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中融入与渗透研究

2023-12-27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中心幼儿园鸿浦园区韩雅萍

家长 2023年27期
关键词:档案袋节气幼儿园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中心幼儿园鸿浦园区 韩雅萍

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地知识灌输,而是越来越注重培养综合素养,文化素养就是其中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认知和生活生产方式。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中,不仅能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自然,感知生活,培养劳动意识和观察力。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幼儿园教学提供参考。

一、二十四节气文化概述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观念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时间点,如立春、清明、立夏等。这种时间观念强调了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有助于幼儿理解时间概念。

(二)自然界观察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它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现象,如气温、气候、植物生长等。学习二十四节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自然能力。

(三)传统文化价值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如尊重自然、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等。这些价值观对幼儿的品格塑造具有积极影响。

二、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了解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幼儿可以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安排生活,如何尊重自然、珍惜资源。这对幼儿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二)有助于幼儿亲近并积极融入自然生活

在当今社会,幼儿普遍面临着与自然疏离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与电子设备互动,较少接触自然。将二十四节气文化引入幼儿园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季节的更替、观察植物的生长、体验自然界的奇妙。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三)有助于幼儿感知生活并提升观察能力

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感知生活的点滴变化,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学习时间、气象、植物生长等知识,提高对细节的敏感性。

(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劳动能力

二十四节气文化包含了很多与农事劳动相关的内容,如春耕、夏种、秋收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幼儿可以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此外,幼儿还可以参与一些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活动,如制作节令食品、栽种节令花卉等,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扎实推进二十四节气教育,打造园本课程

为了有效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首要任务是将其纳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使其成为一个高效的教育元素。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并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各个教学活动,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等资源,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此,在制定园本课程时,教师需要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相融合,确保内容既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又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1.春季主题课程:立春、清明、谷雨。

在春季,幼儿园可以将立春、清明、谷雨等节气融入园本课程。例如,在立春时组织户外活动,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迹象,了解不同花卉的生长过程;在清明时进行环保主题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一起清理垃圾,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谷雨时进行小农场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种植蔬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夏季主题课程:立夏、小满、夏至。

在夏季,幼儿园可以将立夏、小满、夏至等节气融入园本课程。例如,在立夏时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夏天的炎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高温侵害;在小满时进行美食制作活动,教幼儿制作夏季特色的食物,如凉面、冰淇淋等;在夏至时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幼儿在户外露营,近距离感受自然。

3.秋季主题课程:立秋、白露、寒露。

在秋季,幼儿园可以将立秋、白露、寒露等节气融入园本课程。例如,在立秋时组织秋游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了解不同地区的秋收情况;在白露时进行园艺活动,教幼儿种植秋季蔬菜,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在寒露时节进行风味小吃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秋季美食,了解传统的美食文化。

4.冬季主题课程:立冬、小雪、冬至。

在冬季,幼儿园可以将立冬、小雪、冬至等节气融入园本课程。例如,在立冬时组织户外探索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冬季的特点,如风的寒冷、树木的凋零等;在小雪时进行冬季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自制作雪花纸艺或手工雪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冬至时组织传统美食制作活动,教幼儿制作汤圆或冬至饺子,了解中国传统的冬至文化。

通过这些有趣的主题课程,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二十四节气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同时,这些课程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师积极学习节气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了解对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至关重要。首先,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园内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这一主题。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建立师资培训计划,专门针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让教师深入了解如何将节气文化融入不同学科和领域。例如,幼儿园可以开设一门关于节气文化的课程,让教师学习如何设计有趣的教育活动,以传授节气知识。其次,幼儿园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互动平台,供教师分享和讨论节气教育的经验和教材。平台包括在线论坛、社交媒体群组等,让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并汲取经验,如在平台上分享教学案例,鼓励教师相互学习。最后,幼儿园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开发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教材和教辅资源,包括绘本、图片、视频、游戏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具。例如,为教师提供一本精美的绘本,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与幼儿一起探讨特定的节气。

通过这些策略和案例,幼儿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将这一主题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三)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主题活动实施过程

1.合理定位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明确的教育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目标应该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相适应,并具有可操作性,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目标一: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春分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外出观察春天的迹象,如树木发芽、花儿绽放。通过观察,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春天的特点,同时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尝试用画笔表达春天的美丽。

