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理念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3-12-11宗菲菲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小学高年级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出发,基于PBL理念提出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建议:积极建构项目目标,推进任务驱动;精化项目过程,明确阅读任务;夯实项目实施,推进合作交流;强化项目评价,促进课程整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整本书阅读 PBL理念 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119-0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首创,现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以知识为主线”等被动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提升阅读能力为落脚点,整合学科知识、探究实践,以确定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设计问题、制订阅读研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分享与评价学习成果等为主要步骤,触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统编教材重视语文知识体系构建,强调课外阅读课程化,能力、方法、习惯序列化,大力倡导整本书阅读。但是,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缺乏深入认识,导致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浅层次;有的教师对整本书阅读书目的推荐,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有的教师虽然对学生的阅读书目进行了推荐,但未能对学生后续阅读及时跟进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融入PBL教学理念,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定位项目目标,建构任务驱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PBL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内心驱动的视角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通过科学合理的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整本书阅读。

在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关于“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PBL的“三阶六环”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导学、研学、展学三个阶段入手,充分融合项目导航、制订计划、活动探究、制作作品、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六个环节。例如,教师可从高尔基的《童年》整本书阅读的项目目标建构中强化任务驱动。一是激趣导学。教师从项目学习的目标定位上确定整本书阅读中关于“经历”和“成长”两个层面的阅读要求,从阅读视角和项目学习目标确定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向,并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笑”与“泪”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感碰撞中获得智慧启迪和思维提升,全面感悟《童年》中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二是推进研究性学习。教师引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以批判性思维深化知识结构,以阅读推进方案设计条理化、阅读管理链条化、师生互动深入化,以师生不同的视角去深入解读《童年》中关于生活、生命的认知和感悟。三是学习成果评价。这个环节主要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成果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科学评判学生的阅读成果,通过生本评价、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等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得以展示。

二、精化项目过程,明确阅读任务

皮亚杰指出,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去发现、去尝试重建真理。从整体来看,这个过程既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思路和原则。PBL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以驱动性问题作为任务导向,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要认真检索从任务开始到完成的各环节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在具体学习中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要根据学生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明确教师在各环节的讲授任务,弄清楚在具体教学项目中要教什么、怎么教、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等,形成项目教学的各项具体任务清单。在备课环节,教师需精心设计项目式学习的各个环节,精化准备过程,让学生明确每个环节的阅读任务,以任务驱动推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实现读思结合,进而实现有序阅读。

以六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教师从PBL教学的准备环节入手,在明确阅读任务的过程中,采取“三步走”教学策略。第一步,因材施教。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学情分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特点两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当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思维导向和认知水平,进而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建构弹性化项目学习目标,并做好机动化项目准备,为接下来的因势利导奠定基础。第二步,因势利导。这个过程是机动化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小英雄雨来》的每个故事情节中体会雨来成长的过程,捕捉其成长的因素,并在针对性的剖析中抓住关键点进行深入阅读。第三步,以学定教。这个过程是学生进行“活动教育”的过程,也是“求真”和“学真”的过程。在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把握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以学定教”的导向下不断完善项目学习的准备工作,使《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

三、夯实项目实施,推进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开展有创意的阅读,充分整合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在阅读反思和批判中拓展思维空间,提升阅读质量。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PBL“强化协作”的实施要求,积极建构“学习共同体”,推进学生与其他成员的合作,使学生在知识共享、理解、交流合作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汲取師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交流的经验和教训,在有序阅读中推进整本书阅读各个环节的有效联系,在探究、沟通、创新和写作中强化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方法指导,在查找、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真实阅读,切实保护学生阅读中的选择权和发言权,使学生拓宽阅读广度,在元素融入式和主题统整式阅读中实现对知识的转化与融合。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中,教师以PBL教学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强化协作”的实施为思路,积极推进生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整本书阅读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一是生本阅读。这个过程是学生自读的过程。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发挥想象,增强情感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融入角色体验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读思结合中形成个性化认知和理解,并在相关资源的整合中提炼重要信息,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系统化。二是生生阅读。这个过程的实施应建立在生本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主阅读中提炼的观念和认知,通过生生交流实现认知的同步和思想的共鸣,使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分析和整合。三是师生阅读。这个过程是学生将生本阅读和生生阅读中总结的经验进行集中展示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过程。在《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来看,他们一般习惯于片段式理解,对整个文本的总结分析力度不够,同时在联系生活和拓展延伸方面的力度也有待加强。而通过师生阅读,教师可以将其对文本作品的理解情况进行简单梳理,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比师生阅读中不同的认知理念,及时整合其中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展阅读的宽度。

