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肌少症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2023-12-19吐尔逊娜依阿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肌少症骨骼肌筛查

吐尔逊娜依·阿吉 徐 红

1.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1-2]。肌少症的患病率为1%~29%,长期护理人群中为14%~33%[3]。且患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当前全球肌少症的患病人数高达5000万,预估2050年患有肌少症的人数将达5亿人[4]。目前肌少症诊断标准尚未达成统一,在我国常用的诊断标准由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提出[5]。在临床上肌少症的诊断需综合骨骼肌占比、骨骼肌的肌力和躯体功能等方面[6]。肌少症的诊断及早期干预对于避免疾病带来的不良后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且国内外研究者开始着力于从众多的肌少症诊断方法中探索最符合其病理生理学特点的“金标准”,进而提高肌少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因此,本文将系统地阐述临床肌少症常用的诊断方法,以期为肌少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肌少症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AWGS的共识[5]将肌少症定义为“与增龄有关的肌肉量减少,合并肌力减退和/或身体表现减退”,于2016年将其列入《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9版和第10版,编码为M62.84[7]。欧洲老年肌少症研究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指出以骨骼肌数量及力量为指标诊断与增龄相关肌少症[8],具体诊断参数如下。①肌肉质量减少:肌肉质量<青年男性/女性2个标准差以上;②肌肉力量减退:男性手握力<30 kg,女性手握力<20 kg;③躯体活动功能下降:平地步行速度<0.8 m/s。AWGS基于EWGSOP的标准上,对其临界值做出了部分更改[5],以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为检测方法,且采用净身高校正后,男性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7.0 kg/m2、女性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5.4 kg/m2为肌肉质量减退的诊断标准;男性手握力<26 kg、女性手握力<18 kg为肌肉力量减退的诊断标准。

2 肌少症的诊断方法

2.1 临床试验检查

肌少症的临床试验检查主要包括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和5次起坐试验(five times sit to stand test,FTSST)。6MWT是让患者采用平地步行的方式,测试患者在6 min内在无障碍的硬地上能以最快步行速度行走的距离。通常用于患者躯体功能状态的评价,包括心肺、骨骼肌功能以及营养水平。Agarwala等[9]的研究中肌少症患者6MWT较短,提示该方法对肌少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评估作用。但由于该试验在可重复性、安全可靠性及规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有限。FTSST作为一个快捷的测量工具,在老年人运动功能的评估中应用较广泛[10]。试验让患者坐高43 cm的椅子尽可能快速重复站立5次,用秒表测量站起来所需的时间。Shikenbaru等[11]研究结果显示FTSST与肌少症显著相关,该方法诊断肌少症的临界值为10.9 s,并且认为FTSST是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筛查的有效工具。

2.2 影像学检查

2.2.1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BIA) BIA是一种通过身体的低强度电流的应用来评估老年患者的肌群状态的技术。Di Vincenzo等[12]研究结果显示BIA得出的相位角(phase angle,PhA)和肌少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是,由于BIA容易受到体内水合情况的影响,近年来逐渐被生物电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取代。BIS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全身水(total body water,TBW)和细胞内水(intracellular water,ICW)。因此,BIS可用于社区环境中筛查肌少症和卧床不起的患者[13]。

2.2.2 DXA DX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身体成分估测技术。通过检测双侧上下肢肌肉中软组织的数量来估计四肢骨骼肌(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的质量。Bhasin等[14]认为DXA测量骨骼肌瘦体重并不是实际肌肉质量的真实反映,即使在调整体重后仍不能准确预测。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DXA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够同时提供关于身体组成和骨骼状态的信息,这在评估骨质疏松、肥胖和恶病质等疾病时是必不可少的[15]。

2.2.3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MRI能够通过使用半定量或定量序列来评估肌肉成分,而不需要电离辐射[16]。MRI除了可以用来测量骨骼肌的肌肉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之外,先进的MRI序列还可以实现身体成分的估计与肌肉质量异常的评估相结合,这提高了老年肌少症的诊断价值[17]。但是,由于MRI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体内不能有磁性植入物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肌少症诊断中的普及,较适合中小型规模的研究中肌肉数量和力量的精准测量[17]。

