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13

活力 2023年19期
关键词:农户农民科技

胡 燕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商洛 726000)

引 言

当前,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地理特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计划,是确保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融入城市,造成部分农村经济落后等问题,加之城市人口饱和,竞争压力增加,为了确保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成为国家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主要因素

当前,创业教育及培训环境对新型职业农民并没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外部或者内部因素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教育与培训都不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动力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类别、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投资规模、政府对创业支持政策、银行对创业的支持措施、创业地点经济发展水平、周边环境是否对创业有利,都不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动力的直接因素。与之相对地,新型职业农民实现科技创业的主要动机集中在比较明确的原因,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较为重视创业行业的回报率。除此之外,新型职业农民对自身社会地位关注度较高,科技创业能够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这一点,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积极性[1]。

除了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动机,能力层面因素也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具备较强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良好社会关系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阶段能够有效减少成员之间的组织问题,这些能力是通过经验与实践锻炼而产生的,并非借由培训产生,因此具有更高的价值。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农业发展与市场经济高度融合,新型职业农民在进行科学创业时也会考虑自身与市场相关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视的就是经营经验、市场意识、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创新素质。经营经验与市场意识能够厘清所从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市场拐点,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是创业根本,也是带动其他用户完成科技创业的基础能力。专业创新素质能够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中领先于时代发展,看到行业中没有涉及的部分,以此作为创业突破口。

二、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支持

从宏观视角分析,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政策需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现况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探索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政策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的趋势:第一,强化科技创业主体需要借助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因此应当加大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乡村振兴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发展需要围绕科技创业开展,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及城市管理人才返乡就业,借由这部分人才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数量,提升科技创业的主体力量。第二,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体系,将科技创业的成果与市场发展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创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乡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保护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成果,将辅助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探索多元化科技创业模式,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建立完善的科技创业制度[2]。第三,采取明确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激励措施,以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增加收入及提升社会地位层面给予更加优厚的待遇,借此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投入创业活动。第四,政策给予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中后期更多援助,当前的政策大部分关注的是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身创业积极性,提供的支持也多是围绕创业初期人力、资金及技术层面,而科技创业中后期面临经营问题、人员变动及市场对接等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援助,因此政策中应当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中后期发展的问题进行支持。

图1 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支持

从微观视角分析,人才是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根本,落实政府扶助政策时应当优先考虑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活动中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与教育。同时,资金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机关本身信誉度优于新型职业农民个人,需要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拓宽启动资金来源及渠道,借由自身较高的信誉度为新型职业农民背书,借此获得当地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科技创业实践之中。

三、新型职业农民实现科技创业的主要模式

(一)农户创业模式

农户创业模式主要依赖于农村当地的实际环境、相关政策扶持、农产品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多项因素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这类创业模式稳步发展。该创业模式结构较为简单,对创业者本身的背景要求不高,要求创业者具备农业生产相关知识,能够切实了解当前地区的特色产业及生产环节,确保与当地农户进行有效沟通,这也是科技创业模式推行的基础。应强化新型职业农民与普通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新型职业农民对普通农户的辅助成本。一般而言,如果新型职业农民出自农村,农户对其信任度也会有所提升,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推进创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期间可以将经济集中于对于特色产品的引进、优质产品选种育种及技术升级层面,将自己研究的农业技术、种植经验及管理模式传授给农户,带动周边农户加入自己的创业之中,推进当地特色农产品经营进一步发展,借此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户联合创业模式,保障未来共奔富裕道路。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还是存在一定不足,整体创业模式、方法及管理结构都较为简单,为了保障创业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相应资金以便获得更多支持。同时,种植经验和技术是要通过时间累积的,只有不断试错才能逐步提升。这部分是创业阶段必不可少的成本投入,如果要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的规模,就需要长时间累积相应的资金与技术,以便创业活动后续有序进行[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户相结合的创业模式结构较为简单,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完成基础创业较为友好,对人力结构及人力专业水平要求不高。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借助这种创业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实现科技创业,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还能拓宽农村就业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农村存在的空心化问题,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家乡就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充实农村农业与商贸的同步发展。除此之外,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帮助农村劳动力回流。由于现阶段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情况较为普遍,城市就业压力也逐年上升,立足于乡村环境进行科技创业,吸引更多青年人回归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十分有利。

