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历内卷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路径

2023-12-12郝苗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学历竞争职业

郝苗

国家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素质人才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更,越来越多学生的求学愿望从“上大学”转变为了“上好大学,有更高学历。”根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我国考研人数自2020 年后处于高增长模式,2022 年报考人数高达457 万人,同比增长80 万,2023 年仍持续增长状态,报考人数高达474 万人。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学历内卷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过度竞争而导致的教育内卷化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学历内卷化背景下高校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走出困境,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值得深思。

一、学历内卷化的内涵

“内卷”是近年新出现的热门词语,人们对于内卷化的戏谑表达一定程度折射出当前社会的竞争状态。而“内卷”一词,在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著的《判断力批判》中早已出现过,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将“内卷化”一词描述为社会或者文化形式发展的有限性,即当文化发展到难以突破继续发展从而进行内部的精细化过程[1];我国学者黄宗智也曾在文章中引用过“农业内卷化”这一词,他将其定义为“无发展的增长”[2];总的来说“内卷化”可以认为是“无发展的增长”“无效努力”“过度竞争”等。所谓“学历内卷化”就是指为获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因竞争方式同质化从而导致同一时期的学生展开激烈且无效的竞争,个体边际成本不断增大,但边际收益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形[3]。如今许多大学生用“学历内卷”指代非理性的升学竞争或“被自愿”的升学竞争。

二、学历内卷化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效应

科技飞速发展,人才市场逐渐饱和的今天,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用人单位选择空间变大,“择优”成为了规则。而学历高低成为了默认的标准之一。因此,人们将目光聚集在了学历层面,试图通过高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当下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学生想上好大学,想通过考研、考博提升自我学习,为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而增加竞争力,这一定程度也加剧了就业压力。良性竞争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应重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但学历内卷化引发的恶性竞争,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反应,逐渐陷入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洪流之中。这与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二)中观层面:网络便利带来的放大效应

大学生的思维更易接收网络新兴文化的“输入”,互联网使得“内卷”一词迅速火起,一时之间,人人皆可卷,万物皆可卷的现象使得学生们对自我发展及未来生活产生了焦虑感。一部分学生因长期处于校园与家庭的保护之中,他们对于社会接触太少,在网络媒体放大下的焦虑面前,担忧自我实力,不愿意走出校园;还有一些感同身受的人看到网络信息化后产生共鸣,于是在网络中发表类似观点,形成了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但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的内耗型价值观,至使学生成为又一批贩卖“内卷”焦虑的文化传播者、助推者。学生在自己准备不足或实力欠缺的同时会出现本能的恐慌,从而选择逃避现实。本能的恐慌与现实的压力,让学生更加不愿走出象牙塔,甚至渴望通过升学这一途径来逃避暂时的压力,为自己延长进入社会提供缓冲期。这样的个体行为逐渐带动群体内卷,越来越大的竞争使得整体学历压力不断加大,最后学生越来越焦虑、疲惫,陷入精神内耗,继而影响自我的长久发展。

(三)微观层面:来自不同群体的压力效应

环境是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因素之一,不同群体的压力效应共同促进了教育内卷化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家庭压力,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协同育人。家长对于学生成才的强烈愿望,使得学校、学生、家长都被迫陷入学历内卷之中。其次是同辈压力,面对既是伙伴又是对手的同学,很多学生陷入了同辈比较中,忽视了自我的发展目标,他们对于继续深造的深切诉求,对于扩展知识的需求,这些内在的动力不断驱使大学生选择升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考研视为影响命运前途的关键一步,而这伴随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被内卷化禁锢的学生不断陷入学历竞争中,最后心力交瘁。在学历内卷化裹挟之下,也导致学校对于学生评价陷入了单一的名校标准之中,从而学校评价与学生努力形成闭环恶性循环,致使教育内卷化加重。

三、学历内卷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路径

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学历内卷化带来的不良影响,首先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从入校开始,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能力,准确定位自己,认识社会就业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结合起来,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助力学生顺利毕业、成功就业,助力新一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以思想教育为引领,培养理性竞争观

学历内卷化现象的出现与学生间的非理性竞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理性竞争意识,正确认识自我,制订合理的目标计划至关重要。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宣传国情、社情、校情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奋斗观、价值观,将小我的发展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剖析自我特质,明确自身发展需要,在价值层面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扩展思想格局,跳出内卷化竞争漩涡,将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越发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专业课老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自我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结合起来,跳出内卷思维模式,升华人生价值;辅导员等学工队伍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通过朋辈互助小组、进宿舍、进课堂、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师生沟通,发挥班干部与学生党员的助手作用,及时洞察学生状态;最后,学校鼓励理性竞争,支持合作共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有思想、有理想、有素养的新青年。

(二)以认识自我为主线,做好生涯规划

准确的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要素,决定着规划的整体可行性。评估的前置环节是正确的自我认识。客观深刻地认识自我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学校可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求职经验交流会”“备考经验交流会”等讲座沙龙,邀请高年级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做好规划,拒绝盲从。学生首先在深刻剖析自我,合理定位后,设置可行的人生目标并进行阶段拆解,阶段性的小目标是避免被卷着走的重要条件;其次,坚定的内心,增强信息辨别力,不被外界声音干扰,将目标作为驱动力,努力提升自我;最后学会调节自我情绪,当陷入消极情绪时,积极与老师、同学和家人沟通,缓解自我压力。

(三)以背景经历为内容,形成职业目标

职业背景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顺应大环境有助于最大可能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个人目标。学生应根据自我特质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去制订可行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学校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就业导师,邀请行业领头人开展系列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未来发展,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做好拓企访岗工作,助力学生就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

(四)以实践为举措,巩固职业规划

为实现就业目标,学生应自觉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教育培训安排、时间计划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学校可聘请企业资深人事作为学生就业导师,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指导学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内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了联培模式,通过实习、实践等活动,带领学生提前了解职场,锻炼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个人就业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校企共育应用型技能人才;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与机会,推进内涵建设,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五)以服务为要领,促成职业愿景

高校在学历内卷化背景下,应以服务为要领,助力学生实现职业愿景。通过健全校园宣讲活动管理办法,完善线上线下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协调开展专场招聘会,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避免学生因为盲从放弃就业而陷入学历内卷;对于有科研梦想有学术追求的学生,通过择校指导、专业课答疑、调剂服务、举办升学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为其提供帮助;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重点落实”的原则和“精准帮扶、不落一人”的要求,统筹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落实“一生一策”,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切实做到“就业指导有人管,求职服务不断线”,帮助特殊群体毕业生尽快实现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猜你喜欢

学历竞争职业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职业写作
感谢竞争
我爱的职业
知识无力感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