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世界长寿市背景下的贺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资源现状调查

2023-12-26蒋林青吴望东李大亮黄雪敏岑树坤陶珍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贺州市贺州卫生院

蒋林青 吴望东 李大亮 黄雪敏 岑树坤 陶珍凤

贺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辖的地级市。它位于广西东部, 成立于2002 年, 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占地面积11753 平方公里。截至2018 年底, 辖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截至2020 年11 月1 日0 时, 贺州市常住人口为2007858 人。贺州属亚热带南方季风气候,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雨季炎热, 干湿季明显, 无霜期长, 是广西重点林区之一。截至2016 年底, 贺州市林地面积90.04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72.87%。2019 年10 月23 日, 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处理示范城市”。2020 年9 月, 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21 年, 贺州地区生产总值909.21 亿元。贺州四季分明,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空气清新, 是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的栖息地。该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8.01 岁, 比全国平均预期寿命高3.2 岁。其中80 岁以上人口6.2 万人, 占总人口的2.6%,接近中国长寿乡1.4%标准的2 倍, 100 岁以上人口458 人, 占19.91/10 万, 远高于全球公认的地区长寿标准7.5/10 万。2016 年10 月19 日, 贺州市被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国际老龄与长寿指导委员会授予“贺州市世界长寿城市”证书, 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县覆盖的地级市[1]。贺州在发展长寿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 由于“长寿”经济在中国刚刚起步, 它面临着许多困难。基层卫生院肩负着城市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工作, 需要不断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生的急救知识、理论和技能[2]。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市基层卫生院应急资源的现状, 需要对本市基层卫生院应急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贺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 家为调查对象, 其中包含2 个市辖区、3 个县、67 所乡镇卫生院, 调查时间为2021 年12 月~2022 年3 月。

1.2 方法 对所选取的贺州6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诊科发放急救资源问卷调查, 组织院内从事急救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基层卫生院急救现状调查表。问卷包括: 基层医院概况、医院应急人力资源、 医院急救设备、急诊科(室)急救技能与目前被调查单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1.3 观察指标 对所调查对象的急救人员与急救室构成情况、急救设备配备情况以及急救技能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并分析。

2 结果

2.1 急救人员与急救室构成情况 贺州6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600 例急救人员中, 医师学历中专科及以下占比最高, 为71.7%;医师职称中住院医师占比最高, 为64.0%;医师年龄≥46 岁占比最高, 为65.0%;急救室面积10~20 m2占比最高, 为83.6%。见表1。

表1 600 例急救人员与67 间急救室构成情况(n, %)

2.2 急救设备配备情况 6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气管插管镜和呼吸面罩及球囊相对齐全, 但腰穿包、胸穿包、腹穿包配备较少,血透机、心肺复苏机、气管切开包及纤维支气管镜配备几乎没有, 并且部分设备损坏严重却未及时维修或更换。

2.3 急救技能开展情况 6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通气术、清创缝合等基本急救技能均有开展实施, 但对于气管插管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心静脉穿刺术及心包腔穿刺术等较为复杂技术, 大部分医院均未开展实施。

3 讨论

3.1 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现状分析 基层治疗单位是主要治疗中心区域协同治疗系统的组成部分, 是治疗网络的基本环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 建立规范的治疗单位, 对时间依赖性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和及时转诊, 减少发病后早期治疗延迟, 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 基层应急服务能力一直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薄弱环节”, 本研究发现, 首先, 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存在严重脱节, 21~35 岁的年轻群体仅占6.3%, 员工老龄化趋势明显, 严重阻碍了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的提高;其次, 虽然初级卫生院配备了相应的急救设备, 但工作人员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水平普遍较低, 反映出初级卫生院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 应予以高度重视;此外,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包括门诊、住院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保健, 急救和院前急救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大多数基层医生和护士在参加工作后基本没有参加急救专业培训, 即使过去参加过, 由于时间间隔长, 他们对急救知识和技术,尤其是一些新的急救仪器和设备不熟悉, 操作起来很困难[4]。这些因素是基层医院急救人员急救能力低下的原因。本研究问卷中提及的急救技能是日常急救工作中涉及的知识, 但基层卫生院人员的理解有限, 在实践中必然存在无法准确判断疾病发展、临床急救技能不足等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工作人员毕业后没有不断学习相关急救知识, 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的急救效果, 这也是医务人员培训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由此可见, 加强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各卫生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培训, 规定各阶段的考核内容, 给予一定的监督, 定期检查培训结果, 确保培训的有效性[5]。通过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和措施, 加强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综合水平,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

3.2 提高基层卫生院急救能力措施

3.2.1 加大宣传力度 在贺州市红十字会的领导下,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县基层医院和广大群众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普及教育活动, 从而增强基层医院的急救能力, 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3.2.2 加强急救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邀请省级应急专家来院指导工作, 在院内开展“三基”培训, 每月进行理论讲座和操作培训, 定期评估和点评, 熟练使用和维护急救设备、各种急救技术的操作、常见紧急情况、危重患者在紧急治疗前的抢救和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急救计划和演练, 以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开发新业务和提高自身素质[6]。

3.2.3 加大基层急救资源投入 从贺州市各地区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配备和急救物资储备来看, 基本上各地区的急救资源都处于相对稀缺状态。面对其中一些地区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一些学者指出,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财政支持, 利用良好的硬条件吸引大批年轻人才到基层医院工作。政府可以与基层医院达成政策合作, 对申请经济适用房的医务人员给予政策优惠。除地方政府外, 一些学者提出了提高中央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的权威性、均衡供给责任安排、财权与行政权的统一等建议, 主张在医疗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利用医疗保险机构作为保险公众代表, 向医疗机构购买诊疗及相关服务, 实行分类财政投入机制, 特别是大力支持以服务贫困人口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7-11]。针对贺州市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急救设施不足、人员专业素质低、培训不足等问题, 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可以增加资金, 用于购买和维护急救设备、人员培训等, 在明确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 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产融结合”的概念, 主张加强基层医院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产融结合的理念下, 加强贺州市各区基层医院的管理,将有助于医院将有限的资金用于购买稀缺的应急资源。在此基础上, 结合分类筹资, 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

3.2.4 重视急救资源管理建设 贺州市各区基层医院大多是具有初级职称的急救人员。作为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努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准入门槛。职称评价指标应根据基层实际情况设置, 评价标准应基于差异化评价理念合理量化。有学者指出了量化职称自主评价和聘任模式的重要性, 并建议在明确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职称的聘任应向医院一线或稀缺岗位倾斜[12-16]。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基层医院实行职称评审和稀缺岗位聘用优惠制度, 可以缓解由于职称评审标准导致的稀缺岗位人才短缺问题。此外, 针对部分基层医院反馈的医疗职能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应更加重视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普通医疗器械的管理和采购, 上级医疗单位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应急资源管理的动态质量评估机制,及时解决应急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7-20]。一些学者提出了应急资源管理的建议, 将应急设备的管理与标准化培训相结合, 并强调定期对设备进行采样和测试的必要性[8-10]。贺州市各区基层医院积极完善应急资源管理中的动态质量评价机制, 对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急诊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以满足医疗和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建立科学统一的培训评价系统成为急诊学科的重要任务, 加快基层医院急诊人员岗位胜任力培训刻不容缓, 贺州市需要加大对于紧缺资源的投入倾斜力度, 并配合动态质量管理措施, 对于改善基层医院急救资源现状、助推世界长寿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贺州市贺州卫生院
游贺州紫云洞
长征
印象贺州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民间节庆与社区秩序建构——基于贺州市浮山歌节的考察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吾城·吾乡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财务总监派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贺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