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花卉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3-12-13刘红梅李泽龙范宏帅

活力 2023年19期
关键词:花卉云南省

刘红梅 李泽龙 邱 月 范宏帅

(1.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武汉 430205;2.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 430205)

一、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花卉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1994 年,昆明市呈贡区花农的自发种植。1995—2008 年步入成长阶段,中央政府和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省花卉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花卉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有所改善,花卉质量迎来较大提高,许多从事花卉贸易的公司成立。2008年以后,云南省花卉产业快速成长,获得蓬勃发展态势。

(一)花卉大省地位稳固

云南省拥有全中国最适宜的发展花卉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在着力构建花卉产业大省的旗帜下,以鲜切花、种球、绿化观赏苗木等为主的多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鲜切花市场云南省就占据了国内的70%,成为中国花卉产业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10—2021 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的规模和产值均位于全国第一、世界前列,增长速度全球第一。截至2021 年底,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92 万亩,花卉全产业链产值达1034.2 亿元,同比增长24.6%(见图1)。花卉产业的产业融合趋势明显,品种创新居于全国首位,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率增长。电商平台迅猛发展,线上交易迅速成为交易主流。再结合云南省政府正确的政策引领,产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斗南花市的交易额稳坐亚洲第一、世界前列,使得云南花卉大省的地位得以稳固。

图1 2010—2021 年云南省花卉产值及增长率(数据来源: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二)花卉产业品牌效益突显

云南省花卉的种植、生产、加工环节逐渐加快设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产业布局向南、向西扩张,传统的花卉生产加工模式逐渐向现代化创新性迭代转化,加速构建花卉产业供应链。在花卉生产环节,温室大棚、环境控制、水肥循环系统等基础设施研发成就显赫,并在多地安装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的普及不仅优化了花卉的质与量,还进一步减少化肥对土壤及水资源的损害;绿色栽培技术用椰壳和海盐等成分作为基质土,在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方针的基础上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在物流环节建成了冷链物流体系,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为云南省花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云南省的“一县一业”战略初具成效,区域品牌形成:晋宁、姚安顺势被打造成国内最大的月季产地和滇西高质量鲜切花产地,新型的政企关系形成,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云南省十年来一直打造“云花”品牌,通过开展“十大名花”评选活动,在花卉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品牌价值提升,从销售额来看,引领作用显著,如表1 所示。

表1 2018—2021 年连续入选“十大名花”企业发展情况

二、云南省花卉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花卉产业处于发展的上升期,竞争力强。从具体因素来看,其优势明显,但是也存在短板。

(一)位置与气候得天独厚,但高层人才相对缺乏

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具有独特优势。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至29°,属低纬度高原地区,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流的一条要道,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中亚,乃至西亚、欧洲的一条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凉爽湿润,冬季温暖干旱,两季分明。地形高低起伏较大,垂直气候带变化显著,寒带、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多种气候类型齐聚,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同时也光照充足,几乎所有花卉都能在云南省找到最佳的生长环境,使得云南省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同时发展各温度带花卉品种的地区。

云南省花卉产业的花卉资源具有独特优势。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9 333 种,其中山茶、玉兰、百合、杜鹃、报春、兰花、绿绒蒿、龙胆八大名花早已被全国人民所知。云南省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丰富的花卉资源储备,铸就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优势,促进了云南省花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打响“云花”国际影响力的又一张底牌。

在人才培育方面,尽管多所院校都开设了与花卉相关的专业,各企业也积极组织交流活动,为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专业性的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高层次人才资源仍然十分匮乏,对云南省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销售管理方面有着不利影响。

(二)亚洲市场供不应求,但国内消费水平不高

世界花卉的消费趋势不断增长。其中,欧美市场因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需求较小。而需求增长潜力最大的要数亚洲市场,日本等地市场受土地、气候等因素影响,本土生产成本过高,长期依赖进口以满足消费需求。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位于热带地区,仍需要进口大量温带花卉以充实国内市场。基于此,云南省的花卉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产业。

在云南省,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种花、赏花的传统习俗,花卉的形象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重要的民族内涵,从而带动省内花卉产品的需求,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现代生活消费中,花卉与节日、婚庆等特殊场合的相关消费密切相连,花卉日常消费理念也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花卉在旅游、会展、美容、医药、食品行业领域的应用开发也日益广泛。

结合消费结构理论,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已经走出了生存型消费阶段,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开始步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精神文化消费行为必然接踵而至,花卉消费也将越发频繁[1]。在中国,花卉市场总体上还处于上升阶段,从图2 的年均消费枝数来看,国内的花卉消费水平仍然很低。

