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八桂教学通”的小学主题阅读教学实践

2023-12-11顾子丽黄松林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顾子丽 黄松林

【摘要】本文论述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方法,包括:营造阅读氛围、实现混合式主题阅读、促进读写结合等。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 小学语文 主题阅读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122-03

“八桂教学通”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搭建的智能化教育平台。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核心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其重要。“八桂教学通”集成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推动作用。教师充分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主题教学,能够使主题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一、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基于学生学情。教师应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阅读活动,并为学生预留出探索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章阅读的基础上,可一改过去的“教师读,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更好地体会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比如,“八桂教学通”中的主题阅读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建立联系,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不同阅读进度,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可以在课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任务。

(二)个性化学习原则

个性化学习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若想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发展个性,首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保证课堂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需求的。运用“八桂教学通”设计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阅读情况,进而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八桂教学通”能够通过云计算的方式跟踪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发展。

(三)分层教学原则

分层教学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将学生科学分组,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单元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个性化阅读任务,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布置学习任务,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语文水平得到提升。比如,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通过“八桂教学通”设计A、B、C三个层次的练习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一个精准定位,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主题阅读的文本。其次,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时也可以进行差异化分组,每组中均含优等生、中等生和潜力生,让优等生带动潜力生,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四)辅助教学原则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但是我们还是要认识到智慧教育平台仅是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设计主题阅读活动时,应遵循“八桂教学通”为辅助工具的原则,运用“八桂教学通”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避免出现主客颠倒的情况。

二、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

(一)借助平台资源,提高教师备课效率

“八桂教学通”是一个面向全学科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的“教学课程”功能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课本的列表栏目自行下载所需要的资源,也可以在自己的账号上创建全新的教学课件资源,为备课节省大量的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八桂教学通”中的备课比较智能化,教师可从平台上选择需要的材料,通过编辑,在电子课本当中插入适当的课件、视频等,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主题阅读课堂。例如,在制作《狼牙山五壮士》的课件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引用“八桂教学通”中的視频——《狼牙山风景区》的片段,让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听教师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学习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结合主题内容,开展平台教学互动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是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些具有相似性的课文开展综合性教学。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在平台上完整地呈现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平台的互动功能可以促进学生交流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教学互动,首先需要教师对阅读教学主题进行情境构想,然后借助多媒体将构想的主题呈现出来,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性课堂学习环境。当然,教师还应该借助“八桂教学通”中丰富的视听材料来进行互动教学,促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高效地学习。

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童年的水墨画》《肥皂泡》《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等课文的主题和内容创设一个“我的趣味童年”教学情境。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中的水墨画视频和玩肥皂泡视频,把学生带入美丽动人的水墨画和如梦如幻的肥皂泡游戏中,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以“童年趣事”为话题进行交流和分享;或者借助一些游戏活动,如“木头人”游戏(当一个人喊木头人,其他人听到指令后,要立刻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保持原来的动作状态。比如,学生正在走路,有人喊:“木头人。”这时学生就要立刻停止走路,并保持抬手、迈脚等动作),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带有主题情境的互动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往往是围绕某一类主题内容展开教学,需要学生对主题进行探究与合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八桂教学通”能够为学生的探究和合作提供学习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八桂教学通”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教师结合阅读教学主题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搜索功能来解决自己的疑惑。这样就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八桂教学通”开展主题阅读探究活动。比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先从文章当中提炼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子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子题目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组内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建议学生运用“八桂教学通”浏览文章的历史背景,为组内互动与交流储备基础知识;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标注在平台上,通过组内交流解决疑问;对于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指导,以促进全体学生提升阅读水平。

(四)利用微课,加强课内外阅读联系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分享和交流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制作微课,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或当堂消化微课内容,或课后复习巩固微课内容,最终提升阅读能力。微课可以强化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将主题阅读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录制成微课,上传到“八桂教学通”平台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需要观看微课;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微视频,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文章,将阅读的思想感悟整合成图片、视频的形式,再上传到“八桂教学通”,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或问题,促进课堂的交流互动。