(二)观光示范基地模式

这类创业模式的基础是借由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在确保科技创业成果的前提下,着手将观光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注重农业知识的提升及技能层面的不断优化,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对外交流能力,不断累积知识与技术,借此在创业道路上收获更多成果。

与传统农家乐不同,农家乐主要依赖于体验,整体规模较小,而观光示范基地则是倾向于直接展示先进技术带来的农业成果,不仅仅是外地人来参观,周边的农户也可以进行参观,学习相应的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引导农民不断完善自身产业结构,借此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带动乡村经济获得大幅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在观光示范基地模式中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以基地为基础完成农业试验与示范,确保后续基地具备相应的农村基础建设成果[4]。在此期间,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借助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借助这部分硬件设施,确保后续科技创业有序进行。

观光示范基地立足于粮食、林果及经济作物产业完成科技创业,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协同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旅游行业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类基地也存在容易引发作物踩踏等问题,当前的解决方法一般都是限制进入基地人数,借由限制调控人员密度,保障作物生长不会因参观人数过多而造成损坏。

新型职业农民与观光示范基地相结合的创业模式整体依旧较为简单,符合当前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在以观光示范基地为基础进行科技创业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宝贵自然条件。这种经营模式在优化农业科技与经验的基础上,确保当地旅游行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当地各项产业获取更多收益。

(三)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模式

与前两种科技创业模式不同,企业、合作者、农户联合创业模式侧重于管理层面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是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借助农业技术发展深加工或者农副产品生产完成科技创业,更强调新型职业农民针对人才管理的专业性。这种科技创业模式思路较为创新,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本身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及科学种植技术,借助这种模式能够确保农业、企业及农户收入增加。除了管理层面的能力,新型职业农民还应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时了解当前的创业政策、管理知识、农业发展相关技术,这对于企业、合作者、农户联合模式的发展有极大的助推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需强化自身各方面能力,同时勇于创新,把握政策倾向及发展企业的相关知识,借此实现农业科技创业[5]。

这种创业模式需要在有一定创办企业能力的地区进行,同时企业最好具备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融资与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企业运转过程中具备相应的抗风险能力。现阶段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实现科技创业都属于初创,本身企业规模与产出都会受到限制,企业自身对于市场、产品及后期服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都较低,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很可能导致科技创业失败。

现阶段,这类新型职业农民联合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传统工业模式较为复杂,需要借助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人力量创办企业,之后借由新型职业农民本身具备的技术与当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养、信息知识、产品销售渠道及企业就业机会,这种科技创业模式具备分工明确、工作节奏和谐的特征,对于振兴当地农业产业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企业与科技团队联合模式

部分新型职业农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理解当前创业中科学技术与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因此在创业阶段就具备相应的前瞻意识,会在洞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调整创业目标。现阶段中国农业高速发展,在产量及产品质量上取得了诸多科技研究成果,因此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另辟蹊径,对农产品深加工相关工艺技术进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与企业、科技团队联合的模式应运而生,这种科技创业模式主要立足于对加工设备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创业中的科技水平,借此将科技创业与一般农业创业相区别,借助企业与科技团队的力量完成研发工作,提升企业自身的创业能力及科技能力,真正将科技引入农业,成为发展企业生产力的基石[6]。

这种科技创业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持续推进企业发展,作为核心的科技团队必须不断纳入新成员,一旦企业核心团队缺乏人才吸收与培养,就会出现后续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

总的来说,新型职业农民、企业与科技团队相结合的科技创业模式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服务水平,新型职业农民肩负着组建科技团队的重任,而后期团队形成之后则反哺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团队要以积聚而成的知识、技术及人脉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打下坚实基础,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创业成功率,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结 语

现今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还未建立完善的体系,农村需要更多人才与资金层面的支持。要在切实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加大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中探索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业模式,吸引更多资金与人才完成农村科技创业。

课题项目: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职业培训提高脱贫人口增收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研究—以商洛市为例(22YB026)。

猜你喜欢

农户农民科技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