴道路,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乡民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路遇乡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