三、运用“八桂教学通”实现混合式主题阅读

混合式主题阅读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美国学者迈克尔·霍恩认为,学生应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其学习期间可以控制时间、地点和进度,另外少部分时间可以在实体场所学习。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八桂教学通”中的功能可以实现在线阅读和线下阅读一体化。下面,笔者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为例,阐述“八桂教学通”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应用。

(一)课堂主题阅读部分

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中的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课件、微课等数字教辅资源,开展“中国神话”主题阅读教学。首先,学生通过“八桂教学通”中呈现的视频资料,快速了解《盘古开天地》《精衛填海》等课文的创作历史和故事内容。随后,教师借助一些精彩的片段,让学生以“填课文”的方式对一些神话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选择合适的语气来填入对话。这样的表演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八桂教学通”的辅助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主题阅读的问题进行交流和阅读成果汇报。比如,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指定其中一名组员负责记录,然后通过平台的投屏功能,分享主题阅读的感悟。

(二)学生在线阅读部分

“八桂教学通”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其运作方式跟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社交软件的通信方式相似。教师可以按照“中国神话”主题阅读专题合理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如“神话故事讨论区”“神话人物评价区”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考。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八桂教学通”关注每个专题的讨论区,了解每一名学生表达的观点,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或者推送一些相似的阅读资源;也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阅读游戏,推动学生高效阅读。在线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有效补充,课堂上无法完成的阅读和交流任务可以在线上进行。针对线上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可以放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三)线下自主阅读部分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的阅读任务有明确规定,因而“八桂教学通”的线下自主阅读并不是随意翻读,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引领,让学生掌握主题阅读的策略进而进行自主阅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完成课堂上的主题阅读,还要实现整本书阅读,并借助教学平台提升阅读能力。如在完成“中国神话”主题阅读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等书籍,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运用“八桂教学通”促进读写结合

当前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现象,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运用“八桂教学通”创设语文主题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的学习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例,介绍运用“八桂教学通”促进读写结合的操作方法。

(一)预习阶段

教师从主题的共同点、文章的写法、文章的情感等角度设计阅读任务,并通过“八桂教学通”发布课前主题阅读任务。比如,“找出引起你共鸣的景物描写有何妙处”“《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有哪些相似之处”“提出你难以理解的问题”,同时将关于如何理解课文主题的案例分享到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将普遍性问题放在课堂上分析和讨论。

(二)课堂教学阶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主题文章的写作手法,知道如何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群文内容的选择除了教材上的几篇课文,还可以运用平台上的资源搜索功能,查找一些运用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的经典文章,如《荷塘月色》《小石潭记》等,然后运用平台的交互式讨论功能,对课群文一些相同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群文阅读是主题阅读活动的核心,更是学生拓展知识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将学习过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

(三)课后练笔阶段

在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通过“八桂教学通”发布小练笔任务,实现读写结合。学生既可以写主题阅读的读后感,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某一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一篇作文。在发布写作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推送一些写作指导,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学生结合主题进行构思,然后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收集材料,最后独立完成写作。学生完成习作任务之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八桂教学通”,进行师生共读和共评。实践证明,运用“八桂教学通”能够使阅读和写作更好地融为一体,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注入活力,也为语文教学改革创造了更多机会。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同时还应密切关注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祖丹妮.智慧环境下语文“主题阅读”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部编版七年级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21.

[2]王富广.信息技术支持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3]范金纯.里应外合:谈课外阅读与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策略的有机融合[J].知识文库,2022(12):31-33.

[4]张政.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单元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4):104-106.

[5]朱荣峰.打破阅读局限,促进思维拓展: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6-8.

[6]石俊.互联网+小学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的实践探索[J].科幻画报,2019(8):224-225.

[7]赵鑫,刘敏.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20(4):4-10.

[8]王佩培.例谈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7):15.

作者简介:顾子丽(1981— ),广西北流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黄松林(1974— ),广西北流人,专科,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统整 比较 联结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