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当代启示

2023-12-12孙浩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0期
关键词:私有制资本家共产党宣言

孙浩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生态危机就是重要的影响之一。深刻把握《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于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宣言》中生态思想的核心要义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是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资本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就会不断地进行剥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生产工具的使用更加便捷,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式也就越多,他们利用自身占有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时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形成,导致剥削的现象产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另一个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剥削。在早期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资本家凭借手中掌握的资金和技术,对自然资源大肆开发,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坏境,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

(二)资本市场扩张导致“生态危机”扩张

资本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仅仅占有国内市场是不够的,随着国际市场的拓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开始把目光放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统一的国际市场,在他们眼里,国际市场是很好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由于资本家无限的追求利润,在当本地的资源不满足自己的需要时,资产阶级就必须进行更大范围的掠夺。《宣言》指出:“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及其遥远的地区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1]。一方面资本家通过掠夺落后国家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直接在殖民国家大量种植农作物或者直接开设工厂,造成当地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并最终引发生态危机。

(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剧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人们普遍都形成了一种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金钱斩断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在市场上面只有竞争关系,只考虑个人得失,不会在乎生态环境的问题。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无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会牺牲别国的生态环境,无休止地掠夺资源,当一个国家的资源被全部开发掠夺后,资本家就会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国家,继而扩大市场,这必然会导致其他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反生态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无休止和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加剧了生态危机的爆发,这是资本增值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深层次矛盾。

二、生态危机的表现

生态危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在本国甚至全球各地建立工厂、掠夺资源,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则有具体的两种表现,一是城乡生态发展失衡,二是生态殖民的产生。

(一)城乡生态发展失衡

资产阶级的出现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城市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电话等新式交通使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只限于一块区域,必须向外进行扩张。资产阶级为了进一步创造有利发展的条件,不可避免地向农村转移,毫无节制地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甚至把一些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这严重地打破了农村的生态平衡。由此可见,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地掠夺农村的自然资源,让农村成为城市的附庸,成为资产阶级发展道路上的铺路石,丝毫没有意识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生态殖民的产生

资产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商品交换,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殖民也渐渐形成了。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就给了发达国家生态殖民的机会。《宣言》中提到了两种生态殖民的方式,一是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因为资本家想要获得更大的利润,就要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寻求廉价的原材料,他们便会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这无疑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二是发达国家为了拓宽市场、扩大规模,就会把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转移到发达国家,这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导致生态危机。

三、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

(一)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根本途径

造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消灭生态危机根本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1]。这里的私有制是指要废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消灭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但是资产阶级靠自身是不能消灭私有制的,因为他们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资产阶级产生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能消灭资产阶级的人,那就是无产阶级,所以只有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打破资产阶级旧的枷锁,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目的

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终的目的,实现共产主义才是马克思恩格斯化解生态危机的价值旨归。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就是在物质发达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追求的是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内在统一,按照生态规律和生态原则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其生产力发展不但不与生态构成矛盾,而且有利于生态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会根据大自然的资源承载力合理地开发资源,对资源有效保护,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宣言》中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引领作用,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系统性和协调性,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坚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我国的自身发展利益,更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要真正做到对外开放、双向开放、全面开放;共享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发展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

(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生态理念

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想要建立起全球共享的生态观念,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而全球生态治理不能由一国掌握,需要全球各国一同协商治理,反对生态霸权、倡导生态主义。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更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生态保护相结合,尊重世界各国的既有利益,以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更为重要。人和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向自然界索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所以,人们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要尊重自然界发展客观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破坏自然,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结语

《宣言》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告诉了我们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和主要的表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剥削的本性,同时能激发我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先污染再治理的路是完全行不通的,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合格合法的公民,恪守环境保护制度。

猜你喜欢

私有制资本家共产党宣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