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世界的一面旗帜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23-12-12李燕华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秩序倡议命运

李燕华

2013 年3 月2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他指出,当前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在重大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如今经历了十年的时间,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的一面旗帜,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全球发展大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个大变局,概括起来说,就是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主要表现有:一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世界经济重心有向东方转移的态势;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空前影响国际发展趋势;三是发达国家实力下降,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四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难以支撑,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持续扩大;五是为解决恐怖主义、战争与冲突、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国际问题,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更加紧密,整个人类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大变局中,中国成为了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影响力显著增强[1]。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实践大国担当的产物

中国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从2012 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居世界第2 位。中国的影响已经越过本国的界线,扩大到全世界。周围的国家,甚至整个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的崛起,思考着如何与中国发展关系。绝大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给予高度赞赏,但也有少数国家基于自身的私利,担心中国强大了会影响其霸权地位,把遏制中国的正常发展作为其对华的主要政策。应该怎样展示我们的形象,怎样在国际社会做出我们的担当,要确立什么样的国际外交理念,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2]。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经过新一代领导人的深入思考,2012 年12 月,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就提到了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此后,习近平在多个重要会议讲话中都表达了这种强烈意识。共建“一带一路”、坚定支持联合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抗疫等活动则是我们履行大国责任的实践担当。伴随着这些声音的传播和实践的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加深入世界人心。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渊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的具体情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其中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所谓“和合”就是各种冲突融合在一块的意思[3],主张“天下为公”“和则强,孤则弱”“协和万邦”等理念,和合是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和合则万物生。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包含着这些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党,正是把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4]。这些深刻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审视世界、惠及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多国和人民的广泛响应,并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这面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从亮相那一天起,就一直被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推动着前进,这当中最突出的行动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宏大倡议,这一倡议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二个宏大倡议是全球发展倡议,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1 年9 月21 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发展优先、以人为本、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落实行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三个宏大倡议是全球安全倡议,是2022 年4 月21 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来的。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践行者。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影响

(一)世界影响: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挑战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担当

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为主导建立的,缺乏和平稳定性,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早在1988 年12 月,邓小平就提出,新的国际形势下,应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此后,江泽民、胡锦涛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同样的意见。虽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绝大多数国家都想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但美国与西方仍想保持一个确保其价值观、利益与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不断侵蚀冷战后国际秩序转型期的“和平与发展”时代,在这决定世界走向的关键时刻,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没有听任其发展,坐视自己和世界的安全利益受损,而坚持开放、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与公平的国际政治秩序,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进行策略性反制,智慧而勇敢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目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并积极地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加以落实,成为了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引领世界正确前进的强大力量。

(二)国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促进了“两个确立”落地生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磅礴的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实践在国际社会上的广泛响应,显示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气魄,极大提升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为党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凝聚起了力量。在2021 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核心就是希望、就是力量,思想就是旗帜、就是方向。这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思想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大力支持,为统一大家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两个确立”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秩序倡议命运
命运的更迭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秩序与自由
命运秀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孤独与秩序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