2.2.4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CT评估肌肉质量通常涉及单个CT图像上测量CSA,再根据身高进行索引,从而得出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Xiao等[18]临床研究表明CT诊断的肌少症有助于预测手术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预后,且认为CT在肌少症的诊断中具有直观、快速、准确等优点。除了测量CSA外,肌肉的脂肪变性可通过CT测量肌间脂肪组织(intermuscular adipose tissue,IMAT)面积或肌肉衰减来评估[19]。与MRI相同,CT成本较高,具有电离辐射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故在肌少症筛查方面难以普遍使用。

2.2.5 超声 超声为较新颖的评估老年肌少症的影像方法,既能检出身体局部肌肉数量,又能检测肌肉质量。近期欧洲老年医学会肌少症组发表了采用超声波检测肌少症的共识方案,包含测量肌肉厚度、肌肉横截面积、肌束长度、肌翼夹角以及回声强度[20]。Perkisas等[21]认为肌肉质量在肌肉数量减少前就发生减退,可以作为早期提示老年肌少症的可靠指标。虽然超声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可能会影响统一诊断标准的制定。但是,因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电离辐射、低成本等优势,可以运用于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及临床诊断。

2.3 评分量表及其他诊断方法

2.3.1 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imple five-item questionnaire,SARC-F) 2013年Malmstrom等[22]提出SARC-F,主要用于早期筛查肌少症。研究发现[23]SARC-F在准确识别肌少症方面具有高特异性,可用于预测不同人群的不良预后风险,如用于预测养老院居民的病亡率等。

2.3.2 SARC-F结合小腿围(SARC-F combined with calf circumference,SARC-CalF)量表 SARC-CalF量表是将SARC-F问卷和与肌肉质量具有相关性的小腿围指标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肌肉减少症筛查方法。SARC-CalF量表中小腿围指标的增加显著提高了SARC-F筛检老年肌少症的敏感性和诊断精准性[24]。

2.3.3 Ishii评分 Ishii评分属于肌少症的筛查量表之一,该量表通过老年患者的年龄,测量小腿围及握力,针对不同性别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研究显示[25],Ishii评分与AWGS诊断标准具有中度和高度一致性。Li等[26]研究显示,根据Ishii评分判断的高危肌少症可预估住院老年患者3年内全因病亡率。

2.3.4 微型肌肉减少症风险评估(mini sarcopenia risk assessment,MSRA)问卷 MSRA问卷为肌少症的筛查量表。MSRA-7总分0~40分,总分≤30分提示受试者患有肌少症;MSRA-5总分0~60分,总分≤45分提示受试者患有肌少症。Rossi等[27]研究表明,MSRA问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合作为肌少症的一线筛查工具,但为了明确问卷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未来需要对筛查试验进一步展开研究。

2.3.5 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 SPPB是一种快速、易于管理、客观的肌肉力量和体力测量方法,且具有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工具等优势。Phu等[28]研究表明,SPPB可作为肌细胞减少症的筛查工具,帮助进一步诊治及早期干预。

2.3.6 D-3肌酸稀释法 D-3肌酸稀释法是一种新的测量肌肉质量的方法,与功能性和行动性残疾的负面结果密切相关[29]。此外,该方法与常用的力量和身体表现指标中度相关[30]。与当前肌少症定义中使用的其他变量相比,D-3肌酸稀释法测量的肌肉质量在预测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良事件概率中的相对重要性尚未明确。对于此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完善,在未来肌少症研究中极有可能成为一类常用的生物检查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肌少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的进行性的全身性骨骼肌疾病,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部分地区提出了相关的诊断标准,但是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最新和常用的肌少症诊断和筛查方法,类型较多,每一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反映出不同的结果,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试验,并将这些试验结果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完善不同人群的评估诊断标准。有望在未来制定较完善和统一的诊断方法和“金标准”,以便于肌少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

猜你喜欢

肌少症骨骼肌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8-羟鸟嘌呤可促进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骨骼肌细胞自噬介导的耐力运动应激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