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最美乡村教师”展播(二)

2023-12-11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界碑普通话育人

张世杰:要让更多农村孩子走出大山

知了村是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世代居住着侗族、苗族同胞。在海拔近700米的山梁上,坐落着一所学校——独峒镇知了小学。

1990年,张世杰被安排到知了小学任教。当时的知了小学办学条件落后,学生仅有几十人,经常有学生不来校上课。张世杰经过了解后得知,原来是因为家长经常让孩子在家帮忙干农活,这让他心里五味杂陈。随后一段时间,他进行了密集的家访,还召开了家长会,宣讲“学习就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人生不能重來,错过将后悔一生”等理念,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培养孩子成才的责任感,保证每天督促孩子上学。

经过努力,知了小学旷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张世杰又开始推动解决另一个问题——学校的教师爱用本土方言教学,而不爱用普通话教学。张世杰深知,村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先要突破语言交流的障碍,否则难有更好的发展。于是,他身体力行,坚持每堂课都用普通话上课,平时在校园里也尽量说普通话,营造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学校其他教师也积极用普通话授课,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稳步提升。

“张老师很关心孩子的,就像孩子的父母一样。”村民们这样称赞。以前村里医疗条件较为落后,学生们有点感冒发烧,一般是能拖就拖。张世杰来到该校任教后,有意识地准备了一些应对小病痛的药物,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个“应急小药箱”,随时供给有需要的学生。他还自费购买了理发工具给学生理发。三十多年来,他已记不清给多少个学生剪过多少次头发,如今推剪已经换了三把。

2007年,上级任命张世杰为知了小学负责人。他带领本校教师潜心教学,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当地同类学校前列,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很多村里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2023年7月,张世杰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2022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廖远彬:长期坚持开展护界碑育人活动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位于中越边境,跟越南仅有一河之隔,500米外就是越南。学校不远处矗立着“中国1346(2)号”界碑。长期以来,滩散小学坚持开展护界碑活动,廖远彬就是该项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如今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2002年,廖远彬开始担任滩散小学校长。他充分认识到开展爱国护边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位于学校不远处的国界碑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延续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的护界碑活动,并不断创新育人活动形式,开展一系列爱国护边育人活动:举行“护我界碑,爱我中华”演讲比赛,牵头开展党、团、队、军、警、民护界碑活动,组织少先队员聆听老党员保卫边疆的战斗故事及优秀党员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事迹等,让爱党爱国、守边固边、建设家乡的意识从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廖远彬在上级的支持下,设计建设了一间民族团结教室、一间国防教室、一间护界碑活动室,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每间活动室都安排有本校汉族、壮族、瑶族学生担任红领巾讲解员,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护界碑活动的影响。

2020年11月,央视少儿频道节目组来到滩散小学录制《银河之声·2021新年童声合唱》特别节目,讲述该校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护界碑活动的事迹,播出后引发良好反响。

如今,滩散小学的少先队员护界碑活动已成为一个育人品牌,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13项。2013年11月25日,滩散小学五名护界碑少先队员在东兴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亲切接见。

廖远彬曾获评为自治区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作为这所边境小学的“领头羊”,他矢志坚守,勤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滩散小学正在努力争创一流国门学校。2023年7月,廖远彬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2022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界碑普通话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渝黔界碑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3)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1)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2)
17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