四、强化项目评价,促进课程整合

清代学者颜元指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PBL教学理念下“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要注意在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促进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与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让文本教学走出课堂、走出文本,走向学生、走向生活。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PBL教学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意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的科学评价。首先,从“读前”的目标定位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学文本”“跳出语文学语文”,使学生跳出文本情感和思路的束缚,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线索可能是单线,也可能是双线。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缓解读书内容碎片化、学习思维跳跃式等问题。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的全面阅读入手,引导学生对其中情感线索的主线和副线进行探究。其次,在实现“读中”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摘抄本、随笔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中看到读思结合的有效运用。比如,它们都是关于成长和经历的作品,都是折射作者儿时的痛苦和快乐的美好回忆,从而使学生在欢喜与痛苦的情感冲击中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生活。最后,教师沿用“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奖惩并用”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学习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和查漏补缺中推进课程与课外阅读的科学整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机制,让阅读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一种关键能力。

五、展示项目成果,夯实学习成效

叶圣陶先生谈及语文学习方法时指出,要从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味中整理语言,并获得表达技能。PBL教学理念下“最终产品交流展示”的过程要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共享,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产生新的问题并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联系上下文中参考文本的主要内容,明确情感表达的基调,在分析和比较中厘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演绎、归纳和体味中感知文本的思想主旨,并由此受到感染和激励,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PBL教学成果展示就是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梳理知识、思路、结构、情感的过程,也是在多元化解读中夯实基础的过程。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PBL教学理念下的“最终产品交流展示”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为何学。在阅读前教师引导学生将个性化思想进行科学定位,让每个学生说出整本书阅读的原因、阅读过程中的体会、阅读后对文本思想意义的理解。这里的“为何”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也是融入PBL教学理念的精髓所在。学生在问题导向下开展阅读,能让阅读学习有的放矢。问题导向下的思考会让学习有条不紊,问题导向下的成果展示会让学习成效一目了然。其中,学生对鲁滨逊这个主要人物的了解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學生说想通过阅读了解他是如何完成漂流的,是不是一直在海上生活;有的学生说想通过了解鲁滨逊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联系当前的生活,看看能否在生活中找到他的影子;有的学生说自己就是想了解一下鲁滨逊漂流的神奇经历,感知外面世界的精彩。二是学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定位,使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有的放矢地学习。《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主要讲的是鲁滨逊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在海外孤岛上艰难生活近三十年的故事,这个故事带着明显的传奇色彩。在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定位,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展现学习成效。这个项目成果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三是怎么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定位学习重点,使阅读学习过程有条不紊。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PBL教学不是讲授式教学,更不是书本化框架式教学,学生拥有项目成果的展示主动权。在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运用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味等方法分析鲁滨逊漂流中遇到的困难,从自己的角度设想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通过梳理鲁滨逊主要经历的过程,学生对文本语言、故事情节、情感融入、思想主旨等多元化信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习成效明显。

总之,PBL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注意明确项目目标,精化项目目标的各项准备环节,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学生实现有效阅读、深度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强化项目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从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入手,积极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开展。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PBL教学理念的融合,让学生在读前引导、读中讨论和读后展示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慧.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小学高年级阅读书目研究[J].语文天地,2021(6):28-29.

[2]王清香.项目式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J].四川教育,2021(12):26-27.

[3]王翠凤.运用项目式学习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2):165-166.

[4]陈武.小学语文项目式阅读的实施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1(5):56-59.

[5]李莉.项目式学习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6):47-48.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2023年度课题“PBL项目式教学理念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2023C432)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宗菲菲(1983— ),江西南昌人,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小学高年级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机制专业MATLAB软件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