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推进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3-12-27福建省平潭三中苏楷星

家长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标概念

□福建省平潭三中 苏楷星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中生物育人的学科目标,提倡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继续推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内容,也是贯穿整个生物知识体系的脉络。推进概念深度学习能帮助学生抓住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拓展延伸对该学科不同模块的研究深度,引导学生主动构建不同主题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上的概念深度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深刻掌握高中生物课堂推进概念深度学习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生物概念的方法,整体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一、高中生物课堂上概念深度学习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概念教学研究不够深刻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系统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探索科学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围绕概念学习主动建构生物知识。然而当前许多教师对概念教学的研究不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对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如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概念转变理论等了解得不够深刻。概念教学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持及科学依据;第二,教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要程度不够。概念教学的课堂占比小,并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概念进行巩固及呼应的环节;第三,教师所应用的概念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以直接讲述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生物概念的内涵,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机械式记忆概念解释语。教师对概念教学研究不够深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学习。

(二)学生对概念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高中生物概念深度学习具有严谨性、系统性特点。学生需要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才能进入深度学习。与理想状态不同,当前高中生对概念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且不足以支撑其深度学习。一方面,高中生多是在应试环境熏陶下成长的,高考命题方向始终牵引着高中生学习的侧重点。新高考背景下直接考查概念内涵的题型少之甚少,因此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够浓厚;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生物概念主要涉及物质的微观层面,这些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很多学生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抽象及晦涩难懂,加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固定,使得高中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生物概念深度学习效果。

(三)概念教学处于浅层认知

概念是支撑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支架,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学生在深度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探索更复杂的生物知识,实现对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然而,当前无论是教师对生物概念的教学还是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学习,都处于浅层认知阶段,概念教学整体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将概念单独提炼出来,要求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含义,即围绕教材的文字解释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深挖概念的引申内容,也没有关联相关概念。概念学习独立于其他知识而单独存在。从广度来讲,概念教学缺乏与其他知识建立关联性;从深度来讲,概念教学缺乏对生物概念的延伸应用,整个概念教学难以打破浅层认知的局限。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推进概念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一)夯实学生生物体系基础

新课标背景下夯实学生的生物基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三大支柱之一。概念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推进概念深度学习是夯实学生生物知识体系构建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概念深度学习中,学生需要围绕基本概念对生物知识进行发散学习,需要从一般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掌握生物现象的特点与共性,深层理解生物概念的本质。在归纳出生物概念后,学生需要研究生物概念的性质、结构、特点和作用等,并通过概念理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抽象的生物概念解释具象的生物现象,巩固及验证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学习过程涵盖了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认知。

(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自主学习是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概念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师需要基于科学的教学理念优化概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概念学习方法。在概念深度学习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主动探究概念知识,同时教师要以引导者角色,借助问题或课堂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这种模式下的生物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了优质的环境。推进概念深度学习优化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型,为新课标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主动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是综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形式。生物知识体系多围绕生物概念而生成。概念深度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在概念深度学习中,学生需要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从中掌握生命的本质与规律,抽象出相关的生物概念。在概念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比、拓展和延伸等学习方式建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概念学习置于生物知识体系中,从而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主动构建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推进概念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生本理念,优化概念深度学习指导方法

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生本主义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教师应以生本理念统领教学新思想,不断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概念深度学习是以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为目标,以学生一系列主动学习行为为关键,最终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应转变传统应试教学思维,树立生本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生物概念展开既全面又深刻的研究学习。在推进概念深度学习中,教师应深入研究相关教育理论,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特点,优化教学指导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教育理念中的认知同化理论指出,通过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对新知识的内化。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增强学生的主动建构意识,使学生在完整的内化与输出过程中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概念转变理论则指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已知的概念进行科学完善。这三种理论思想是概念深度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教师应在深入研究三种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所要学习的概念摸索创新不同的指导方法,如问题教学法、任务学习法、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等,促使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掌握深度学习生物概念的方法,促进概念深度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创设感性情境,激发学生深究概念的内驱力