目标二: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在谷雨节气,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如何节约用水,同时参与植树活动,使其通过亲自种植树苗的方式体验到植物生长的过程,并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教育内容。

主题活动的关键是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教育内容,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与创新,确保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和深远影响。

例如,在清明时,教师可以通过户外春游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组织野餐和自然探索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如鸟儿鸣叫、花朵盛开;讲解相关知识,如植物生长周期。在冬至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冬季食物,如汤圆、水饺等。幼儿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汤圆,了解冬季食物对身体的保健作用。教师也可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以此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

3.创设合适的节气环境,营造节气氛围。

为了使主题活动更具节气特色,幼儿园可以在教室和园内创设相应的节气环境,以增强幼儿对节气的感知。例如,在立秋这一节气,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摆放秋天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葡萄、南瓜等,以呈现秋收的场景;装饰墙壁,展示秋天的画作,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氛围。在小雪这一节气,幼儿园可以制造假雪场,让幼儿体验雪的乐趣,或在教室内展示雪花手工制品。这种环境创设可以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小雪节气。

4.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

为了深入激发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是一个有益的教育策略。档案袋将成为记录和展示幼儿节气体验的有趣工具,不仅可以记录他们的观察、感受和创作,还能够在日后反复参考,加深对节气文化的理解。

首先,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内容应该具有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例如,教师可布置如下活动,鼓励幼儿制作自己的成长档案袋。

一是绘画作品。为每个节气准备一张白纸,鼓励幼儿根据节气主题进行绘画。例如,在立春时,幼儿可以绘制春天的景色、新生的植物或传统的节令食物。这些绘画作品将成为他们艺术成长的见证,也是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视觉材料;二是手工制作。在每个节气时组织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手工、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这些手工作品包括节气的元素,如小灯笼、花环、节令饼干等,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让幼儿参与到节气文化制品制作中;三是日记和感想。鼓励幼儿在每个节气结束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幼儿可以记录天气、自然景观、与家人互动以及在节气期间学到的新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节气的意义;四是照片和录音。在户外活动或家庭聚会中,鼓励幼儿使用照相机拍摄节气相关的照片,或录制音频记录自己的节气体验。这种多媒体记录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更生动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同时培养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

其次,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后,幼儿园需要为它们创建一个特定的展示和使用流程,确保能够充分发挥成长档案袋的教育作用。例如,幼儿园可以为每名幼儿分配一个专属的展示区域,展示他们的成长档案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家长展示孩子在节气教育方面的成果,如一个墙壁展示区域或一个特殊的展示柜。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并布置亲子活动任务,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补充和更新成长档案袋内容。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可以提高幼儿对节气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深刻理解。

(四)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落实家、园、社协同育儿

1.与家长建立沟通,开展节气教育。

为了与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幼儿园应积极建立家园合作平台,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渠道。该平台包括定期的家长会议、家长工作坊、家长微信群等,介绍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分享课程内容和家庭延伸学习的建议。同时,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节气主题活动。例如,在寒露节气时,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去采摘秋季水果,以此增强家长对节气教育的支持和理解。

针对幼儿情感认知的差异,幼儿园应为家长提供家庭学习材料,包括二十四节气的教育资料、活动建议、绘本和手工制作指南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家长在家庭中进行延伸教育,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节气文化,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2.加强与社会沟通,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首先,与文化机构合作。幼儿园可以积极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合作,如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展览、工作坊和讲座。其次,幼儿园也可以与社区做好合作,开展多元化的节日活动,吸引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如植树活动和传统节庆庙会。这些活动提供了实践节气文化的机会,让幼儿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节气文化的内涵。例如,在春分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当地的树木种植或摄影活动,为环境保护宣传出一份力。最后,幼儿园可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家长群,分享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信息和活动。通过这些平台宣传和推广幼儿园的节气教育理念,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家、园、社的协同育儿,达成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使节气教育更有深度和广度,同时为幼儿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感知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此,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幼儿身心发展实际,采取有效的融入策略,开发园本课程、提升教师素养、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资源等,使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建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情感、素养的综合化发展。

猜你喜欢

档案袋节气幼儿园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档案袋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