图2 2021 年主要国家人均一年购买的鲜花枝数

(三)上游与下游齐头并进,但全产业链亟待延长

花卉产业涉及多个领域的相关产业,双方相辅相成,包括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美容化妆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等。

在支持产业中,上游产业指的是花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包括育种、种植、花肥农药、园艺器械、挑拣和保鲜等支持性产业。云南省引进了国外温室、花肥和农药等设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省花卉上游产业的发展。不过总体来说,这一方面的技术和设施还处于不完善阶段,仍然依赖于向发达国家进口。在加工方面,云南省缺乏专业从事花卉加工、包装、储存的企业,大多数打包工作依旧由花农完成,造成工作量大、水平较低、标准不一。

下游产业指的是花卉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环节,包括运输、销售等产业。云南的花卉产业主要是鲜切花和盆花,在运输方面受限于国内冷链物流技术,导致云南省花卉产品运输成本高昂,且途中产品受损严重,成为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从销售方面来看,近年来在线下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交易额稳定提升的势头下,线上电商平台迅猛发展(见表2)。

表2 2021 年主要交易平台交易情况

(四)企业发展势态良好,但集群效应有待彰显

到2021 年底,云南省共有7950 家花卉企业,其中有6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6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共有626 个花卉生产合作组织,其中有7 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0 个省级示范合作社。经营主体都较2020 年有着显著成长,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壮大。各类电商平台在云南省的发展势态也较为良好。在企业战略方面,2021 年来云南省在各重点项目的推进上成就斐然,花卉产业集群等战略均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效果,成功为云南省的花卉产业带来创收。在花卉交易市场上,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现已跻身于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不过,云南省花卉的终端集散中心和冷链建设落后,国际化的电商集群尚未建成,集群式发展依然受限。

三、提高云南省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生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体系

21 世纪,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普及设施化的栽培方式,实现了全过程智能化控制。云南省花卉产业在学习、引进国外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下,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花卉种植,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推行无土栽培、水肥循环等技术标准,大力构建绿色的生产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卉生产种植体系。

(二)挖掘产业价值,融合带动升级

当前,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云南省花卉品种的科学技术与花卉产业的未来休戚与共。进一步针对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植物王国”和气候的优势,加大选种、育种的力度,下决心解决品种问题,在体现品种独一无二的同时,提高花卉产品的价值,同时也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走高附加值、高端产业化的道路,让“云花”名副其实。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产业融合带动花卉产业升级。突破花卉“观赏”这一传统观念,发展食用、保健美容、文旅产业。同时,实现各个相关产业相互促进、相互配合,适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云南省的具体现状,以昆明为中心实施花卉产业集群试点,各花卉加工、储存、物流等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聚集,予以配套的金融、贸易、科研企业机构,构建区域经济,提高效率,拓宽云南省花卉产业链,增强其国际竞争力[2]。

(三)优化交易体系,把好时代之舵

云南省花卉产业建立了一套包含生产、采摘、挑拣、包装、加工、储存和运输的全套产业链标准,力求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持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质量。

信息化时代,应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新型的营销模式。在传统批发、零售、拍卖形式之上,发挥我国电子商务的优势,将昆明斗南转型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花卉交易中心。加强对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产业的投入,提高云南省花卉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出“云花”品牌旗号[3]。

(四)培育公民素质,激发消费动力

我国的花卉消费之所以出现人均消费不高,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因素问题,高附加值商品花卉的消费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息息相关,受到大量主观因素的影响。

林业部门与城市物业企业合作,用花卉装点城市绿化,在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熏陶公民的审美素质。花卉企业通过媒体宣传与花卉有关的广告,举办高质量花展、花会活动,或与旅游业结合,开发特色花文化旅游线路,提高全民花卉素养[4]。个体花农可以尝试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向公民科普相关知识。花卉消费需求的增大也能够鞭策企业的进步,实现良性循环,将省内市场需求逐步转化为全国市场需求,为云南省花卉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锦上添花。

(五)强化宏观指引,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在促进花卉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云南省已经超额完成《花卉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所规划的目标。全面推进云南省花卉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高标准制定阶段性或长期的发展方案来指引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继续致力于实现世界一流的花卉中心的目标。

同时,在资金方面加大对云南省花卉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花卉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经费支持,促进育种的科学研究,提高产品和技术的质量,从产业链源头提升其竞争力。

猜你喜欢

花卉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李鱓·花卉十二开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