概念深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每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认知方面的偏差,影响着学生对生物概念理解的深度与精确性。概念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激发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内驱力。生物概念多比较抽象,纯理论性的研究会增加概念学习的难度,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从感性的生物现象出发,对生物概念进行具象化、趣味化处理,降低概念研究的难度,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概念的内驱力,为概念深度学习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物,如常见的木耳、榕树叶、鱼肉和蓝细菌等,以及带有相应细胞的临时装片,然后组织学生结合显微镜实验深入研究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个重要的概念。教师应从学生所熟悉的实物出发,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给学生创设感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多彩的现实生活出发探究抽象的生物概念,从而激发学生深究概念的内驱力。

(三)巧用现代技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在概念深度学习中,学生更希望从具象的、直观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分类、归纳及总结形象化生物概念,深度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然而,生物概念的微观特性是对学生想象力的极大考验,也是影响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外力弥补学生想象力的不足,帮助学生走出概念深度学习困境。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创新教学指导模式。现代教育技术集合了图、文、声、像多种呈现形式的优势,融合放大、缩小功能实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结合,以仿真虚拟技术生动展现了微观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应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微观世界的内容进行直观处理,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深度理解。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概念教学为例,由于教材中对核酸概念的表述十分抽象,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图像结合的形式具体展示核酸的分布状况、结构组成,以虚拟软件模拟展示核酸在遗传、变异及蛋白质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形式。在直观的视觉观察下,学生能对核酸这一生物概念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关联相关概念,启发学生构建生物概念体系

概念深度学习不仅指学生对单个概念的深度理解,还在于学生能明确单个概念在生物体系中的角色。生物学的有些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学生只有精确掌握了每个概念的含义与特性,才能具体了解这些关联概念的异同。在概念深度学习中,学生需要关联相关概念,构建系统的生物概念体系,能在对比中实现概念的深度学习。新课标提倡建构学科内容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概念深度教学中带领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其他概念,组织学生对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学习,启发、指导学生构建生物概念体系。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联前面所学的被动运输概念,展开对比学习。结合被动运输概念,学生能深刻认识到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同属于细胞物质运输的两种形式。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相同之处是两种运输都需要蛋白的协助,不同的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样一来,学生能对主动运输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自主构建细胞中物质输入输出的概念知识体系。

(五)组织综合实践,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应用

运用生物概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概念深度学习的落脚点。概念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内化概念理论,还需要主动思考,运用科学思维对概念进行创新应用。加强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应用,能巩固学生理论阶段的概念学习,提高学生内化概念的成果,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提高概念深度学习效率。新课标提倡教师要重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推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分析新课标的指向,关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研究生物概念应用的机会,鼓励学生深度探究生物概念的具体应用。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概念教学为例,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布置实践作业,组织学生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光合作用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园林景观多在布置植物格局、设计植物修建外观时综合考虑光合作用,建造出既健康又美观的园林环境。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应用有更深刻、更真实的理解,从而巩固对光合作用概念的深度学习。

(六)开展多元评价,跟踪评价概念深度学习实况

教学评价是高中生物课堂的重要组成。通过评价,教师能掌握学生在概念深度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发现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及对概念认知中的偏差,充分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新课标的推行进一步强调了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倡导教师要在课堂中开展多元评价,推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在概念深度学习中,教师应借助多元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概念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全方位评价。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分化”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细胞分化的概念。在巡视与旁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教师可以开启智能评价软件与摄像头,借助智能软件的人工识别系统对每名学生的课堂实况进行详细跟踪评价。结合智能软件输出的大数据,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及每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相应的“干预”与引导。可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纠正学生概念深度学习中的不足,推进生物概念深度学习。

四、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提高对概念深度学习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概念深度学习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深度剖析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优化概念深度学习的指导方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概念研究环境,引导学生以概念为核心发散思维,指导学生开展概念深度学习,全面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推进新课标的落实。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标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